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鼻内窥镜行鼻窦手术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1

功能性鼻内窥镜行鼻窦手术的护理

梁春玲

梁春玲阳江市中医院(广东阳江529500)

[中图分类号]R765.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0)12-0072-01

鼻息肉和鼻窦炎是鼻科疾病中最常见疾病之一,由于部位特殊,过去常规手术容易复发,功能性鼻内窥镜行鼻窦手术是根据病变的程度,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正常粘膜和结构,形成良好的通气和引流,促使鼻腔、鼻窦粘膜的形态和生理功能恢复的功能性手术。具有创伤小,治愈率高等优点。在护理方面,也要求护理人员不断改变过去的护理模式,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使患者康复出院。我院2009年7月—2010年6月共行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术12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20例,男100例,女20例,年龄23—60岁,平均住院天数11天,治愈100例,好转9例。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鼻部疾病是一种慢性病治疗难度大,易复发,患者往往丧失信心,特别鼻内镜手术认识肤浅,由责任护士向患者介绍病情、手术方式、麻醉方法。使患者对FESS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建立治疗信心。

2.1.2术前准备

2.2.1术前一天剪鼻毛、洗头、洗澡、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如常规心电图、胸部X线、鼻窦CT、鼻内窥镜检查。还应注意眼眼部的临床检查,包括视力、视野、眼压、眼球运动、瞳孔、眼底等。以便术后进行对比。

2.2术后护理

2.2.1术后体位及饮食,全麻术后去枕平卧位,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生命体征平稳6h后改半卧位,局麻患者如术后生命体征正常者,可取半卧位,半卧位有利于鼻腔呼吸道通畅,减少鼻腔出血,有利于血液或分泌物的排出。术后当天予半流质饮食,以免过度用力而引起出血,嘱多饮水;以保持口腔清洁。

2.2.2病情观察,术后主要出现的症状有鼻腔出血、鼻部胀痛、鼻塞头晕、头痛,部分患者还出现眼痛、流眼泪、牙痛等。术后首先要了解术后的出血情况,观察生命体征及面色,观察伤口出血情况,常规予鼻额部冰敷4—6h,以减少出血及减轻疼痛,对出血较多者,冰敷时间可适当延长。出血多及疼痛明显者可使用止血,止痛剂。并注意观察眼部情况,观察眼睑有无充血或水肿,眼球有无固定或外突,球结膜有无充血水肿,眼压、眼底、视力、视野等情况,并与术前进行比较。

2.2.3术后鼻腔的处理,鼻腔填塞物一般在术后24—48h内,视出血情况而予以取出。取出填塞物后如无鼻出血,次日起用鼻腔冲洗器进行鼻腔冲洗1—2次/d,以减少术后鼻腔结痂,防止粘连,促进分泌物排出。若鼻腔粘膜充血明显者,可用1%麻滴鼻液滴鼻3次/d,以收缩鼻腔粘膜。

3出院指导

3.1嘱患者出院后劳逸结合,加强体质锻炼,禁食刺激性食物。

3.2嘱保持鼻腔清洁,预防感冒,教会患者按时使用滴鼻剂防止粘连。

3.3帮助患者制订详细的复诊时间,术后3个月内每1—2周来院复查1次,术后半年以上,每1—2个月复诊一次,有特殊情况随时复诊。

参考文献

[1]郭育华、黄幼凤,鼻内镜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原医刊,2005.32(4)64。

[2]张晓贺、荆素卿,慢性鼻炎患者术前术后护理体会:中华现代眼耳鼻喉科杂志,2007,4(1):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