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探讨高得鑫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探讨高得鑫

高得鑫

关键词:BIM;给排水工程

近几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而随之而来的,我国建筑规模越来越大,高层建筑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这给我国给排水工程的正常进行带来了一定难度。所谓给排水工程,一般来说包括污水处理、生活用水给水,雨水排水等方面,而给排水工程对我国居民的日常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其用水安全和用水的便捷性,因此,技术BIM在给排水设计中的有效应用,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建筑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我国引入BIM技术的时间较晚,建筑部发布《2011-2015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提出要推进BIM技术的发展,但实际上,我国本土的BIM技术还处在较为初级的水平。尽管如此,BIM技术还是在建筑工程项目尤其是复杂大型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BIM概述

“建筑信息模型”是BIM的全称,而BIM技术的实施主要是将整体给排水项目的某项基本构件与施工工序看做一个基本元素,同时在结合元素的数据与特性以及物理化特征,形成一个建筑形象模型,它也可以称为数据资料库,数据资料库它能够将建筑的元素与特征体现使其能够相互配合使用,并且将数据集成在BIM数据库中,而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数据的准确传递以及信息共享。

2BIM在给排水工程中的优势及应用

2.1可视化设计指导施工

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受传统的给排水工程项目设计施工方式影响,工程项目施工人员在时间作业时,不仅需要掌握工程项目的设计背景,通过设计图纸中的立面图以及剖面图,还需对施工现场建筑及结构十分了解,才能明晰管线与管线、管线与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这使得施工人员的工作量较大,施工效率低下。而通过BIM技术来构建可视化的三维模型,使用BIM技术综合施工就能够比较直观的展现出来,使管道综合施工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可以全面缩短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

2.2可视化施工及时反馈问题,各方协同解决

传统的给排水施工中,建设单位、监理、设计往往是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巡查及施工方的反馈来了解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这样既不能对施工现场全面掌控,在施工现场出现问题时也不能及时的解决。通过BIM技术对施工的监控,建设单位、监理、设计及施工方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的从移动端了解现场各部位的施工情况,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质量实施控制。现场施工人员遇到施工问题时,也可以同过移动端实施反馈给管理人员、监理、设计,使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相关的施工人员还根据通过对施工现场情况的实时了解,及时地调整安装施工模拟参数,调配施工现场人、材、机,重新优化施工模拟情况,确保施工现场满足工期要求。

2.3对现场人、材、机使用自动统计,优化施工资源配置

通过BIM技术对工程的构建可视化模型,并对现场施工进行模拟,可自动统计出施工个阶段施工现场对资金、材料、人员、机械的详细四维需求表。施工人员可根据详细的四维需求表合理调配施工资源,对施工现场所需的机械、材料及时供给,有效的减少人员窝工。通过对材料采购计划的优化减少现场材料库存,减轻施工资金需求压力。同时在给排水工程中,施工人员往往要根据现场情况对管网进行调整,在过程中参数的计算一般都比较复杂,而BIM能够自动计算各种参数,即便有修改也不影响整体,工作效率得以大幅提升。

2.4安装模拟

建筑给排水设计其主要目的在于能够在施工过程中给出有效指导方案,而在给排水工程施工是,由于经常会遇到一些情况非常复杂的区域,例如:在吊顶区进行施工时,由于工种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使得空间过挤,这种情况就会出现很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情况,同时还会影响到整体工程的施工进度。而通过BIM技术的应用能在三维设计中间降工期的概念引入,同时还能够将合理的安装进度表设计出来并且能够直观的模拟安装施工,同时可以全面的验证安装的内容是否合理。工种之间的配合是是否存在问题等等,减少人为设计失误出现施工变更的情况,大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

2.5管道综合

在传统的给排水设计中,各个专业完成各自的管线图纸设计之后,要进行图纸对图,防止各专业由于领域不同、条件不同、设计人员未及时更新信息、设计周期长,更改次数多等原因导致的图纸差异。而在BIM技术下的对图工作,是通过Revit完成图纸的制作工作的,并由不同专业导出RWC文件,接着通过漫游等方式发现设计方案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并对其加以批注标志,在管线碰撞调整之后,要恢复避让管线的原状,图元和ID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分析图元ID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并返回Revit进行修改,保证各个部分设计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2.6参数化设计

针对给排水工程实际来说,在传统的水力计算中很多设计人员都是在Excel或其他软件采用公式进行编制与计算的,但是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后,能够在模型中直接将相关设备与卫生器具的数据计算,同时还能够进行直接修改,例如,在某一处信息修改后,后面的相关参数也会随着修改数据的变化而变动,因此,在设计时当只需要将设定好后的管道摩阻等特性参数设置,那么在修改管径尺寸大小上可以通过软件直接调整出来,大大的减少了计算步骤。

3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我国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期,建筑行业的发展将具有广阔前景,将来高层建筑和高科技建筑将直观的展现在用户面前,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也会出现更多的计算机技术和新型技术,以降低施工过程中出现风险的几率,大大提升建筑的安全性能和科技性。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黄金期,绘图习惯和应用习惯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改变,BIM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只是工具的转换,并且对人们的协同操作习惯有一定的改造作用。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应用,就会改变设计工程中的协同技术、安全模型、可视化技术、参数化设计等,在整个行业来说,能够提升资源的协同利用,有利于优化资源分配,对于企业的经营链和产业链的继续运行,也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除此之外,BIM技术的普遍应用,也悄然掀开了,给排水工程中的技术革命,推动了给排水设计的科技化进程,并且在如今科技十分发达的当今社会,我国的给排水设计工作已经进入了BIM技术普遍应用的时代。

4结语

总而言之,由于给排水工程在建筑工程中属于关键环节,会直接影响居民的用水安全,也会直接对建筑的整体质量产生影响,因此,给排水工程水平的不断提升应该成为建筑行业发展中的主要课题,在给排水工程中,BIM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工程的协同能力,并且能提高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自动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相关企业应该意识到BIM技术在给排水技术中的普遍应用价值,并将其有效应用于安全模型设计和管线设计等方面,适时的加以创新和改造,提高给排水工程的效率。因此,在给排水设计时需要严格的做好每个环节的设计控制,保证BIM技术能够发挥出应有的功能,提高建筑给排水设计水平。更多从业人员需要学习和应用BIM技术,在给排水工程中的进一步优化、推广与应用,为我国建筑行业的更好更快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建平.BI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施工技术,2011(2):116-119.

[2]韦巍.BIM技术在市政给排水构筑物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市政工程,2014(5):42-53.

[3]顾海玲,归谈纯.BIM技术在上海中心大厦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给水排水,2012(38):92-97.

[4]徐友全,孔媛媛.BIM在国内应用和推广的影响因素分析[J].工程管理学报,2016(2):28-32.

[5]谭智.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7(12):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