在实施现代医药物流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在实施现代医药物流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袁镜

袁镜(江苏省医药公司江苏南京210010)

【中图分类号】R9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6-0120-02

2004年以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陆续发布了《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开办药品批发企业验收实施标准(试行)》、《关于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促进药品现代物流发展的意见》等相关法律法规,相关文件的陆续出台提出并细化了现代医药物流、第三方委托配送等概念,受政策的影响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各地开始推进现代医药物流,各个药品物流企业陆续出现。

现代医药物流不是简单的药品进、销、存或者是药品配送。而是指依托一定的物流设备、技术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有效整合营销渠道上下游资源,通过优化药品供销配运环节中的验收、存储、分拣、配送等作业过程,提高订单处理能力,降低货物分拣差错,缩短库存及配送时间,减少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实现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效益化。

2005年物流业全面开放,国外医药物流企业凭借多年现代物流优势对我国药品流通企业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在医改的背景下,医药物流行业的整合不断提速。国内的医药物流巨头们纷纷实施大手笔的兼并收购,同时在各地掀起了新建医药物流中心的热潮,北京医药股份、上海医药股份、中国医药集团,九州通集团等等,均建设了自己的现代医药物流中心,开展第三方药品物流配送。

我公司是一家大型区域性药品批发企业,2010年10月,自有产权的医药物流中心正式启用,2011年6月,WMS系统、自动分拣系统等现代物流软硬件系统上线运行,2011年9月,取得当地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第三方药品物流业务确认件,标志着我公司基本成为现代医药物流企业。项目总投资1.2亿元,中心库区使用面积约3万平米,配备自动分拣系统、WMS系统、RF设备、中央空调、高位货架等设备,另建有独立冷库、柴油发电机组等附属配套设施,提升了公司物流的自动化水平、信息化程度和管控手段,经过两年多的运行,遇到了一些问题,经过与上级主管部门的不断沟通,与同行之间的不断交流,有一些共性问题引起的我的思考,在这里抛砖引玉,希望对此类项目的推进有所帮助。

目前我国医药物流企业13000多家,准入门槛偏低,行业呈现多、小、散、乱的格局,排名前三的医药物流企业目前占整个行业的份额不到20%,95%以上都是中小型企业,销售额普遍偏小,业务量偏少,第三方医药物流环境不成熟。各医药物流中心的建设均以单个企业为主体,规模大,投资大,却又自立门户,各搞一块,互不来往,造成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资源闲置较为严重,除极个别企业外,大多数企业的业务量不饱和,却由于运营成本增加,利润降低,造成本就微利的医药物流企业更加举步维艰。

我国的医药物流企业均未经历过一个真正物流企业的发展过程,受政策影响较大,对自身的需求未充分调研和反复论证,就盲目上马,物流系统、信息化、自动化都不是为自己“量体裁衣”,仅仅认为物流设备、软件技术越先进就越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越能吸引客户和战略合作伙伴,在物流项目的建设上贪大求全,与现有业务规模和管理水平不匹配,自动化设备的能耗成本大,后续保养、维修成本高,设备上马后,物流成本不降反升,新增费用巨大。

物流中心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对操作习惯和模式的改变有抵触情绪,而在中国目前的体制下很难裁减人员,结果是,要么是自动化设备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要么是需要增加数倍的人员才能维持系统和设备的运行,人员成本大幅增加。

大多数医药物流企业尚处在供应链单一环节优化的阶段。停留在内部进、销、存业务整合、流程优化的阶段,很少涉及到对上游药品生产厂、供应商和下游药品批发零售企业、医院的整合,从而无法根本性地解决重复运输、库存积压等现象,导致供应链效率低下,药品配送成本增加,利润下降等不合理等一系列后果。

在现代医药物流不断发展的前景下,第三方医药物流必然将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对第三方医药物流的配套政策和标准滞后,对第三方医药企业的审核制度不明,也造成医药物流企业在开展第三方医药物流业务上的困惑和不便。第三方医药物流是一个新兴产业,目的是利用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专业化动作,有效地提高物流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成本,利用自身的剩余资源为其它企业提供相似的物流服务,但是由于国内医药行业供应链整合的环境还没有形成,相关配套政策尚未成熟,专业管理人才缺乏,三方物流企业各自为政,物流手段单一,造成第三方物流业务实际开展困难。

现代医药物流的建设必定伴随着信息化建设,目前,现代医药物流企业对内有:ERP系统、WMS系统、WCS、TMS系统,OA系统,对外有:药监主管部门远程监管平台、各级招标中心的数据接收和上报信息平台;合资企业、大型国内生产企业为加强对产品的库存管理和产品流向的管理,而新增的对接系统等。但由于国家目前还未出台统一的药品编码,造成各家企业自成体系,每家一套编码,因此信息只能局部应用、接口繁多、数据分散、各信息平台之间数据不能联动,不能互为更新源,造成错误率高,工作效率低,资源极大浪费。

因此,个人认为,现代医药物流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决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取决于思想观念的变革,要从传统的“运输加仓储”的模式中解放出来,深刻理解物流运作的内涵,开拓实施战略性物流系统。

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医药市场需求的引导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一批有实力的国有或民营医药企业大力发展医药物流和电子商务,同时,第三方医药物流也已起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行,药品分类管理的推行,人们对医药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医药物流必将更快速地发展。

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中国的现代医药物流,首先要实施积极的医药物流发展政策,从宏观上建设与培育医药物流市场,并使这一市场逐步规范化、法制化。出台医药物流的发展政策,出台相应的法律进行保护。同时要扩大监控力度,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控制恶性竞争。

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科学规划,在倡导加快现代医药物流建设的同时,坚持积极稳妥的发展方针,一个现代医药物流中心动辄几千万、抑或几亿的投资,一定要根据实际需要,充分市场调研,防止盲目跟风,一哄而起的冒进行为,千万不能重蹈分散投资、重复建设的老路。应通过促进中小规模企业的整合,加速医药商业行业洗牌,引导企业走向专业化分工、合作的发展之路。协助行业制订物流标准化工作。在行业内以促进编码统一为切入点,推动系统接口统一,储存设备标准化、运输工具标准化、引入云计算应用,推广电子商务,促进全行业数据集中、信息整合,促进医药行业现代物流尽快进入到以技术和管理为抓手的内涵式发展阶段,循序渐进地发展专业性医药物流,促进现代医药物流企业的壮大、持续、健康发展,使整个行业真正走向大物流、大流通。

1仓库管理系统

2无线射频技术

3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

4仓储控制管理系统

5运输管理系统

6办公自动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