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无痛麻醉仪在口腔治疗中的应用特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STA无痛麻醉仪在口腔治疗中的应用特点分析

李鹏

黑龙江省戒毒中心黑龙江省强制隔离戒毒所150056

【摘要】目的:观察STA无痛麻醉仪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7月来我科就诊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采用STA无痛麻醉仪韧带内注射麻醉下确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卡式注射器抽取相同麻醉药物手持推注局部浸润或阻滞麻醉确认治疗。记录确诊、麻醉起效、失效时间及麻药用量并患者自行评估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确诊,麻醉药物起效及失效时间,麻醉药物用量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麻醉药物注射过程中观察组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上颌磨牙在口腔治疗中镇痛有效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下颌磨牙在口腔治疗中镇痛有效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STA无痛麻醉仪韧带内注射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特别对于缓解诊疗过程中的疼痛,增加患者就诊舒适感,降低恐惧心理,使服务更加人性化,由此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关键词】STA;韧带内注射;急性牙髓炎

STA基本使用方法是:注射前,将无菌棉球置于麻醉部位或用负压吸唾器及时清除唾液及自针头流出的局麻药;刺入黏膜前,针尖斜面向穿刺点稍施压力,用ControlFlo的注射速度停留数秒达到预麻醉;进针时,缓慢旋转推进,保证针头走行于麻醉通道中,达到预定深度后回吸;注射时,根据麻醉要求和注射部位,慢速推入适量局麻药,视患者情况或选用快速;注射完毕停留10s,使局麻药扩散到组织后拔针,避免局麻药滴入口腔。赵吉宏等建议使用STA时,先用ControlFlo传送药筒1/4剂量,然后切换到RapidFlo注射至1/2剂量,最后切换至TurboFlo注射余下剂量。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7月来我院就诊患者82例,均为急性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年龄(35~55)岁,其中男43例,女39例,平均年龄(43.70±1.63)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患者下颌磨牙22例,上颌磨牙19例。对照组患者下颌磨牙22例,上颌磨牙19例。

1.2方法

观察组采用STA韧带内注射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控制每个注射点的注射量≤0.5mL。上颌磨牙分别在近颊、远颊及腭侧3个注射点。下颌磨牙分别在近中颊,近中舌及远中3个注射点。对照组采用卡式注射器抽取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按传统方法均匀推注,其中对照组中上颌磨牙采用的是局部浸润麻醉,下颌磨牙因其骨壁较厚局部浸润麻醉效果差因此采用传统传导阻滞麻醉。麻醉完成后,给予开髓,拔髓建立良好引流通道,治疗结束后患者在疼痛评估表上自行标记疼痛程度。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牙定位时间、麻醉药物起效时间、失效时间比较观察组患牙定位时间,麻醉药物起效时间、失效时间均快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牙周韧带注射该技术是STA特有的注射技术。选用30G1/2注射针,在拟拔除牙的颊、舌(腭)侧近中或远中角进针,针尖斜面紧贴牙齿斜面放入龈沟内。STA模式下,针尖达最佳注射点时,橙色LED灯亮,且有“PDL”提示音。对于单根牙,仅需在远中一点注射0.45~0.60mL局麻药,多根牙则需在远中和近中两点分别注入0.45~0.60mL局麻药,这样可以麻醉注药位点的牙齿及牙周膜,而不伴有脸颊或舌部麻醉。该麻醉尤其适用于有针头误入血管风险的血液病患者、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及其他方法效果欠佳而又禁忌大面积麻醉且总剂量要求最小化的患者。上牙槽前中神经阻滞该技术最早于1998年由Friedman等提出。选用30G1/2注射针,以第一、二前磨牙间游离龈缘与腭中缝垂直连线的中点为最佳穿刺点,STA模式下注射局麻药0.9~1.2mL,可麻醉同侧切牙、尖牙、前磨牙及其牙周组织和中线至磨牙的腭部组织。该麻醉尤其适用于牙齿美容治疗术中需评估“笑线”以及治疗后要进行公众演讲的患者。经腭侧入路的上牙槽前神经阻滞(palatalap⁃proachanteriorsuperioralveolarnerveblock,P-ASA)该技术同样由Friedman等提出。选用30G1/2注射针,先行鼻腭神经预麻醉,后改变进针方向,针尖进入鼻腭神经管深6~10mm,STA模式下注射局麻药0.7~1.0mL,可麻醉同侧中切牙、侧切牙、尖牙及其牙周组织和鼻腭神经分布的腭部组织。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不论是在患牙准确定位,还是麻醉药物起效、失效时间上均少于对照组,这就明显缩短患者疼痛及就诊的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STA系统麻醉药物的注射和传输均由计算机控制,最低注射速度为0.005mL/s,该注射速度的药物注射对局部组织产生的不适低于一般人群的痛阈,所以绝大多数患者在注射中不会感觉到疼痛或不适。此外,由于增加了组织压力反馈系统,当组织的压力达到一定阈值时系统会立即自行停止麻醉药物的注射,对于防止注射过程给患者带来的疼痛起到了双重保险作用。另外STA系统相对于传统注射,它能更精确定位,减少注射疼痛感及患者对注射的恐惧。其手持注射针外形非常适合临床医生执笔式握法,在行深层组织麻醉时医生采用主动旋转进针法,使针头产生连续的正压的传输,麻醉药物领先于针头通过进针通路,能减低进针所需要的力度

参考文献:

[1]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2~174.

[2]孙妍,张英,闻妍,等.STATM韧带内注射对急性牙髓炎诊断和治疗的作用探讨.中国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1,27(1):25~26.

[3]李点典,南欣荣,谢耕耘,等.3种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方法的临床应用与评价.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9,2(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