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传输的高大支模浇筑过程安全监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1

基于无线传输的高大支模浇筑过程安全监测分析

蔡传海

广州市盛通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本文借以工程实例,深入对基于无线传输的混凝土浇筑过程进行安全监测分析,保证高大支模安全。

关键词:无线传输;高大支模浇筑过程;安全监测

引言

根据《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54号)[1]规定:高大模板支撑系统(高大支模)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高速发展,高大支模事故愈加频发,这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因部分高大支模项目在浇筑过程中没有任何监测保证,使得高大支模上部施工人员无法预知险情。

广州市建委对此非常重视,发布相关文件[2~3],文件部分规定:建设单位应委托有监测能力的第三方监测单位对危险性较大的高支模进行预压监测和混凝土浇筑过程的安全监测,而且强调要积极采用实时监测的自动化措施,保证监测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文件还规定[4]:全市范围内新施工的高大支模工程必须进行自动化监测。

广州地区引进基于无线传输的高大支模实时监测警报系统,实现不间断的监测,能够实时掌握高大支模系统的受力和变形情况并及时反馈给各单位以确保浇筑过程中高大支模体系的安全。

1基于无线传输的高大支模实时监测警报系统

1.1、系统原理

该系统设有主机、无线压力传感器、无线倾角传感器、无线位移传感器、无线声光报警器等设备。在浇筑过程中,三类无线传感器将监测数据无线传输到主机上,监测人员能实时观测当前变形情况。当超过设定的报警值时,无线声光报警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后台立即通知各方人员,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1.2、监测点布置

高支模监测点布置示意见下图1所示。

备注:图中F表示立杆轴力监测点,D表示模板沉降监测点,Q表示立杆倾角监测点,DH表示水平位移监测点。

2.3、现场监测

根据《高大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以及高大支模支架搭设的实际情况进行高支模监测方案的专家论证,并提出各监测参数的预警值及报警值。浇筑前,将主机与监测点连接并对传感器初始化后,进行高大支模浇筑过程的安全监测。

2.4数据分析与处理

下图2为主厂房屋面层高支模立杆轴力监测点(东北侧)监测值曲线。

图3主厂房屋面层高支模立杆轴力(东北侧)实时监测值曲线图

根据图5,在浇筑过程中,立杆倾角监测值出现较小的反复波动,并呈逐渐增大的趋势,支架处于安全状态。但由于受仪器本身条件限制,倾角传感器精度不高,在浇筑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产生误报警。比如振捣棒振动、地泵布料机瞬时对架体的冲击等。在监测过程中应同施工方沟通排除相关干扰因素。

其它监测参数的时监测值在高大支模浇筑过程中都未超限,处于安全状态。

2.5、监测结论及建议

1、采用基于无线传输的高支模实时监测警报系统能及时有效的对高大支模浇筑过程进行自动化实时监测,保证高大支模体系安全。

2、水平位移监测需要有支撑梁、柱等参照物。建议在没有参照物位置用立杆倾角传感器进行安全监测。

3、建议混凝土浇筑前进行支架预压,消除高支模体系非弹性变形对模板沉降、支架整体倾斜等监测参数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建质〔2009〕54号)《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9.10.26

[2]穗建质{2014}168号《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性较大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和承重支撑体系安全监测工作的通知》,广州城乡建设委员会,2014.2.20.

[3]穗建质{2014}233号《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建筑施工模板支撑系统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广州城乡建设委员会,2014.3.12.

[4]穗建质{2017}1006号《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推进全市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和承重支撑体系自动化安全监测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