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

/ 1

胃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

李卓

李卓(临江市医院CT科吉林临江134600)

【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1-0149-02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原发性间叶性肿瘤。以往人们依据肿瘤发生部位和形态学表现将其诊断为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或神经纤维瘤和肉瘤等。由于病理学技术的限制,胃肠道许多混有平滑肌纤维或神经束的梭形细胞肿瘤,常被诊断为平滑肌源性肿瘤或神经源性肿瘤,现在的研究认为其中大多数为c-kit阳性或CD34阳性类似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CellsofCajal,ICC)的间叶性肿瘤,即目前的定义的胃肠道间质瘤,而平滑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肿瘤只占极少数。GIST的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为CD117、CD34阳性。而CD117对GIST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以往受重视的CD34更具有诊断意义。

现整理2005-2009年我院经手术、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GIST的9例CT资料,以探讨CT对GIST的诊断价值,提高对该疾病CT表现的认识。

1方法

采用美国GEHispeedNX/i螺旋CT机,均行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患者禁食6h以上,扫描前15~20min肌注654-220mg,而后口服温开水400ml充盈十二指肠,扫描前再口服600-1000ml充盈胃体。常规取仰卧位,扫描区域自膈顶至髂棘水平。先行平扫而后增强,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注射非离子型造影碘海醇100ml,注射速率3ml/s,扫描参数120kV,200mA。三期增强分别于注射开始后22-30s(动脉期)、60-70s(门脉期)、150-210s(延迟期)(3-4min)扫描,层厚7mm,螺距1。

2结果

9例GST中,发生于胃体4例,胃底3例,胃窦2例。向腔内生长的5例,向腔外生长的2例,腔内外同时生长的2例。平扫肿瘤密度多均匀,CT值约37-55HU,1例不均CT月16-57HU。增强扫描呈较均匀强化,其中轻、中度强化7例,CT值约58-76HU,明显强化2例,静脉期较动脉期强化显著。

3螺旋CT表现

肿瘤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少数不规则形或呈分叶状以腔外生长为主,可向腔内生长或骑跨胃腔,边界大多清楚。肿块的形态或密度与大小和位置相关,肿瘤小,多为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均匀,增强后均匀强化。胃黏膜可向腔内隆起,但无中断和异常的延迟强化。肿瘤较大时,形态常不规则,呈分叶状,密度不均,中心可见局限性或大片状低密度区,病理证实为囊变、坏死或出血。实质部分不同程度强化,动脉期轻至中度强化,静脉期肿块强化程度大于动脉期,多数呈明显强化。部分病灶局部溃疡或与胃腔相通而见气体或气液平面。其中恶性病变呈囊变坏死、而良性肿瘤可见点片状坏死区,恶性病变坏死机率明显高于良性,约为良性的3-4倍。肿瘤钙化发生率较低,可呈散在斑点状,但本组病变未见钙化。GIST的另外一个CT特征是肿瘤即使很大,由于浆膜层限制,邻近组织多受压推移,侵犯相对较少,极少发生邻近血管侵犯。MSCT的多平面重建可更好地观察肿瘤的生长方式、邻近结构的受侵情况。GIST最常发生的转移部位是肝和腹膜,淋巴转移和腹水极少见,也有文献报道可发生骨转移。本组中有1例发生肝脏转移,表现为环形强化,未见淋巴结转移。当肿块向外生长时,仅细蒂与胃壁相连,此时定位困难,常按就近原则推测起源部位。

4鉴别诊断

GIST需与其他胃常见的肿瘤鉴别,主要包括:(1)胃癌:病灶起源于黏膜层,黏膜皱襞破坏、中断,邻近胃壁增厚僵硬,胃壁不均匀性增厚,局部侵犯明显,伴有胃周、肝门区和腹腔淋巴结肿大,而GIST的瘤体与胃壁相连部以外的管壁结构层次正常。(2)恶性淋巴瘤:病变累及范围广,CT显示胃壁弥漫革样增厚和(或)胃腔动脉瘤样扩张等征象,具有一定的特征性,邻近常见到肿大的淋巴结,而GIST淋巴结肿大很少见。(3)与胃肠道平滑肌源性肿瘤、神经源性肿瘤相鉴别。平滑肌源性肿瘤除食管与直肠外,胃肠其它部位少见,多为良性,为平滑肌瘤一般较小,有时多发。胃肠道源性肿瘤极为少见,一般无出血、坏死、囊变,仅少数恶变后容易出现坏死、出血。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GIST与平滑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肿瘤CT表现极为相似,单凭CT征象难以鉴别,确诊仍需依赖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及电子显微镜。

总之,CT是目前诊断GIST应用较广、效果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尤其是MSCT的MPR可明确显示病变大小、形态、内部结构以及与邻近组织、器官的关系,同时可显示周边脏器转移情况,对于良恶性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