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美科技产业园项目建筑规划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创美科技产业园项目建筑规划设计

俞恒

宁波华越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1.1项目背景

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创造经济发展新平台,培育新一轮发展动能,拟将“汇谷小镇”打造成创新企业新空间、城乡整合新平台、产业集聚新载体、人文风情新亮点、旅游休闲新去处。

该项目位于江苏省泰州市经济开发区,凤凰西路南侧、祥泰路西侧,高港路高压走廊北侧、龙新路东侧。总用地面积8487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2138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用地面积127138㎡,地下建筑面积55000平方米,容积率1.50,建筑密度33%,绿地率20%,建筑高度小于等于100米。

“汇谷小镇”依托区位优势,重点引进生产服务型企业、区域总部和分支机构等企业,建成泰州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打造成集生态办公、科研开发、商务交流、创业创新于一体的智慧园区。

1.2设计理念

1.2.1设计概念由来

方案缘自泰州“三水文化”,设计紧扣“水之城”的概念,由古泰州地图得到灵感启发,基地中央沿南北方向设置了一条水系,并与基地西侧的天然河道相连接,从而达到“城中有水,水中有城”的设计效果,实现与古泰州城同心同构的构图关系。

1.2.2突出标识性

创美科技产业园项目需要充分展示文化功能,做到产业与商业的有机统一,成为泰州的标志性建筑。在园区形象塑造上,我们通过群体建筑体量来体现标识性,同时对环境进行规划,形成办公景观步行道,园区北侧两幢高层“双子楼”更是现代办公园区门户形象的体现。

1.2.3错落有致的群体建筑

建筑布局要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建筑体量和形式需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设计中,我们按照自然地形布置建筑,形成空间富于变化、立体的、多层次的办公建筑群落。

1.2.4水景办公

水景是本地块最大的资源。设计中,我们充分发掘水景资源,将一半以上的办公设计为水景办公空间。好的办公建筑可以不断复制,好的水景办公空间却不可多得。

1.2.5泛广场概念

各建筑物之间既要相互独立又要形成整体,通过各种方式巧妙融合在一起,模糊边界,形成一种“泛广场”的概念。设计中,我们注重打造空间环境品质,形成景观视觉通廊,将水景与周边景观相连通;通过设置一层的风雨长廊来打造办公区域内庭院,形成区域独享景观;开辟屋顶及露台花园,打造开门即自然的绿色办公生活体验。结合现代时尚元素、丰富的细节设计,突出公共空间的标识性。

1.3规划设计

1.3.1规划结构

主要通过在场地中央设置的水景来打造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上的两条景观轴,其中以高层双子楼形成的南北向办公景观轴成为该项目的内部主要轴线,体现着办公园区的门户形象。

1.3.2功能分区

利用场地中央水系就自然把基地内部划分成三大板块,分别是北侧的配套商业及高层办公组团、东侧的3-6层多层办公组团、西侧的3层高档办公组团。对应基地内部划分成的三大板块,分别命名多层办公组团——“智慧港”、低层办公组团——“财富湾”以及商业配套、高层办公组团——“梦想岛”。三者之间环环相扣,智慧创造财富,财富实现人们追求理想生活的中国梦。

1.3.3竖向设计

整个场地较为平整,原始地形标高平均5.40米,其中祥泰路道路标高在6.50-7.20米之间,其它三条规划路标高接近场地标高,平均5.50米左右。因此室外场地平均设计标高控制在7.00米,与祥泰路道路标高相衔接,与其它三条规划路通过台阶或放坡来解决场地内外的高差问题。

1.3.4交通组织

地块北侧和东侧设置主要出入口,南侧设置次要出入口。机动车均通过北侧、东侧和南侧的三个独立的地下出入口进入地下车库。地面实现人车分流,打造高品质的步行空间场所。

北侧商业广场考虑部分地面停车位,满足商业需要。

1.3.5步行系统

地块北侧和东侧为步行主要入口,形成“公共区域”,办公景观带属于办公园区是“半公共区域”,园区内部庭院为办公空间独享的“私密区域”,形成三个层次的景观步行系统。

1.3.6景观结构

整个景观设计理念为“花开十二院”,通过打造十二个不同风貌,大小不同的精致庭院,同时借鉴江南传统园林的设计手法,实现步移景异、小中见大、曲径通幽的空间效果。“十二”在佛教里代表因缘和轮回,是非常吉利的数字。南北景观主轴衔接场地周边景观和场地中央水景。东西景观次轴属于办公园区内部轴线,呼应南北景观绿化。

1.3.7立体景观

下沉景观广场、地面绿化,屋顶花园构成了办公园区的立体景观系统,创造多层次的视线交流,给使用者一种绿色园林的生活体验。

1.4建筑设计

1.4.1建筑平面

每个单体建筑均拥有较好的景观视野,通过南侧或北侧的主入口门廊进入建筑内部,体现一种仪式感及办公空间的高贵品质,再由垂直交通通往各层办公。办公建筑考虑大空间开敞式办公,以获得较好的通风、采光效果,提升室内环境。

1.4.2建筑立面

建筑风格采用新古典主义,来体现整个园区尊贵、典雅的空间氛围。建筑色调整体统一,与自然环境及周边建筑相融合。低、多层建筑一、二层局部采用浅米白色干挂花岗石,体现稳重的形象;其它部分采用米白色仿石涂料;高层商业裙房部分采用米白色干挂花岗石,塔楼采用米白色和深咖啡色真石漆涂料,高层建筑的立面考虑竖向线条的分割,给人一种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1.4.3绿色办公

办公空间采用开敞式办公,考虑再生材料、水资源利用,塑造绿色节能办公建筑。

1.4.4消防设计

整个园区和沿高层办公楼部分均设置4米宽环形消防车道,转弯半径高层大于12米,多层大于9米。沿基地北侧、东侧和南侧均设置了消防出入口,满足整个场地的消防要求。

本工程为3-6层多层办公楼和高层办公楼及商业配套裙房,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为1级,其它为2级。

地面办公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大于3000平方米,各分区至少设置2个以上人员疏散口。

地下一层汽车库每个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4000平方米,各分区至少设置2个以上人员疏散口。其它部分每个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1000平方米,至少设置2个以上人员疏散口。

防火分区之间采用防火墙及甲级防火门、防火卷帘分隔。上下层之间缝隙用防火板密封,管道井每隔一层用后浇板封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