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德育形式培育三好学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创新德育形式培育三好学生

扎西顿珠

扎西顿珠(西藏日喀则市昂仁县中学西藏昂仁858500)

摘要:在素质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下,素质教育已经取代了知识教育,德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创新德育教育形式,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促进三好学生的形成。笔者针对德育形式进行了简要分析,旨在促进三好学生的形成,提升我国的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德育创新;三好学生;培育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8)09-125-01

1树立科学理念

在以往的德育教育中,人们认为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需要满足社会的要求,教学方式固定化,形式单一化。但是在当前教育思想的创新改革下,德育教育形式需要满足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摆脱以往的固有思想,树立全新的德育教育形式,结合学生的实际德育发展情况以及进步需求,制定科学德育教育方式,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以此促进三好学生的养成。

三好学生的培养需要家长、社会、学校的共同参与,相关教师需要将学生视为德育教育的主体,在德育教育中提升学生的自我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以及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德育学习动力,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落实到实际。

2多措并举

教师是学生发展与进步中的指路灯,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因此在德育教学中,教师需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与学生们共同学习,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在师生互动中发现学生身上的不足与亮点,加深对每一位学生的了解,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制定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法,尊重学生的道德品质差异,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与耐心。其次,教师需要组织多样化的德育教育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并对参与的活动表达想法与感悟,在实践中实现德育教育活动主题的升华,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道德品质提升的自豪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3将课堂在作为德育教育的主战场

3.1通过思想品德课教学

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学校德育要系统化、具体化。要以思想品德课为主要阵地,以培养学生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为目标,积极落实德育系列化教育。为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提高正面教学的德育效果。

3.2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掌握知识和能力,而且形成或者改变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因此,挖掘各学科中的德育素材成为必要。比如在科学教学中,通过动物经历的大自然的挑战,锻炼学生的意志;比如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寓言故事的讲解,培养学生明事理的品格;比如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加强体育锻炼,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成长。

4在实践活动中创新德育新形式

4.1进社区,促德育

由学校发起成立的社区教育委员会是德育教育的代表,为学生的组织和协调提供了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社区教育委员会沟通学校和社会,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的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天地,发动社会改善学校条件,支持学校教育。尤其是德育工作方面,更是能够切合社区和学生的实际需要,有利于学校整合多方力量,以社区为轴心,为学生的德行成长提供多元化和综合化的指导。

4.2重心理,培德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社会的变革以及经济的腾飞为学生提供物质条件的同时,也无形中给他们带来了压力。课业的繁重,家长的过高期望以及教育功利性的凸显等等,都造成了少年儿童的心理失衡和焦虑。因此,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促进德育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健康教育有多种途径,比如成立学校心理辅导小组,所有教师定期为后进生、障碍生、行为缺陷生以及缺乏关爱的留守生等提供心理辅导;成立心理健康实验组,让学生参与到心理辅导的任务中来,以学生促学生。

4.3建基地,践德育

品德的本质在于实践。德育基地的建立,就是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弥补学校课堂教育的单一和匮乏,真正从实践中践行德育。比如组织学生参观革命旧址,聆听革命讲座,以接受传统革命教育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境界;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或活动中心、贫困山区等,帮助老人打扫卫生,为老人们奉献文艺节目等,这些实践活动在德育基地的组织和领导之下,必将真正的让学生从点滴生活中感悟德性,践行德行,使学生在思想意志、生理能力、集体主义精神等方面经受锻炼,得到提高。

结语

结合上文可知,三好学生的培养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往的德育教育形式已经无法满足教育现代化改革需求,相关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以及学生平时的校园生活中不断深入德育知识,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正确道德观念的养成,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满足素质教育改革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实施大德育工程掀创新育人新浪潮[N].杜玮淦,沈彬,赵天阳,詹勇.南方日报.2017-12-28(A03)

[2]诚信小考试德育大文章[N].高平,赵承钢.光明日报.2018-05-13(004)

[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德育发展[N].张红梅.光明日报.2015-06-09(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