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检验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检验分析

张俊敏

张俊敏

(西安医学院附属西安市北方医院陕西西安710043)

【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情况与意义。方法:2014年2月到2015年12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颅脑损伤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本院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血清IL和hs-CRP表达检测与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血清IL-6与hs-CRP含量分别为(122.34±14.24)ng/L和(7.82±2.84)mg/L,而对照组分别为(61.92±10.33)ng/L和(1.29±1.33)mg/L,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NIHSS评分为(14.92±2.19)分,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IL和hs-CRP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308,0.394,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IL和hs-CRP都呈现高表达状况,且与神经缺损功能状况明显相关,可作为评估颅脑损伤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关键词】颅脑损伤;炎性因子;白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8-0126-02

颅脑损伤是最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主要见于各种事故伤,已成为继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以外之后的主要死因[1]。临床与动物实验研究表明急性颅脑损伤的病理过程与炎性细胞因子关系密切,白介素-6(IL-6)是一种由184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可通过促进炎症反应而在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脑组织损伤中起重要作用[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急性时相蛋白,当组织受到损伤时其血清浓度急剧快速升高。本研究检验了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4年2月到2015年12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颅脑损伤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关于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证实。排除标准:心、肝、肾、肺等重要器官疾病;3个月内有外伤或手术史以及服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者;急性期死亡或者病危放弃治疗而自动出院者;精神病患者。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79岁,平均年龄(61.32±4.29)岁;平均体重指数为(22.14±3.19)kg/m2。同期选择本院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79岁,平均年龄(61.31±4.45)岁。两组的性别、年龄与体重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都得到了两组入选者的知情同意与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血清炎性因子检测方法

两组入选者在入院后都采用空腹肘静脉血3~5ml,置于真空促凝管中,于-4℃冰箱中保存。标本收集完毕后取出血清标本,以1500r/min离心10min,取上层血清,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含量;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IL-6h含量,测定试剂盒分别来自上海艾莱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生物工程公司。同时对观察组所有患者进行入院神经功能缺损评价,选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由两名神经科医师在进行评定。

1.3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清IL-6与hs-CRP含量对比

经过检测,观察组的血清IL-6与hs-CRP含量分别为122.34±14.24ng/L和7.82±2.84mg/L,而对照组分别为61.92±10.33ng/L和1.29±1.33mg/L,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血清IL-6与hs-CRP含量对比(x-±s)

3.讨论

现代研究表明脑创伤后的神经细胞损害及死亡多由于继发炎性反应所致,特别是许多炎性介质可介导广泛的组织损伤,在创伤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3]。研究认为机体内多种有核细胞都可能产生IL-6,IL-6的生物学活性是通过其受体(IL-6R)介导的,可通过促进炎症反应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脑组织损伤中起重要作用。CRP可以反映脑损伤病理方面的炎症状况,并且由于hs-CRP有很好的灵敏度,其是一种更好的动脉粥样硬化预测指标,而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损伤发生的病理基础。CRP可以与损伤组织中暴露的配体相结合,通过释放趋化因子引起大量补体激活,从而加重脑组织的损伤。颅脑损伤越严重,脑水肿越明显,免疫应答过程越强烈,IL-6产生越增加[4]。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NIHSS评分为(14.92±2.19)分,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IL和hs-CRP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308,0.394,P<0.05),主要在于创伤后机体出现炎症反应与抗炎症反应的互动失衡或反应过度,造成颅脑损伤后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加重脑组织的进一步损害。

总之,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IL和hs-CRP都呈现高表达状况,且与神经缺损功能状况明显相关,可作为评估颅脑损伤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1.

[2]吴江,贾建平,崔丽英.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58-159.

[3]罗振钊,孔曼,卢忠心,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miR-145、miR-497表达变化及其与Hs-CRP、MMP-9的相关性[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5,14(8):770-774.

[4]刘洪章,马志伟,刘毅,等.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损伤患者MDA,SOD,TNF-α,IL-8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3):22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