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安全生产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矛盾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3

论安全生产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矛盾及对策

李庆明刘晓霞梁欣

李庆明刘晓霞梁欣(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朝川矿,河南汝州467523)

中图分类号:F27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3-0000-02

摘要:研究分析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实践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客观存在的矛盾和原因,依据多年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经验,提出了解决矛盾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煤矿;安全文化;管理矛盾;对策

煤矿管理与被管理者在安全目标,利益上是一致的。只有安全上不出事故,企业才有发展的基础;只有企业发展,才能有职工的全员富裕。但是在安全生产管理的实践过程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往往由于工作方法不当等原因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因此,研究分析煤矿管理与被管理者之间矛盾产生的原因,探讨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出现矛盾的主要形式和原因

(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

1.被管理者对管理者纠正其违章的行为抵触。有的公开抵触、谩骂、对抗、牢骚:有的行为抵触(不服气),产生隔阂和敌视:有的实施报复。

2.对管理行为、要求视若罔闻,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或当面答应纠正,背后我行我素。

3.受到安全违章违纪的惩戒之后,消极怠工,故意找茬不完成生产或工作任务。

4.对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管理规章制度、规程措施等执行不力,流于形式。

5.习惯性“三违”屡禁不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

6.对机械、设备、工具、材料等蓄意损坏、破坏。

7.不积极反映和汇报现场安全情况,故意迟报、隐瞒,甚至提供虚假信息。

8.心理抵触安全教育、培训,认为是走过场、是老俗套,不认真接受培训教育。

二、矛盾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被管理者的原因。

1.心理失衡。认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地位、工作环境、劳动强度、收入待遇等不平等,心理失衡,逆反抵触。

2.素质偏低。煤矿井下一线直接生产职工总体文化素质较低,相当一部分职工安全生产意识不强,遵规守法的自觉性较差。

3.传统陋习。部分职工长期形成了传统的、习惯性违章操作陋习。

4.侥幸心理。部分职工存有侥幸心理,违章操作、简化程序、投机取巧,冒险蛮干。

5.人的原始惰性和冒险性。人的天生懒惰性和喜欢冒险、追求刺激个性的存在,在作业活动中偷工减料、忽视质量、逃避约束、抵制管理等。

(二)管理者的原因。

1.管理和教育方式不当。部分管理者素质不高,在管理中缺乏民主、公正和爱心,以上级自居,简单粗暴,动辄训斥,有时嘲笑或恶语伤人。

2.不以身作则,作风浮漂。某些管理者不经常深入井下现场:有的下井蜻蜓点水、敷衍了事:有的为了完成生产任务,违章指挥或冒险组织。

3.情绪化和随意性管理。把原本安全管理刚性规章变成柔性魔方,随执行人员情绪的变换,或者看对象而随意。不讲公平,透支信任,丧失信誉。

4.忽视职工参与安全管理的民主权利。部分管理者官僚主义,唯我独尊,缺乏协商意识。只重视用职权控制职工,忽视职工参与安全管理的民主权利,加剧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对立情绪,弱化了安全管理的功能。

6.管理能力缺陷。有的管理者业务知识不足,实际经验欠缺,,分析和判断能力有限,导致盲目指挥,或者管理不到位。

(三)运行机制方面的原因。

1.生产任务与安全的矛盾。不少管理者不善于处理安全和生产之间的矛盾。由于不清楚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不安排隐患的整改,只强调完成任务、指标、,导致或纵容了经常违章作业和冒险蛮干。

2.规程、措施的疏漏与作业现场的特殊性矛盾。目前煤矿在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等方面总体上已经相当完善。但还有部分单位的制度、规程、措施存在问题和不足:一是编制不严密,存在有漏洞:二是过于细密,冗长繁杂,难以记住:三是补充完善和贯彻落实不及时,跟不上现场复杂多变的情况:四是空话套话多,结合实际情况不够,针对性不足,可操作性不强。

3.安全指标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的矛盾。煤矿现行安全连责指标,如反“三违”人数指标、违章罚款金额指标、查出隐患数指标、违章处罚之后奖金提成指标等,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实施过程的某些不规范,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易演变成猫和老鼠的紧张关系。

4.执行规章制度与监管的矛盾。由于某些安全检查人员素质较低或责任心不强,有的就检查而检查,为的是拼凑隐患条数,所查问题及整改要求不结合实际,引起中的反感,造成职工产出抵触情绪或不在乎的态度

(四)约束机制方面的原因。

1.以罚代管代教的不良后果。不少单位在安全管理中,对“三违”人员和事故责任者的处理,以罚代教,以罚代管,省事简单。忽视说服教育和思想工作,缺乏人性化的细致帮教。使职工产生逆反心理,挫伤了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主动性。

2.安全处罚制度的制定缺乏职工的参与、认同。某些安全管理制度出台前,其制定部门缺乏可行性的调研,不召集职工参与协商或征求意见,执行的适宜性考虑不周。制度一旦出台就要求职工无条件执行,职工心理上难免产生抵触感,是制度效力大打折扣。

3.安全奖励制度的负面效应。目前煤矿所执行的各种安全奖励制度,其奖励的金额、力度、梯次呈倒金字塔形状,职级越高奖金幅度越大,职级越低其幅度越小。加之与职工的交流不到位,不少职工对奖励制度产生曲解,认为管理者以安全的环境、轻松的工作、优越的条件拿高额安全奖金,而职工在艰苦的场合吃苦受累拿小头,激励奖励政策的效果发挥不佳。

4.考核制度机制的系统性缺陷。煤矿企业现行的安全考核制度,往往是就制度而考核。缺乏系统安全思想和信息控制理论的指导,存在着不系统、不全面、不动态的缺陷。所以,不少单位尽管月月考核,不断追究责任,但三违和事故照常出现。

三、解决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矛盾的对策

在整个生产系统和安全管理系统之中,人是最根本、最关键的因素。职工的安全思想和安全意识,决定着其安全行为,影响着企业的安全绩效。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矛盾,不是技术、技能、工程、设备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是管理者自身缺陷的暴露。

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首先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的根本是依靠安全文化建设为引领,建造一个上下和睦、协调、同心的安全人文管理关系,从而筑牢煤矿企业和谐安康的基石。

(一)提高管理者的基本素质。

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管理者一方。因此,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加强管理者队伍的自身建设是首要问题。

1.坚持安全第一方针不动摇。

所有管理者,都必须站在讲党性、讲政治的高度,树立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持安全第一方针不动摇,牢记“安全是第一责任,职工是第一牵挂”。

2.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

各级管理者必须“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职工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持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等重要指示。克服作风浮漂、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深入井下现场,以身作则,体察民情,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从思想上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认真履行职责,在安全管理上不打折扣、不找借口、不讲情面,提高执行力。

3.以人为本,切实保障职工安全生产合法权益。

管理者应依法保障法律法规赋予煤矿职工的安全生产知情权、批评建议权、申诉、检举和控告权、受到处罚、处分之后的陈述申辩权、请求赔偿权、抵制违章指挥权、抵制无依据的罚款权等权利。管理者应主动与职工正面沟通交流,组织职工参与安全管理的协商,提前消除隔阂,化解矛盾在萌芽状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理顺情绪,让职工明白,严格的安全管理师保障其生命安全的基本前提,变被动式的要职工安全生产,改为吸纳职工主动参与安全管理。

4.强化安全责任追究。

管理者安全职责的设计,不仅要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责任体系,包括层次职责、岗位职责、安全目标指标职责、管理职责、教育培训制作等。要强化监督并严格考核,对不落实责任的要严肃追究。

5.正确处理安全与产量与效益的关系。

在生产计划的安排上,在现场的生产组织活动中,在具体的工艺环节的施工作业中,一定要首先预测、发现隐患,及时处理隐患,生产的安排组织必须具备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决不能为了眼前的短期经济利益,以牺牲职工的生命和健康作为赌注,违章指挥,侥幸盲目地追求产量、进尺和任务。

(二)系统地提升被管理者的安全技能。

管理者在实施管理活动中,要以“关爱人、引导人、警示人、规范人、塑造人”的安全教育理念为基本的出发点,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系统地、循序渐进地提升被管理者的安全技能。

1.强化职工安全意识教育。

要迅速扭转目前安全教育培训活动中的重技能、轻意识的倾向。不但要培训职工具有熟练的安全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多形式、多渠道、持续性的培训和教育,是职工自觉增强安全健康意识,安全意识提高了,遵章守纪的主动性必将跟进提高,安全生产就有了最牢固的基础。

2.系统地搞好职工安全技能培训。

按照规划和计划实施系统化培训,包括岗位应知应会的各个要素,例如安全文化、安全思想、安全意识、安全法规、安全技术、安全技能、岗位责任、风险识别、应急避险知识和能力等。

(三)安全教育培训要勇于创新。

1.安全教育培训要大胆创新,勇于改革。在继承“安全教育八法”的基础上,创新管理机制和教育方式、方法。不仅要注意过程,更要讲究培训效果。

2.创新和完善安全管理机制。

企业的安全管理机制应随着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改进、完善、创新和提高,使安全管理充满生机和活力。

3.督导管理者作风不断转变的机制。

健全职责监督机制,以确保各层次管理职责能够顺畅实施。如工会组织如何发挥法律法规所赋予的安全监督权利、职工合法权利的保护:干部管理部门如何发挥监督职能:党的纪律部门如何发挥中纪委相关文件所规定的安全监督制作等。应通过文件的载体,明确督导的部门、方式、频次及责任追究。

4.安全目标、指标实现的机制。

既要建立分层次的安全目标、指标体系,更要完善能够让这些安全目标、指标得以实现的机制。包括对目标、指标完成的监视方式;考核的周期、方法;责任追究和经济挂钩配套的手段等。

5.及时排查有效整改隐患的机制。

应健全隐患逐级排查、分级管理的完善制度,隐患的整改要执行“五定”原则(责任部门及责任人、整改计划、时间进度、相关措施、资金保障),以确保查出的隐患及时整改。整改完毕,应该有责任部门进行跟踪复查,确认其整改的有效性。真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6.安全奖励机制。

应查找现行安全奖惩制度的缺陷。处罚的力度要考虑职工经济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奖励的幅度,既要考虑管理上所承担的责任,又要考虑现场的风险度。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方奖励幅度要适度,避免悬殊过大,缩小负面作用。

7.安全竞赛激励机制。

既要注重经济激励手段,更要注重精神激励。要把履行安全职责和安全工作绩效作为干部的提拔、重用、惩戒和处理的重要依据之一。安全激励应多措并举,以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安全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8.安全培训激励机制。

应建立正面的、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干部、职工学技术、学业务、学管理、学操作、学安全等,形成自觉学习的良好氛围。

四、结语

分析安全管理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提出解决的对策,可以更好的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创建更加牢固、安全、和谐的管理基石,确保煤矿持续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