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工作中困难问题的破解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3

基层党建工作中困难问题的破解策略研究

盛家鹏

镇江市急救中心212003

摘要: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医疗卫生计生系统发生了巨大而又深刻的变化,医疗卫生计生单位的基层党建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本文较为客观地调研新形势下所在基层党组织工作机构现状、党员作用发挥情况、党建工作队伍、党支部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并针对存在困难问题提出相应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基层;党的建设;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医疗卫生计生系统发生了巨大而又深刻的变化,基层党建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本文为2016年下半年开展的党建调研课题之一。旨在通过调查研究(部分采用调查问卷无记名调查形式),了解基层党组织是否健全,党组织工作机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党组织的地位是否得到较好地巩固,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是否得到较好发挥,党建工作队伍是否稳定等问题,并针对存在困难问题提出相应的破解策略和建议。

1基层党建工作现状

1.1单位编制及人员基本情况

共有在岗编制44人,实际在编43人;6个科室,其中职能科室(处)3个,一线科室3个。职工总数93人,其中在编在岗职工43人,退休职工13人,外聘人员37人。到2016年12月,我们中心党支部共有正式党员38名、预备党员1名。

1.2党建工作机构设置情况

我单位为卫计委党委直属的基层党支部,下属党小组2个。未专门设置党务办公室、纪检办公室、团支部办公室和宣传科、组织科,仅设有基层工会组织。

1.3党建工作机构运行情况

调查显示,我单位能够根据上级委党委的要求开展基层党务工作,实行党办、纪检、团支部与行政办公室合署办公的模式。实行党支部和党小组两级管理运行机制。

1.4党务工作队伍状况

我单位共有4人从事基层党务工作,其中专职党务工作者1人,占25%;兼职党务工作者3人,占75%(这里“专职党务工作者”是指全脱产专门从事党务工作;“兼职党务工作者”是指兼任党支部书记或行政办公室主任)。在党务工作队伍学历结构方面,具有大专学历的1人,占25%;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2人,占50%;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1人,占25%。在党务工作队伍职称结构方面,具有初、中级职称的有2人,占50%;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有2人,占50%。在年龄结构方面,20~30岁的有1人,占25%;30~45岁的有3人,占75%;45~60岁无。

1.5党员队伍状况

我单位到目前共有中共党员39名。所占职工总数(80人)比48%;在39名党员分布中,在岗在编职工党员32名(其中预备党员1名,在岗合同制职工党员9名),退休职工党员7名。

1.6党务专项经费使用情况用于党务宣传、党员学习和党建活动等的专项费用一年约1万元左右,相当于业务收入的0.33%。

2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2.1调查显示,我单位党建工作所需经费基本能够得到保证,但未纳入年度经费预算。能坚持党支部中心组学习制度、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和开展创建、评比、表彰先进基层党小组、优秀党员的工作。

2.2单位行政对党支部工作是支持的,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加强,党组织的工作制度、措施、经费有保证,党组织职责清晰、行政与党务工作关系顺畅。

2.3在单位党务工作机构设置方面,尽管未独立设置党支部办公室、纪检办公室、团支部办公室、工会办公室、宣传科和组织科,但有落实相关职责的办公室。

2.4在党支部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方面,认为党组织活动时间得不到较好保证的有6人,占15.3%。

2.5在调查表问卷调查时,发现最大的担忧方面是党员同志担心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好的5人,占12.8%;担心自己的工作得不到理解和支持的5人,占12.8%。

2.6在调查党支部工作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方面,希望有增加活动经费的8人,占20.5%;希望党务工作得到行政支持理解的7人,占17.9%;希望支部参与一线科室重要问题讨论的7人,占17.9%;希望党支部活动时间能够得到保证的6人,占15.3%;认为党办独立设置更有利于工作的8人,占20.5%。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当前我单位的党建工作从总体上看,处在一种较好的状态,但也还存在一些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认真加以解决的问题。在党建工作机构的设置和开展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党务工作机构不够健全,难以较好地适应新时期加强党建工作的高质量需要;二是单位党建工作,特别是党支部工作中存在一些带有共性的困难和问题;三是专职党务工作人员不足,对党务干部进行经常性的培训不够;四是党建工作尚缺少经费的保证。

3基层党建工作改进的策略与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党员干部工作在第一线,是推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重要力量,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没有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执行力,再好的政策措施也会落空。党员干部要自觉增强改革创新精神,增强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的勇气,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1]“120”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和窗口,急救医疗工作直接关系民生,直接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人民群众往往是通过急救医疗服务看整个卫生系统的党风政风建设,看社会和谐公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急救中心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对于加强党的执政基础,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确保急救医疗事业的方向和构建和谐社会,是最民生的一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深化医疗卫生计生改革的新形势下,中心的党建工作、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而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必须从健全党的工作机构,改善党组织的工作入手。根据本次调查所发现的问题,我们建议如下:

3.1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机构,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党组织的工作机构是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的重要条件,如果党组织的工作机构不健全,那么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都是一句空话。当前,要注意克服对基层党的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倾向。对于独立党支部党员人数在10人以上,员工人数在30人以上的基层单位,试行独立设置党支部办公室,兼顾负责纪检办公室、团支部办公室、工会办公室、宣传科和组织科工作。

3.2明确基层党小组职责,形成团结干事的工作局面

《党章》规定“实行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中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2]我们认为,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形势的发展变化,怎样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是一个新的课题。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3]。当前有必要针对基层党组织的结构和设置进行探讨,具体建议是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应该体现在党支部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上。党支部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至少应该坚持以下原则,即必须监督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在单位的贯彻执行;坚持社会主义公益性方向,努力使党建工作与急救医疗、科研、教学、宣传和管理等工作相结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和“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党组织参与单位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决定;坚持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工会、女职工、团支部和统战工作的领导。这样有利于单位党务系统和行政系统形成团结干事,相互支持配合,共谋单位建设发展的工作局面。

3.3切实重视基层党支部建设,发挥好党支部的保证监督和战斗堡垒作用

党支部工作是基层党建工作的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支部工作也遇到许多新的困难和问题,较为突出的是由于急救医疗工作任务繁重,加上急救工作突发的特点,党支部开展集中学习和组织生活较为困难,如果各科室行政领导对党支部工作不给予重视、支持,或者是一个党支部由多个科室的党员组成,党支部集中开展工作就更加困难。另外,党支部书记如果不能有效地参与科室重要问题的研究,党支部工作就很难做到与科室工作紧密结合,保证监督和战斗堡垒作用很难发挥。因此,我们建议要建立党支部书记参与研究科室重要问题,业务科室责任人定期向党支部通报情况的制度,使科室工作和支部工作协调同步;对于有条件的党小组,小组长可由是党员的科长担任,这样便于将党小组工作和科室工作更好地统筹考虑及安排部署。

3.4加强制度创新建设,使党建工作更加扎实有效

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1]。制度建设是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必要的制度和措施来保证,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很难落到实处。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制度创新建设,建立、完善和更新规章制度,如党支部责任目标管理制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组织生活制度,党支部书记参与研究科室重要问题制度,党建工作经费预算制度,党建动态宣传制度,党支部工作奖励制度、创立以急救单元为核心以急危重病人为中心的急救管理理念[4]等等。有了这样一些制度作为保证,党建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才能使党建工作和急救业务工作两手硬、两促进。

3.5重视党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党建工作的活力

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对于做好中心党建工作,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促进和推动基本现代化急救中心建设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针对这次调研工作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建议:

第一,关于专职从事基层党务工作的人员数量可根据单位发展规模,按员工增加人数来确定一定比例增加配备。在配备专职党务工作人员过程中要适当考虑到学历、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和综合素质。

第二,要高度重视选好、用好党小组长,一个政治思想过硬、业务技术好,既能坚持原则,又能团结同志,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党小组长对于做好基层党务工作是十分关键的。

第三,加强对专兼职党务干部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做好基层党务工作和党支部工作的能力。

第四,处理好基层党务工作者的政治、生活待遇,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加强中心的党建工作,目的是要提升急救服务质量,提升单位的社会形象,急救医疗和紧急医疗救援工作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是政府行为,急救的好坏在某种意义上代表执政党和政府形象[4]。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办法,就是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具体做法就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最终是为了解决问题[5]。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创新手段,不断改进和完善急救党建工作,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为构建和谐镇江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016:124.

[2]中国共产党章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47.

[3]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80.

[4]邹圣强.以院外急救单元为核心,创新城市紧急医疗救援工作.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7,2(2):100-102.

[5]韩潮孙巡周滔.做最好的党支部书记.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10: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