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期间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住院期间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赵燕

赵燕

(常州市钟楼区新闸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常州213012)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心理状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方法对我院老年病房30例老年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根据不同的老年患者的心理状况,制定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长期住院老年患者的心理状况较为复杂,心理需求与其对疾病的了解程度、病情的进展及治疗效果等有密切的关系。结论及时对老年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老年患者早期进行护理措施干预,可有效的提高老年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关键词】老年患者;心理特点;护理措施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一特殊群体最突出的特点是患慢性病几率大,疾病恢复慢,住院时间长。同时随着医疗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老年人对医疗护理的需求也急剧上升,老年住院患者逐步增多,从“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原则出发,心理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促进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当今护理工作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以我院长期住院老年患者为调查对象,探讨其心理特点及需求,制定相关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

1.临床资料

在接受观察的30例老年患者中,女性18例,男性12例,年龄在60岁~85岁,平均年龄73岁,疾病种类分布:其中脑血管病20例,糖尿病5例,冠心病5例。通过观察,这些患者都存在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2.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2.1自尊心理大多数老年患者在社会和家庭中曾是主角或领导者,习惯指挥他人,自尊心强,在离退休后仍希望周围的人一如既往地尊重恭顺自己,一旦生病住院,则不能接受,表现为自以为是、固执己见、脾气暴躁、情绪不稳定、易激惹、好挑剔责备他人。护理人员对此类患者要主动打招呼,对其使用尊称,以唠家常的形式与他们交流,讲话礼貌,态度和蔼,耐心听取他们的主诉,对老年人的健忘和啰嗦给予谅解,对老年人的要求尽量满足【1】。让他们感到被尊重,被重视。渴望得到尊重是马斯洛心理需要理论中处于较高层次的个体需要【2】。老年患者记忆力减退,凡事会反复唠叨,当他们倾述时,护士要认真倾听,不能打断话题,更不能出现厌烦情绪。

2.2孤独寂寞心理老年患者入院后由于社会角色、周围环境的改变,失去了与亲人朋友的交往,常常感到孤独寂寞,很希望有人探视,尤其希望家人能常陪在身边,但又怕给家人带来麻烦,心理很矛盾,同时又对自己疾病有所担忧,往往顾虑重重、沉默寡言。护理人员对此类患者应根据他们的生活习惯,改善其病室环境,把病房打扮得温馨舒适,病室空气新鲜,床铺平整,让患者感到像在家里一样温馨。平时多巡视病房,在生活起居上多给予协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我们也从不同角度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鼓励他们忘却烦恼,战胜疾病。在病情及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安排娱乐活动,缓解他们的孤独寂寞心理。

2.3自卑自弃心理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对周围事物均心有余而力不足,感到老而无用,认为自己拖累了家人,产生深深的内疚与自责,导致自卑自弃感。护理人员对此类患者应加强巡视,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在治疗护理时尽可能减少病痛,激发患者对生活的希望,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多于患者家属联系,鼓励家属及亲友多探望、开导,适当的让家属陪同,共同关心和鼓励这些老年患者。根据老患者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康复锻炼计划,鼓励患者主动进行功能锻炼,并进行康复训练活动。

2.4焦虑抑郁心理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因需长期用药、病程较长及对疾病认知不足,往往疑虑重重,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病友的过世会加重他们的焦虑抑郁情绪,常表现为情绪低沉、悲伤哀痛、暗自伤心。护理人员应细致观察患者的表现,了解焦虑抑郁的原因,给于精神上的安慰,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疾病,向他们介绍有关疾病的病因、发病规律及预防,并告知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耐心地、不厌其烦地向他们讲解不良情绪对疾病预后的影响,打消其思想顾虑,使其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定期对患者进行形式多样的知识宣教和保健指导,语言要通俗易懂,尽量不使用医学术语。还可以在为患者做治疗的同时边说边做,加强与患者地感情联系,侧面减轻患者顾虑。

2.5恐惧敏感心理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由于住院时间较长,疗效不甚满意,会对医护人员产生不信任,面临着身体的疾病和痛苦,心理压力很大,精神处于高度、紧张、恐惧状态,对各种事物敏感、多疑,医护人员语言及表情中的细微变化,都有可能引起他们的无端猜测,出现情绪波动,造成不必要的恐惧感。护理人员应创造良好的护患关系,给患者建立一个和谐安全的治疗环境,使患者在接受治疗及护理过程中保持良好心态,尽可能发挥最大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治疗和护理康复活动中。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疏导和劝慰,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消除不良情绪,解决心理问题,使患者处于最佳心理状态,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有利于疾病康复。

总结:在30例老年住院患者中,我们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各自的不同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使老年患者感受到了被理解与尊重,在情感上得到了照顾和支持,唤起了对生活的热爱,从而使患者的抑郁、焦虑、孤独等不良心理和行为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和改善,造就了老年患者乐观积极的健康情绪,使其始终处于治疗和护理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护理质量【3】。

【1】颖娜.浅谈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与护理[J].中外医疗.2009.(12)

【2】黄人健.温故知新.展望2007年护理事业[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5

【3】刘力欣.老年住院病人的主要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2010.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