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7-17
/ 2

珠三角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赵强

赵强(广州松田职业学院)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珠三角中小企业面临的急需产业升级、融资困难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困境,给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珠三角中小企业产业升级自主创新

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不断深化,珠三角中小企业,尤其是外向型企业,出口明显放缓,而对国内市场开拓力又严重不足,在当前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如何走出困境,迎接挑战,抓住机遇,是珠三角中小企业当前重要的战略抉择。

1珠三角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深化,从虚拟经济波及到实体经济,珠三角中小企业面临的处境越来越艰难,出现经营管理困难,利润率下降,资金链非常紧张甚至面临断裂的危险。截至2008年12月,广东2008年有15000多家中小企业倒闭。尽管未出现大规模倒闭,但是倒闭的企业数目在广东省范围来讲确实是个大数目。

1.1处在国际产业链低端

珠三角中小型出口企业大多处在“微笑曲线”的低端,在对外贸易中,长期被动接受国际产业分工,研发和营销两头在外,只负责加工生产,导致所处产业被挤压在国际产业链低端,既无自主知识产权,又无定价权,利润率极低,平均利润率在2%左右。因为长期被动接受国际化产业分工,珠三角中小企业所处产业存在着许多结构性缺陷,如产业结构层次低,产业整体规模偏小,市场结构对外依赖程度过高等。很多企业尽管经过以往长期经营积累了一定的实力,但仍然不足以抵御一般的风险,更不要说像本次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实体经济这样的风暴了。

1.2融资困难

珠三角中小企业近几年遭遇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中小企业资金本来就很紧张,如果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提高贷款门槛,不批贷款,或要求企业提前还贷,很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企业自然容易倒闭。而部分中小企业倒闭后,商业银行更为谨慎。进而商业银行在审批未倒闭中小企业贷款时,审核手续就会更加严格,能成功贷款的可能性又大大降低。结果未倒闭的中小企业要获得银行贷款就会变得更加困难,这些中小企业又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资金链非常紧张,从而又有可能引发新的企业倒闭。经过这样的恶性循环,中小企业的融资将会变得更加困难。

1.3粗放型的发展模式

珠三角中小企业过去过分依赖资源的粗放式发展模式,目前已经面临资源、环境约束的挑战,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可持续发展与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珠三角中小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解决好两大难题,即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资源和环境问题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绕过的问题,发展需要资源来支撑,在消耗资源的同时也会出现环境问题。对珠三角中小企业来说,解决土地和能源保障问题是迫切需要解决的。

1.4管理创新能力不足

珠三角中小企业多数是民营企业,大多数采用的是家庭式的组织管理,常常因为缺乏适当的组织结构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壮大。另外珠三角企业的管理者大多是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闲散人员、部分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普通员工及农村干部,他们大多数缺乏足够的管理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珠三角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1.5区位优势弱化

珠三角中小企业过去所推行的前店后厂的粤港澳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模式,当时来说确实给广东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时至今日,这种模式已经遇到发展瓶颈。随着国际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和贸易摩擦增多,同时珠三角中小企业在国内市场上面临的国内和国际竞争对手日益增多变强,这种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模式带来的竞争优势不断削弱。在这种内忧外困的情况下,珠三角中小企业如何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是企业在后金融危机阶段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2珠三角中小企业突破发展瓶颈的对策

2.1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

珠三角中小型企业应从生产、加工或代加工,转向一方面搞设计,一方面搞营销,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向高附加值的区域扩展,将自己原来的加工部分可以通过OEM方式在国内外招标,进行外包,将低附加值的区域进行转移,由此进行产业升级,加大对高附加值区域的投入比例,适当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国内外两个市场,掌握产品的定价权。

2.2完善中小企业融资金融体系

作为商业银行来讲,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的,而并非只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提供金融信贷服务,应摒弃对中小企业的歧视,在信贷计划中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对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份额,加大对珠三角中小企业信贷的扶持力度,积极寻找和扶持有市场、有潜力、有良好信用的中小企业。当然,商业银行要针对中小企业可抵押物品少、固定资产不足、资金薄弱等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信贷操作方法,才能提高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回收率,达到银行与中小企业双赢。当然最根本的还是要中小企业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强化自己的造血功能,而不是等着银行输血。

2.3加强技术创新走集约化发展模式

中小企业由于资产规模较小、现金流短缺、技术力量薄弱,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迫切需要政府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政府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扶持,应改变以往主要充当技术创新主体的角色,转而主要充当技术创新环境的建设者。政府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要加快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促使中小企业全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促使科技成果向中小企业的转化,抓好“产、学、研”结合。另外政府倡导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是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的重中之重,引导珠珠三角中小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做到高产、低能耗。

2.4加强管理创新能力建设

珠三角中小企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要靠自身经营管理能力的提高,优化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有条件的珠三角中小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尝试股权激励机制,最大程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重视员工培训体系建设,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相关技能。另外,要加快培育名牌产品,利用品牌凝聚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优秀人才、现代管理手段、严格的质量管理和优质的市场服务等相关软资源的巨大能量和作用,打造名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管理创新还应体现在企业对商业模式的创新,而商业模式的创新比技术创新更加难能可贵。

2.5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珠三角中小企业应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通过电子商务,扩大产品的知名度,拓宽企业的销售渠道。近几年,美国通过网络出口的产品,其中大约70%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这其中批量很小的“冷门”产品,几乎全部由中小企业提供。最近3年,美国中小企业以年均150%以上的速度增加电子商务,在网上提供的商品月均增加30%以上。珠三角中小企业未来完全有可能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与大企业在同一起跑线展开公平竞争。

3小结

珠三角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融资困难等方面,而突破这些困境除了要强化自身经营管理能力之外,还需要借助周围一切可用资源及相关科研技术成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林毅夫,李季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

[2]邓聿文.中小企业的冬天来了吗[N].上海证券报.2008.8.8.

[3]林平凡.金融危机中珠三角中小企业的挑战与对策[J].新经济.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