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生产技术安全管理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煤矿生产技术安全管理策略探讨

邓秀龙尹强王立昂

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014010

摘要:我国煤矿生产事故频发主要是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不安全的情况可以通过加强安全管理来有效避免。现今,我国煤矿生产技术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对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需要通过针对性的措施降低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为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保障。本文对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探讨安全管理的相关对策,促进煤矿安全管理得到明显加强。

关键词:煤矿;生产技术;安全管理;问题;策略

一、前言

最近几年,我国煤矿生产频频出现重大事故,不但导致我国经济出现较大的损失,还对我国国民经济顺利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1]。通过分析相关统计数据得知,我国大概有超过90%的煤矿安全事故是因为管理漏洞造成的,代表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出现不到位以及欠缺的情况。所以,应该重视煤矿事故预防的工作,从而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还需要重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促进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二、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一)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据分析相关统计数据得知,截止2015年止,我国煤矿数量为2.5万座,其中有11000座煤矿年产量<30万t,缺乏完善的煤矿机械化水平,年产量较低的煤矿无法实现机械化开采,导致煤矿开采工作转化成劳动密集型产业。根据调查煤矿从业人员的数据得知,我国有大概600万的煤矿从业人员,其文化水平不高,加上煤矿企业的安全培训与安全教育工作仅流于形式,导致从业人员安全技能与安全意识较为缺乏。受到煤矿生产利益与煤矿生产任务的影响,从业人员不能根据安全生产规程进行生产,常会出现“三违”的情况,容易出现安全生产事故。

(二)安全监管督察能力较低

煤矿管理部门不能明确主管责任,出现严重的职能与权力分散相互重叠的情况,导致监管部门常出现为了自身的利益各自行动的情况,不能出现有效的协调与沟通。安全监管督察部门在实际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没能将“利、责、权”相互统一,导致地方监管与国家监察执法职责部分重复的情况,常会发生重复执法的情况。加上缺乏到位的依法监管,大部分监管监察结构不能有效的建设基础设施,出现安全隐患监察缺乏、手段落后、装备不足等情况,无法与安全监管监察任务互相符合。同时,基层安全监管监察机构还出现队伍整体专业技术水平低、人员数量不足力量薄弱、队伍建设明显滞后等问题。

(三)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不高

煤矿安全生产存在安全科技含量低、基础保障设施建设落后的情况,需要重视研究瓦斯、防突、煤火探测等关键技术,导致没有重视安全技术的情况。科技技术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导致不能有效的保障煤矿安全生产,而属性不相同的煤矿企业,其生产装备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部分煤矿出现开采方式落后、采掘效率低、生产装备差、科技含量低、产量小等问题,缺少特殊作业工种的专业人才。

三、完善煤矿生产技术安全管理策略

(一)改变安全管理模式

煤矿企业需要将安全管理模式全面转变,并相互结合事前管理以及事后管理,采用主动管理的方式取代被动管理,对安全管理的主动权给予牢牢掌握。对于超前管理的主动性以及意识给予强化,促进安全管理透明度明显提高,对于一线员工的建议以及诉求给予高度重视,促进全员在安全管理中参与的积极性能有效激发。煤矿企业应该鼓励一线人员在安全生产中全面参与,并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使各级从业人员在安全管理中参与的意识能明显提升,对于各级人员安全管理的权利与责任给予明确。同时,重视加强安全管理主体责任意识,要求煤矿安全管理人员重视学习安全管理方法与安全管理技术的工作,促进自身安全管理水平与理论修养明显提高,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制定绩效考核机制以及合同聘用制度,使绩效考核细节得到完善,从而提升安全管理水平[2]。

(二)建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首先,国家部门针对开采时间长、危险性高、开采条件复杂的煤矿,可以合理的改变税收收取额度,并要求其在煤矿基础建设中投入少收的税收金额,按照国家安全生产建设与投入的需求,对安全投入资金给予严格规范。其次,重视推广应用安全生产技术工作,使煤矿安全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煤矿企业对于矿井提升、运输、通风等辅助工作要给予全面改善,使煤矿采集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重视排查安全隐患的工作,全员在危险源排查中积极参与,促进安全生产隐患得到全面消除,从而使煤矿生产系统水平以及抗灾能力有效提高。

(三)重视安全培训与安全教育工作

一方面,煤矿企业根据自身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建立安全培训以及安全教育的主管部门,并开展安全监督、安全管理等工作,确保安全培训以及安全教育能发挥可操作性、针对性等作用[3]。按照煤矿安全生产的需求建立安全培训方案以及安全教育计划,并全方位落实。另一方面,煤矿企业需要成立安全培训与安全教育的基地,并邀请现场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渊博的专业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促进受训双方互动交流的情况得到有效加强,将传统安全培训模式有效转变,促进培训方式以及手段得到有效改善。煤矿企业还需要要求从业人员参与到安全培训、安全教育的考核工作中,对于考核不达标的工作人员,要求其继续参与安全培训以及安全教育,直到成绩合格方能上岗工作。

四、结束语

目前,我国煤矿实际生产过程中面临的困难较多,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分析煤矿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完善措施。另外,煤矿企业需要对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有着全面的认识,并在员工思想中落实安全意识,可促进煤矿产出率明显提高,并通过有机结合创新思想与先进设备技术等方式,提升煤矿生产的经济毅力,为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白璐.关于煤矿采煤技术与安全管理的几点认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No.5010:94.

[2]刘卓然,徐洪泽,刘娟.关于煤矿采煤技术及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7,v.32;No.22503:83+85.

[3]王伟.煤矿采煤技术及安全管理探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5,No.19917:33.

作者简介:

邓秀龙,男,山东省德州市人

尹强,男,内蒙古赤峰市人,本科

王立昂,男,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人,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