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血压监测与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2-12
/ 2

动态血压监测与临床应用

梅喜雪汪绍云

梅喜雪汪绍云

(安徽省宿松县中医院内二科246501)

【中图分类号】R5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2-0227-02

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临床应用在三甲医院日益广泛,为高血压的诊断与疗效监测提供了重要手段。但基层医院的医生对ABPM认识不足、知识匮乏。本文将介绍ABPM的有关参数与临床应用。

ABPM于1982年由Pickring首先用于临床,是用特殊的血压测量和记录装置在一定时间间隔,一般20-30分钟测量血压一次,连续观察24小时。可反映不同生理节律和外界环境时的血压变化,无测量者偏差及“白大衣”现象,可全面、详尽地观察一天中血压的动态变化。有助于合理进行降压治疗、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以及在抗高血压药物试验中无安慰剂效应等。动态血压的应用,使高血压的研究及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动态血压记录血压的方法有两种:1、袖带自动充气间接测量,用压力示波法或柯氏音听诊法拾取信号进行贮存;2、脉搏波传导速度推算手指血压。24小时贮存的血压和脉搏信号通过计算机分析,按要求打印出结果。

一、动态血压的有关参数

1、各次记录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血压及心率可按时间顺序打出,并可标记当时的状态;

2、绘出趋势图;

3、计算参数;

(1)24小时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平均血压及平均脉搏次数;

(2)白天,如6AM-10PM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平均血压及脉搏次数;

(3)夜间10PM-6AM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平均血压及平均脉搏次数;

(4)血压负荷,即白天或者夜间血压监测过程中记录的血压超过正常高界所占的百分比,如白天血压>140/90mmHg,夜间血压>120/80mmHg(图1)。

图1.高血压患者的全天血压负荷

(5)血压变异系数,变异系数(CV)=SD/X,SD代表标准差,X代表区间有效记录次数。分别计算白天,夜间及24小时收缩压及舒张压的变异系数。

二、人群血压分布

动态血压检测和偶测血压结果的比较(见图2),前者检测的人群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后者。

图2.人群血压分布曲线

三、血压的24小时节律变化和变异性

健康个体和多数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呈现白昼高、夜间低的规律变化。血压于夜间睡眠期间一般均降低,一般在午后2-3点最低,凌晨血压往往急剧上升。白天血压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多呈双峰,上午8-9点和下午4-6点。24小时动态血压的这种昼高。夜低的趋势图成为“杓型”,即有一明显的夜间谷,夜间血压较白天血压低10%。反之,那些夜间谷变浅,夜间血压均值较白天下降<10%,或无明显的夜间谷,甚至夜间血压高于白天者,成为“非杓型”,(图3)

日本学者把血压的24小时趋势图进一步分为:深杓形、杓形、非杓形和反杓形,具体的划分标准是:

深杓形:夜间血压下降幅度为白天血压的20%;

杓形:夜间血压下降幅度为白天血压<20%;

非杓形:夜间血压下降为白天血压的<10%;

反杓形:夜间血压无任何下降。

血压的昼夜节律性变异缩小,夜间血压谷变浅,见于有些类型的高血压、自律神经失调、睡眠呼吸暂停、某些内分泌疾患,以及有些老年人等。血压呈非杓形或反杓型改变者的心、脑等靶器官损害程度明显增大,如左心室肥厚、左室收缩功能受损、左室舒张功能受损、外周动脉硬化、尿白蛋白增加、腔隙性脑梗塞、肾功能受损、视网膜病变等,预后较差。

血压晨峰现象是动态血压另一重要的监测指标。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的标准是:起床后2小时内的收缩压平均值–夜间睡眠时的收缩压最低值(包括最低值在内1h的平均值)≥35mmHg为晨峰血压增高。血压晨峰现象与心血管并发症的高发时间一致(包括猝死、急性心肌梗死、缺血及出血性脑卒中等),因此,控制晨峰血压是预防心血管事件的治疗目标之一。

四、动态血压的正常参考标准和实用范围

根据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建议,“使用符合国际标准(BHS和AAMI)的监测仪,动态血压的国内正常值参考标准:24小时平均值<130/80mmHg,白昼平均值<135/85mmHg,夜间平均值<120/70mmHg,正常情况下,夜间血压值比白昼血压均值低10%-20%”。目前动态血压的正常参考值全世界尚无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

五、ABPM的诊断标准24小时血压平均值

临床上采用2007年欧洲高血压学会欧洲心脏学会(ESH/ESC)联合公布的新的高血压指南中建议的正常参考值,24小时平均血压125-130/80mmhg,白天平均<130-135/85mmHg、晚上平均120/70mmHg的动态血压和诊室测量140/90mmhg均为诊断高血压的临界水平。正常情况下,夜间血压均值比白天血压值低10%-20%,如果没有出现这种现象,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会大大增加。

六、ABPM临床应用

1、白大衣高血压(WCH)

WCH是指患者仅在诊所内测得血压升高而诊所外或多次ABPM正常的现象。

2、隐匿性高血压

人群中有一类与WCH相反的患者,他们CBP正常而ABPM高于正常,这类患者称为隐匿性高血压或反WCH。同WCH一样,该类患者只有通过ABPM来诊断,ABPM是这类高血压的理想检测方法。

3、老年高血压与体外性低血压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波动和变异很大,可受血管压力感受器和(或)自主神经功能影响而呈现多种血压类型,且常随体位改变,如体位性低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药物性低血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