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降糖药注意事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1

口服降糖药注意事项

杨峰

杨峰

(合江县中医医院;四川泸州64620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导致糖尿病的发生率也不断提高。在糖尿病患者中,只有少数病情较轻的人能够仅仅依靠饮食和运动的方式来控制自身的血糖。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要达到降糖的效果,或多或少都要使用一些药物,至于用药量的多少,则应该由病情的发展程度决定。有些患者为了少吃药,试图通过控制饮食的方式来降糖,殊不知,这样做反而会有营养不良的风险。

糖尿病作为一种终身性疾病,要想得到有效治疗,患者必须长期规律使用降糖药物,而不能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认为身体状况表现有所改善就能够减少用药量。因为,患者的感觉并不是自身血糖水平的正确反映,如果感觉不好就加药用药,感觉良好就减药停药,只会延误病情,承受更多的痛苦。然而,糖尿病药物种类众多,其用法、禁忌和效果也各有不同,在口服降糖药时,必须要遵守医嘱,定时定量服用,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一、口服降糖药的类型

在明确口服降糖药应该注意的事项之前,首先要对口服降糖药的类型做一个了解。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根据其作用可以分为4种类型。分别是促胰岛素分泌剂、胰岛素增敏剂、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以及促进葡萄糖在周围组织细胞的代谢剂。这四种药物由于其药性和药效上的不同,在服用时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患者在选购药物之前应该有一些基础的了解,从而减少盲目性。

1促胰岛素分泌剂

这类药物可以分为两种,磺脲类药物和非磺脲类药物。磺脲类药物主要是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促进其产生胰岛素而起到降糖的作用,因此,对于胰岛功能已经完全破坏的患者来说,这类药物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其起效速度很慢,需要在饭前半小时服用。非磺脲类药物的作用原理和磺脲类药物相同,但是起效快,属于超短效药物,在应该在饭前口服。

2胰岛素增敏剂

这类药物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组织细胞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对于有胰岛素抵抗的患者来说,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其使用时间固定,通常在饭前服用,每日一次。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药物对于肝脏会有不良影响,因此在服药期间,要对肝功能进行定期检查。

3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这类药物的作用是抑制小肠里的0c-糖苷酶,使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无法在小肠中全部分解为单个葡萄糖,以延缓肠道对于葡萄糖的吸收,从而降低餐后血糖。应在吃第一口饭时服用,服用早期可能会出现轻度腹泻,腹胀等不良反应,可以在开始使用较小的剂量,后期逐步增加,帮助身体适应。

4促进葡萄糖在周围组织细胞的代谢剂

这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对肝糖原的分解进行抑制,并且提高胰岛素在外周组织的敏感性。单独使用不会导致低血糖,但可能会使胃肠系统产生不适感,从而抑制患者食欲,导致体重降低,适合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使用,用餐时服用比较合适。

二、口服降糖药的注意事项

了解口服降糖药的类型仅仅是帮助我们在药物的选择上更加有针对性。但在具体服用药物的时候,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注意。

1降糖类药物能做的仅仅是帮助患者调节和改善体内的血糖水平,而并不能取代饮食种所包含的各种营养。因此,不能简单认为依靠药物就能够控制病情,应该在应用药物的同时,配合饮食调节,既要摄入满足生命活动所需的热能和营养,又能够依靠药物将自身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由此才能够减少糖尿病并发生的发生。

2降糖类药物尽管在解决血糖问题方面卓有成效,但大部分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而且对于患者的饮食也有特别的要求。因此,患者在使用初期,如果对其使用的规律、要求以及控制指标没有充足的了解,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指导。

3以目前的认识来看,2型糖尿病是一种不可治愈的慢性疾病,患者需要进行终身治疗,因此必须长期坚持,不可半途而废,使病情复发。

4降糖类药物普遍对用时和用量的要求比较高,漏服、剂量不足或者计量过多都会影响药物的效果,导致血糖出现波动。

5使用降糖类药物的患者,要定期去医院进行血糖检查或者必要的血糖监测,充分了解药物的作用,从而对药物的品种和使用计量进行及时调整。在服用初期、更换药物或者调整剂量阶段,需要在一日三餐的餐前餐后对血糖进行监测,若效果稳定,则只需保证每月进行一次血糖检查即可。

6在使用口服降糖类药物时,最常见的负面效果是发生低血糖,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一旦出现低血糖的情况,要及时找出导致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进行调整。根据国外的研究,使用磺脲类药物的前6个月,患者至少会发生一次低血糖的情况,发生频率在20%左右。此外,降糖类药物还有可能引起肠胃道反应、肝肾损害以及皮肤反应等。因此,患者有必要对肝肾功能进行定期检查。

即使使用了口服降糖药物,患者也不可以掉以轻心,必须严格控制饮食,坚持运动锻炼。从现有的案例来看,尚无药物能够在患者不控制饮食的情况下保持血糖的稳定,因此,患者不可以寄希望于通过增加剂量在放松饮食控制。尽管药物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但必须建立在饮食控制和坚持运动的基础上。同时,降糖药物种类繁多,患者自行选购必然会有盲目性,需要在医生的嘱咐下进行品种选择和配伍,避免发生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