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依从性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依从性的影响

李芳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长沙410011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依从性中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依从性及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5.00%,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为75.00%,差异有统计学分析(P<0.05)。观察组依从性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依从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表现为气流受限为特征的临床疾病,为不可逆性、进行性发展。对COPD临床进行治疗,主要为缓解症状,保护肺功能,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缓解痛苦[1]。临床大多行药物治疗,但是大多数患者为老年患者,因自身病程较长,临床需要长时间采取治疗,因此需要患者难以耐受。据有关研究显示[2],COPD的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可能是与男性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相关。因此,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积极与临床配合,规律生活习惯,戒烟、戒酒,才是临床治疗的关键。对COPD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在心理上接受治疗,遵从医嘱,是改善患者远期预后的关键。本组研究对COPD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84例,女性36例,年龄54~79岁,平均年龄(66.6±5.6)岁。病程2~18年,平均年龄(6.8±2.3)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诊断标准中制定的COPD临床判断标准。临床均表现为咳痰、咳嗽、气短等症状。排除标准:肺部严重疾病者;心、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脑血管疾病者,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向患者介绍关于COPD的相关知识,并告知药物治疗的必要性。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具体措施如下:

指导患者COPD临床治疗方式,治疗相关注意事项。平时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并向患者讲述COPD的临床治疗手段,发展情况、诱发因素,预防因素等相关知识[3]。建设COPD活动俱乐部,建立老年COPD患者的教育基地,建立专业授课的方式,以图片、视频的方式,向患者直观讲述COPD的发展情况,让患者在心理上接受治疗[4]。并向患者讲述本次使用治疗方案的优势,让患者提高临床治疗信心。

采取专题授课的方式,由患者提出问题,专家解答,课下发相关资料,对COPD相关知识进行宣传,出版健康教育的专栏,普及COPD的相关知识。多组织COPD患者的联谊会,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检测[5]。指导患者如何警惕COPD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关健康内容。对患者进行为期6周的健康教育。

1.3观察指标

健康教育实施完成后,使用问卷形式,对患者的COPD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价,判断患者是否遵医嘱用药、治疗。

1.4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依从性分析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5.00%,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为75.00%,差异有统计学分析(P<0.05),见表1。

3.讨论

COP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为老年人群高发性疾病,目前,我国老年人群的COPD发病率为12.6%,其致死率高,需要长期治疗,患者经济负担加重,导致很多患者难以坚持治疗,影响治疗效果。临床对COPD治疗主要目的为提高生活质量,保持呼吸畅通,但是必须要长期治疗,才能改善症状。经相关研究结果显示,COPD患者治疗使用联合吸入制剂,坚持治疗3个月,就能改善患者症状。但是,目前,临床上普遍存在COPD患者治疗依从性低情况。有学者认为[6],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帮助患者减少症状发生。也有学者的研究发现[7],经护理干预后,COPD患者依从性提高,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经本组研究结果显示,COPD患者行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依从性。提示,因对COPD知识的缺乏,是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低的主要因素。本组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及依从性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8]。综合上述,COPD本身是一种长期的治疗过程,因大多数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欠缺,导致依从性较差,医护人员有效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防治知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黄玉泉,莫晓婷,朱艳等.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9):66-67.

[2]赵琳,崔妙玲,王自秀等.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35):14-16.

[3]何良爱,栾晓嵘.健康教育应用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4):51-54.

[4]于成琦,吴志娟,朱蓉等.健康教育现场会结合家庭访视对COPD患者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13,29(12):1131-1132.

[5]梁霞英,蔡舒,黄春梅等.高校-街道-卫生站联动健康教育在社区COPD老年患者中的实施[J].护理学报,2012,19(15):76-78.

[6]应少聪,周向东,刘益琼等.康复训练结合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5):333-336.

[7]张荣葆,谭星宇,何权瀛等.不同管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干预作用[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44):3117-3121.

[8]梁月娥,邹小芳,王湘等.多元化健康教育在合并COPD手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2):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