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1180例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分析与护理

/ 2

心内科1180例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分析与护理

彭锐廖容

彭锐廖容(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四川宜宾644000)

【中图分类号】R【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4-0295-02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的问题,预计到205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相当于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人口的总和[1]。在影响我国老年人身体健康及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中,慢性病居于首位[2],主要有心血管疾病,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科收治1180例老年心血管患者,现将其心理特点和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科共收治1180例老年心血管患者,其中高血压126例,冠心病490例,心律失常73例,慢性心衰349例,风心病142例;老年人仅患一种疾病108例,合并2-3种疾病823例,合并4种疾病以上249例,年龄60-101岁之间;文化程度:文盲89例,小学432例,中学以上659例。

2心血管老年患者心理特点分析

2.1恐惧、焦虑心理由于病人对自己的病情不了解,过分担心而产生恐惧和焦虑;住院后老年人多年形成的生活规律被打乱,饮食、睡眠等难以适应,也会加重其恐惧焦虑的心理。

2.2抑郁心理多见于慢性心衰和合并3-4种疾病以上的患者。

2.3孤独寂寞心理主要出现在住院时间较长而又缺少家人陪护的老年病人中。

2.4行为退化,依赖心理主要出现在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病人中。

2.5敏感猜疑心理这种心理主要出现在部分知识型老年病人中。

2.6自尊心过强心理。

2.7自责心理农村及家境较困难的老年心血管病人较容易产生这种心理。

3护理对策

3.1提供舒适的医疗环境和完善的安全设施护理人员应将病房作为老年人的第二家庭去布置,病房的布局要符合老年人需求。要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配备轮椅,地面做防滑处理。

3.2提供细致的生活护理护理人员应采取更加细致的个性化护理。

3.3提供详尽的用药指导老年病人用药特点是种类多、数量多、发生副作用多,常易漏服或误服,因而护士应该亲自给予帮助。此外老年人血管弹性低,易滑动,导致静脉难穿刺,给药难度大。可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置入PICC管,以减轻病人的痛苦。输液量及输液速度均要严格控制,避免增加老年人的心脏负担。

3.4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3.4.1语言是心理治疗的重要手段

3.4.1.1正确使用语言,掌握语言艺术,注意讲话的方式和态度,注意语速,注意尊重病人。在回答与患者病情有关的问题时要有耐心,在不影响保护性医疗制度的情况下,适当给予通俗的解释,防止说些冰冷、生硬、刺激性的语言。

3.4.1.2非语言的沟通对患者的影响语调舒缓平和,会使患者感到亲切和信任,举止大方文雅,面带微笑,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及操作的轻柔适度,会给患者以亲切舒适安全感。

3.4.1.3对患者所有的事情要表现出聚精会神,平时工作多深入病房,关心患者疾苦,帮助解决其实际困难。

3.4.2对有恐惧、抑郁和焦虑心理的病人,护理人员要根据病患的知识层次和性格特点,进行针对性的疏导;作好入院宣教;主动地介绍治疗的新进展,还可以请治愈的病人现身说法,使病人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应用行为疗法、认知疗法改变病人不良生活行为。对此类病人,还可让病人作放松训练。

3.4.3对敏感、猜疑心较重的老年病人,在进行各种护理和检查前,都应该向其说明目的和可能出现的问题,避免病人产生紧张的情绪,回答他们提问时要态度明确。

3.4.4对易产生孤独感的老年病人,护士应多抽时间和病人聊一聊,同时也要多动员病人家属来医院探望,同时通过开展读书读报、散步等活动,创造优美的环境,使病房家庭化,使病人早日适应新的群体生活,减少孤独感。

3.4.5对自尊心过强的老年病人,护理人员在称谓上,可依据患者职业的特点来称呼,同时要耐心倾听老人诉说生平往事,更多地给予尊重和认可。

3.4.6对于易产生依赖心理的老年患者,我们应注意鼓励病人,每当他完成一个动作时,就给予鼓励表扬。

3.4.7对易产生自责心理的病人,要鼓励其亲属、亲友和同事的共同参与,进行安慰和支持。

3.5合理安排病房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等情况安排病床,避免患者在生活、心理上产生不必要的困扰。老病友们相互交流的经验较容易被接受,从而影响新患者的心理活动。因此,合理安排病床也是影响患者心理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3.6帮助老年人保持乐观开朗的性格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指导老年人时刻保持乐观的态度,充满好奇心,培养生活情趣,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7正确对待死亡,消除对死亡的恐惧护士应引导老年人正确对待、认识死亡,冲出死亡的恐惧,老年人唯有端正世界观,认识到死亡是生命的必然规律,这样才不会陷入恐惧和焦虑之中,坦然面对一切,安度自己宝贵的晚年。

总之,作为老年护理人员应做到“五有”:有情,有情才能亲切感人;有礼,有礼才能体现尊重;有心,有心才能体贴入微,关怀备至;有信,这样才能取得信赖和配合;有益,安排一些有益于老年人身体健康的活动。

参考文献

[1]胡秀英,刘祚艳,龙纳.老年护理学的新理念及发展趋势.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5):2977-2979.

[2]张娜,蒋银芬.我国老年护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现代护理,2006,12(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