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新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新思考

胡敏

(国网河南固始县供电公司465200)

摘要: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互联网+”时代,企业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企业需要利用互联网思维,对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从而构建适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文章以人力资源管理为研究对象,在理论知识阐述和深刻剖析企业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弊端的基础上,探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以期为企业人力资源管提供指导。

关键词:互联网环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引言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传统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严峻挑战,同时也迎来了发展机会。目前,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主体以80后和90后为主,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互联网的痕迹。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亟需对我国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深入的思考,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然后结合互联网技术,推动我国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和发展。

1“互联网+”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新挑战

1.1大数据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提供更多依据

互联网时代,人力资源管理依靠大数据决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员工与组织、员工之间的联系沟通汇集的大数据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真正跨入了大数据时代。企业可以随时随地收集大量有关工作和员工的数据,通过大数据实现科学招人、选人、用人和留人,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来实现员工与岗位的最佳匹配,通过大数据分析员工的需求,了解员工的满意度,从而制定合理的企业薪酬管理制度。企业可以从大数据中分析劳资关系与冲突,从而降低管控成本。企业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系统对企业价值创造及经营绩效进行客观公正的定量化评价,使企业人力资源的价值量化管理成为可能。

1.2组织领导者需具备互联网思维

从传统业务和发展模式向“互联网+”模式的过渡与转型,对组织的领导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领导者需要具备以下核心能力:首先,领导者要具备互联网思维能力,有些组织虽然不做互联网业务,但是作为组织领导者的思维方式要逐渐从互联网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形成互联网思维模式。其次,领导者要有建立与“互联网+”模式匹配的组织文化能力,在组织内构建与“互联网+”有关的组织文化,从上到下形成一种文化氛围。再次,领导者要有对业务底层价值的设计能力,运用互联网思维,重新设计“互联网+”背景下传统业务的价值构成、实现模式和价值标准。最后,领导者要有重新定义工作和管理业绩的能力。互联网+原有业务/产品,标志着必须对原有业务价值和产品价值的重构,而在组织内部,则意味着对原有产品价值、业务交付模式、组织分工、资源分配、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的重新定义,对业绩实现效果的重新管理与评估。

1.3组织文化要求重新建设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传统企业向互联网企业融合转型,组织的架构趋向平台化、组织调整趋于常态化、组织职能服务化;人员流动和人才发展速度加快;工作的定义、工作分配调整、生产模式与业务交付模式、业务价值和业绩评价标准等均不可避免地将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从组织文化建设的角度出发,快速建立新型的组织秩序和价值体系,形成一种新的组织文化,来应对“互联网+”所带来的突如其来的变化和挑战。

1.4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化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的组织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由于企业上下级之间界限的弱化甚至消失,扁平化的组织结构逐渐形成。互联网的发展随之带来的是部门员工之间沟通方式的改变。企业各部门之间既可以实现横向沟通,也可以实现纵向的沟通,信息的传递更加高速、透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人力资源管理部可以更快速地了解各业务部门之间的真实情况,满足业务部门的各种需求,真正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服务功能。“互联网+”时代,企业员工也有了更多信息沟通的媒介和平台,使得员工能参与到企业决策的过程中来,这也为扁平化组织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土壤。在扁平化组织结构中,领导与下属不再有明显的界限,不管处于哪个层级都有可能成为组织的领袖人物。组织扁平化、自组织、创客组织等多种新兴组织形式应运而生,人力资源管理需要顺应时代变化,及时调整组织结构。

2“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策略

2.1改变传统思维,构建新型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引导、推动或迫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不断变革,以跟上整个企业管理信息化、网络化的步伐。如果没有互联网的支持,企业要利用外部的、社会的人力资源,要么效率很低,要么代价太高,要么根本不可能。新形势下人力资源者要树立以下人才管理理念:(1)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互联网时代资本和人才的关系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过去人才为资本服务、人才给资本打工;现今资本为人才服务,资本为人才创造平台,资本才能增值。人才是资产,不只是成本。(2)互联网上大量的人才和快速流动的信息,扩大了人才对工作机会的选择余地,加速了人才流动。因网络招聘具有拓宽招聘领域,扩大了招聘渠道,招聘成本低,无地域限制、服务期较长等优势迅速成为企业招聘中主流方式。

2.2应用“互联网+”思维,转变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要适应时代潮流,改变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比如在人才招聘方面:企业可以充分微信公众号、微博、QQ等网络途径宣传招聘信息,较传统的招聘方式相比,新型的招聘方式信息的传播方位更广,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同时能够使企业在更大的人才范围内寻找要求的专业人才,既提高了企业人才招聘的质量,也提高了企业人才招聘的速度,节约了招聘成本;在员工培训方面,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构建企业内部培训平台,提供丰富的培训课程,网络授课可以根据员工时间安排进行,非常便捷,员工可以根据工作的需要,选择感兴趣的课程,针对课程中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及时在网上搜索,减少培训阻力。灵活的培训时间,丰富的培训课程,个性化的课程设计等不但提高了员工自身学习能力,提高培训效率,同时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绩效管理方面,企业利用互联网及时更新绩效评估系统,搜集员工工作信息,为其发展提供针对性的意见。

2.3构建人力资源管理数据库

除了薪酬管理模块,一般而言,人力资源管理都采用定性的管理方法,但在“互联网+”环境下,可以利用互联网对人们的信息进行记录和搜集,产生大数据,通过对大数据分析为人力资源进行定量的科学的管理,如通过大数据预测员工薪酬期望,制定合适招聘要求,设置工作岗位,根据员工特点制定培养计划等等。企业利用互联网建立人才数据库,一方面对现有员工信息进行搜集,另一方面对潜在的人才进行挖掘,两个方面为企业的人才需要提供更好的保障。总之,互联网可以遍布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从而实现其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管理,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结语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但也产生了很多机遇。如何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迅速适应“互联网+”这样的新环境,改变传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克服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弊端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未来的研究重点。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转变思路,更新观念,重建管理模式,转换管理手段,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符蓉.互联网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的思考[J].黑龙江科学,2016,(19):96-97.

[2]任金晶,戴矽妍,龚伍军.“互联网+”环境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市场,2016,(09):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