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电力计量智能表检验检测存在的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议电力计量智能表检验检测存在的问题

王雪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抚顺供电公司)

摘要:近年来,智能电能表的使用提升了电力系统的资源使用效率,保障了用电与配电两方的利益,所以,智能电能表在我国的普及应用是大势所趋。然而,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总电表的电量计费与下面各分计量表的总和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对此,要认真检查总计量表和分电表存在的计量误差,找出其中的原因,设法排查存在计量误差的各种原因,尽量排除误差的各种因素,降低误差的发生率,提高电力计量的精准度,让用电客户安心用电,放心交费。

关键词:电力计量;智能表;检验检测;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一些供电企业仍经常出现一些总电力计量表和各个分电力计量表统计结果存在误差的问题。虽然电力计量智能表的普及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现象,但仍存在部分问题,使得在计量工作中存在计算误差,妨碍了正常的工作流程。本文就这些问题和策略进行一些研究阐述。

1电力计量智能表概述

1.1电力计量智能表的定义

电力计量智能表,即所谓的智能电表,是一种应用了智能芯片作为工作核心,辅助以计算机量测技术、通讯技术的现代化技术,以实现在电力计量计时、分机通讯、费用计算以及智能化用电管理为一体的智能化电度表。根据工作原理或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全电子式电力计量智能表、远程控制智能电力仪表等不同的种类。

1.2电力计量智能表的工作意义

相对于传统的读数电表,电力计量智能表的工作原理决定了其能够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灵活的电量计费方式。通过电力计量智能表不仅能够实现远程控制用户信息和获取用户用电量,并且可以通过远程计费的方式方便电量计费管理。而作为传统的电度表的功能,电量计量也是电力计量智能表的优势所在,电力计量智能表不仅能够高效智能的统计用电总量、电器功率、电压以及电流数据,并且可以实现对量测数据的实时存储,从而方便用电管理以及用户的自主查询。电力计量智能表之所以称之为智能化,原因在于电力计量智能表可以定期的收集用户的用电信息和用电习惯,再反馈给用户自身以及供电部门。这可以使用户了解自身的用电明细,保障其利益的同时可以给供电部门提供相当重要的数据,使得供电部门了解用电高峰以及供电质量等工作细节,确保供电的成本利益均衡化和经济化,更能寻找供电损耗和经济效益的平衡点,提高企业的效率。

2影响电力智能电表数值准确性的因素

电力智能电表在电力系统实际应用中主要是在线圈的作用下形成磁场,从而确保测量功能的最大化发挥。此种情况下,智能表外部极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对测量精准度产生不利影响,其中智能电表外部的强磁场干扰是最明显的体现,其往往导致实际测量数值的精准度较低。智能电表中电压回路磁通的对称性也是影响智能电表数值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一旦产生额外扭矩,会导致智能电表的读数不准确,从而影响电力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对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倍率没有合理的选择,必然会导致不准确的计量。电流互感器工作电流过小,势必导致磁通密度相对较低,增加了误差的几率,所以选用互感器一定要选择适当的变压匝数比,变压匝数比的大小要适宜。又如,对电流互感器容量的选择是否合理也是影响计量准确性的关键,外部导线的电阻阻抗仪表电流,接触电阻的合理配置都势必会影响电流互感器的精度。电压互感器对电压变压器负载电流的敏感程度会直接影响度量的准确性。当导线通过接触点的连接电阻时,电压降不可避免地发生会影响负载电压,造成次级绕组电压不相等,势必影响计量装置,从而产生误差。

3电力计量智能表的检验检测问题

电力计量智能表的普及使用,其计数的精确性是一大原因,但是计数精确不代表不存在问题,就当前的电力计量智能表工作来看,三种电力计量智能表的工作方式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但也都存在着计数的相关检验检测问题。

3.1电力计量智能表的工作方式及优缺点

目前的电力计量智能表就起功能分为三种不同的工作方式。①分时付费率智能表。能够按照平、峰以及谷三个不同时段进行计量,实现不同阶段的不同计价模式,收费更为合理,但是这种电力计量智能表不能实现在线收费和在线监测服务,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完全属于智能式的电力计量表。②预付式电能表。可以实现先付费后用电,用户只能先预付电费才能用电,降低了管理人员和电表抄表人员的工作量,并且间接提高了供电企业的企业效益。但是这种电力计量智能表同样存在问题,就是对电力计量智能表的运行状况极难监管,不符合国家的科学监管要求和相关的经济政策。③集中式远程自动抄表。这种工作模式可以保证通过一个传输介质将客户的用电信息明细输送至供电企业管理系统,使得供电企业可以针对用户的用电数据进行监控用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用户的基本权益。总而言之,无论哪种工作方式,都不同程度存在着检验检测上的问题。

3.2电力计量智能表检验检测存在的问题

首先,电力计量智能表的高精度电子元件,决定了其抗电磁干扰能力较弱的表现,智能表的工作元件一般是通过线圈产生磁场进行计量,而工作环境中的不同程度的电磁干扰都会对电力计量智能表内部的电磁元件产生影响,进而导致计数的误差,计量的不准确。其次,电力计量智能表的灵敏度低,如果电能表中电压回路磁通不对称,必然会产生出附加力矩,比如因为摩擦力而增加了补偿力矩,或者在制造、装配或维修过程中导致磁路的不对称,必然会产生出固有的补偿力矩,一旦具有了补偿力矩,就会出现没有电流流过但是电能表也会自行转动的情况,这种情况称之为潜动。一旦出现了潜动现象,必然导致电力计量智能表的计量不准确。最后,是电流互感器产生的误差,如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倍率没有选择合理的数值,或者是电流互感器的工作电流过小,导致磁通密度相对较低,这些问题都会增加电力计量智能表的工作误差。另外,电压互感器对电压变压器负载电流的敏感程度会直接影响电力计量智能表度量的精准度。比如导线通过接触点的连接时造成的次级绕组电压不相等的问题,势必影响计量装置,进而使得电力计量智能表产生误差。

4电力计量智能电表检验的改进策略

对于存在的问题,必须寻找相应的改进策略,使得电力计量智能表的工作误差最小化,保证其工作效率。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加强电力计量智能表的质量监督体系。在电力计量智能表检定的基础上,实施全方面的电表质量监管,保证对各个不同的电表设备周期性的抽样检查,对不符合标准的电表进行第一时间处理。②加强电力计量智能表的通信功能检测。电力计量智能表的通信功能是保证电力计量智能表与智能电网数据共享的基础,确保电力计量智能表能够及时的获取对应的认证和性能测定,保证实时有效的发送用户的用电信信息。

结语

电力计量智能表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供电企业的工作效率,以及用户的用电权益,但是电力计量智能表必须根据国家电网电能使用规范进行,定期的进行检查,保障其工作状态和精准度,确保其符合应用标准。并且不断的应用新技术,保证电力计量智能表为电力行业提供更大的能量。

参考文献

[1]周欣,陈琳琳.浅析电力系统中智能型电能计量表问题[J].山东工业技术,2014(2):62.

[2]朱向阳.智能技术在电能计量领域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1(14):113-114.

[3]覃文念,张萌.智能电表计量的自动控制研究与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4(34):333.

王雪(1985.01.23),女,汉,辽宁省沈阳市,单位: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抚顺供电公司,学士,检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