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在兽医领域的研究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16
/ 2

生物技术在兽医领域的研究应用

游建军徐云桂李国顺

湖南省桃源县漆河镇农业和农村经营管理服务站湖南常德415000

摘要:通过生物技术可对畜牧业的饲料资源、疫病诊断预防和禽畜的育种等方面做出贡献,同时这也是发展畜牧兽医的必经之路。本文详细探讨了生物技术在兽医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生物技术;兽医领域;应用

生物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兽医的技术变革,尤其是以基因工程为主要形式的生物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畜牧业的生产方式。生物技术是一种重要的高科技技术形式,其研究的是微观生物及基因技术,该技术对畜牧业而言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兽医领域的应用更改变了疫苗、诊断分析等的技术形式和效率,在兽医领域应用生物技术已成为其发展的重要趋势。

一、生物技术的内涵

生物技术又称生物工程,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兴起的。生物技术是以生物学(特别是其中的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细胞学)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结合其他基础科学的科学原理,充分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成就,它主要包括发酵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能为人们提供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二、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发展迅猛,并日益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是指“用活的生物体(或生物体的物质)来改进产品、改良植物和动物,或为特殊用途而培养微生物的技术”。生物工程则是生物技术的统称,是指运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等原理与生化工程相结合,来改造或重新创造设计细胞的遗传物质、培育出新品种,以工业规模利用现有生物体系,以生物化学过程来制造工业产品。生物工程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物电子工程、生物反应器、灭菌技术及新兴的蛋白质工程等,其中,基因工程是现代生物工程的核心。基因工程(或称遗传工程、基因重组技术)是将不同生物的基因在体外剪切组合,并和载体(质粒、噬菌体、病毒)的DNA连接,然后转入微生物或细胞内,进行克隆,并使转入的基因在细胞或微生物内表达,产生所需要的蛋白质。

目前,有60%以上的生物技术成果集中应用于医药产业,用以开发特色新药或对传统医药进行改良,由此引起了医药产业的重大变革,生物制药也得以迅速发展。生物制药是把生物工程技术应用到药物制造领域的过程,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基因工程方法。即利用克隆技术和组织培养技术,对DNA进行切割、插入、连接和重组,从而获得生物医药制品。生物药品是以微生物、寄生虫、动物毒素、生物组织为起始材料,采用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并以生物学技术和分析技术控制中间产物和成品质量而制成的生物活化制剂,包括菌苗、疫苗、毒素、类毒素、血清、血液制品、免疫制剂、细胞因子、抗原、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产品(DNA重组产品、体外诊断试剂)等。

三、生物技术在畜牧兽医领域的应用

1、动物育种。生物技术在动物育种方面的发展较为成熟,主要是运用生物技术中的胚胎技术及DNA技术、克隆技术改良动物育种的现状,这几种改良动物育种的方式都有其一定的针对性,能达到人工育种所达不到的效果与要求,并有效缩短育种的时间与培养的周期,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物生长性能,实现了人类分子级的培育效果。比如我国应用较多的生物技术将植物标本中的特殊基因进行提取,然后移植到普通植被上面,使其拥有其特殊性,这样能有效将植株的特性进行改变,这样一来,能对植物品种进行优化或对动物种群进行再造。

2、饲料资源开发。饲料是畜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直接影响着动物的质量与饲养者的受益。而目前借助生物技术可有效开发饲料资源,让饲料变得更具有营养价值。如:借助生物技术可除去苜蓿草的有关基因,使其成为动物的一种好饲料。另外,为解决蛋白质饲料的缺乏,畜牧工作者可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使饲料产生单细胞蛋白,以解决蛋白饲料缺乏的问题,开发出更为丰富的饲料资源,从而推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进步。

3、动物疫病诊断与防治。借助生物技术来进行动物疫病的诊断和防治,主要是利用该技术培育基因工程兽用疫苗,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培育时间短,效果更好,种类更多样,降低了污染或残毒而导致的生物污染机率。通常,常见的包括预防禽畜病毒的核酸疫苗、基因缺失疫苗、活病毒载体重组疫苗等。在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新型诊断方法被用到禽畜疾病诊断中,特别是多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例如核酸探针法、限制酶分析法等诊断方法都是禽畜疾病诊断过程中用到的新型诊断方法。

4、净化畜牧养殖环境。当前,动物养殖规模在不断扩大,一些畜牧专家团队开始研究生物技术对畜牧养殖环境如何进行改善与净化。一些专门饲养家禽、牲畜的农场,若养殖环境得不到净化与处理,会对动物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因此,一些生物技术研究是专门针对此方面开展的。比如,针对农场中存在的大量氨气在进行处理时,一些研究人员采取了相关的技术措施对室内空气进行了净化,这为牲畜的健康生长提供了更加有保障的环境。

四、畜牧兽医工作者对生物技术的应对措施

1、转变观念,提升素质。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大一部分传统兽医在畜禽疾病的治疗上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对自身专业知识不足的缺陷,传统兽医应不断学习,利用多媒体知识阅读畜禽疾病防治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病情病理,不断了解相关的案例,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同时还要不断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自身的社会人文科学素质,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此外,近年来随着医药科技事业的发展,兽用药品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新药代替旧药,这是科技发展的必然。想要顺时而变、未雨绸缪、了解市场变化、掌握前沿信息,就得不断地学习。

2、加强岗位培训,提升技能水平。畜牧兽医站所录用的兽医工作者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缺乏专业技能与经验,不具备畜禽疾病防治的专业知识,且很多兽医也不重视自身专业知识的更新,导致大多数基层兽医不能对患病畜禽进行准确的诊治。所以,应加强对兽医工作者的培训,提升其技能水平。

五、畜牧兽医领域中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

DNA重组技术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内容,其操作对象主要是遗传物质、基因或细胞机体。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其为畜禽类疾病的诊疗与疫苗的研发等提供了技术支持,有利于畜禽类疾病的预防,减少人类部分疾病的产生。当前基因治疗仍然是动物医学的重要研究方向,如利用何种方式认识和利用基因等,其需要以动物疾病模型为依据研究与分析基因治疗问题,从而完善兽医临床的相关理念。此外,生物制药也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方向,抗生素的耐药性已成为十分严重的问题,畜牧生产者对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新耐药菌株的传播,引发了部分人畜共患的疾病,给医疗保健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因此生物类医药的应用是未来药物的使用准则,其有利于预防疾病与疫苗接种,对兽药的研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现代生物技术具有良好的优越性,是未来医药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但如何简化分析方法、降低技术的使用成本及操作难度,仍是该项技术在实际发展中需重点解决的难题。

六、结语

生物技术是一门神奇而复杂的综合性技术,生物技术应用在畜牧兽医领域中,不论是在动物育种、动物生产、动物疫病的防治与诊断,还是在新生物制品和制剂的研制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生物技术对畜牧兽医领域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宋广庆.生物技术在畜牧兽医领域的应用[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6(06):11.

[2]狄荻.生物技术在兽医领域的研究应用[J].生物技术通报,2015,31(09):66-69.

[3]李金桃.生物技术在兽医领域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农业信息,2016(11):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