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规划中风水理论的应用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现代城市规划中风水理论的应用探析

黄振宇

茂名市规划编制研究信息中心525000

摘要:在当前和谐生态的发展理念倡导下,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高品质、低经济、宜居住的城市,成为当前城市规划中的主要臆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理论为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风水理论倡导“天人合一”,把人看作自然的一部分,认为人与自然同属于一个有机整体,人与人居住的建筑空间应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

关键词:风水理论;城市规划;改造

一、风水理论概述

风水理论实际上就是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学、宇宙星体学、气象学、环境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学科综合一体的一门自然科学。其宗旨是缜密考察,了解自然环境,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聚集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以达成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

在许多民间意识里,“风水”是与封建迷信、糟粕相连的,也是中国传统的人居环境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人们在选择居住环境的时候,对周围水文、地貌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其实“风水”也孕育着朴实的科学道理,风水理论中许多朴实的观点实则包涵有极为丰富的现代生活哲理,对现代人的生活、居住乃至城市的规划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古代的风水理论很讲究人与建筑跟自然环境的关系。自古以来,“风水”在我国的建筑规划、选址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具有非常可靠的参考价值。现在,在我国仍然没有完善的人居环境评价体系,如何将“风水”这一传统的有关人居环境选择的理论运用到现代城镇建设、居住区的发展等方面,这是建设工作者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不可回避的责任。

二、古代风水学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启示

从现代城市建设的角度上看,也需要考虑整个地域的自然地理条件与生态系统。每一地域都有它特定的岩性、构造、气候、土质、植被、及水文状况。只有当该区域各种综合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协调、彼此补益时,才会使整个环境内的“气”畅顺活泼,充满生机活力,从而造就理想的“风水宝地”——一个理想的生活环境。对于中国常见的背山面水的城市、村落而言,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生态学意义的典型环境。其科学的价值是:背后的靠山,有利于抵挡冬季北来的寒风;面朝流水,既能接纳夏日南来的凉风,又能享有灌溉、舟楫、养殖之利;朝阳之势,便于得到良好的日照;缓坡阶地,则可避免淹涝之灾;周围植被郁郁,即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又能调节气候,获得一些薪柴。这些不同特征的环境因素综合在一起,变造就了一个有机的生态环境。这个富有生态意象、充满生机活力的城镇,也就是古代建筑风水学中始终追求的风水宝地。

三、风水理论与城市规划的和谐统一

城市规划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包括社会学、规划学、建筑学、市政工程学、环境学、美学等多种学科。在追求多元文化共生的今天,城市规划学科也要与时具进,不断发展,更新,充实和完善,其中也包括对风水理论的分析包容。

城市规划学科与风水理论的共生基础:

(1)规划学科中关注的非具体的环境影响因子在理气派风水理念中亦有存在。两者都把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这个系统以人为中心,包括天地万物。环境中的每一个整体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相互对立的要素。现代规划注意与地质勘察,水文学科相结合,充分论证地质承载力,土壤属性,地下水环境,电磁场,周边微量元素及化合物存在等对规划地块的影响。而理气派关注的正是“环境容量”中的风,气等抽象因子。

(2)形势派关注的具体物象与规划学科息息相通。规划设计中充分重视外部背景环境对基地环境的制约和影响,诸如水源、气候、物产、地质等,是基本的规划要务。而风水学中形势派,也非常重视山形地势,注意把小环境放入大环境考察。

四、风水学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1)促使辩证规划法的熟练运用,更好地利用自然、融合自然

风水理论历来都是有争议的。从其发展过程看,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凝聚着强烈的传统文化色彩。它应当被看作一种文化观念来研究对待,风水理论对于城市规划产生的影响,积极成份占主导地位,在处理城市规划与自然要素的关系方面,它用全新的理论方法为我们提供理论支撑,我们应当重视这份文化遗产,对它进行科学研究和剖析,为今天城市现代化建设服务。

(2)增强了城市整体规划观念

世界城市规划的实践和理论已经有了久远的历程,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到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再到如今的山水城市、生态城市、城市经营等理念……随着城市规划事业的不断发展,优秀的规划理念也在不断完善和成熟。亲和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创造开放灵活的空间;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原态,是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优良传统。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建造同自然和谐,表达自己独特风格的城市,是历来规划者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3)可持续发展的应用

在当今科学化水平提高的城市规划设计中,城市规划的内容已不仅仅局限于城市本身的发展,而是要综合地方自然与人文要素、地方精神与民间文化,达到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寻求“天人合一”,达成人与居住环境的共惠共荣,正是风水理论运用于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中所倡导的。在保证上述因素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前提下,寻求适宜人居的城市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与发展方式,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五、风水学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当代社会的发展是以城市建设为中心的。但众多的城市没有山峦,或缺少河流,似乎与传统风水中桥条的依山傍水距离甚远,但只要略加变通,依然可以找到符合传统风水宝地的范例。在考察城市中的风水状况时,可以将一座座楼房看做是重重叠叠的山峰峦头,可以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道路,看做是一条条的河流溪水,因为对于城市居民建筑而言,自然环境及山岳河流等要素的影响,远不及毗邻宅周的其他屋宇墙垣及道路等影响更为直接和密切,因此在城市井邑之宅的辨型方法中,龙、砂、水、穴遂被赋予了心的特殊喻义而加以运用。从当今首都首尔以及要迁都的公州选址规划看,基本上符合中国风水的基本原则,可看出历来重视中国的风水。这里仅从中国风水原理阐述,依据中国风水原理如何规划城市,以期对现代城市规划有所启发、借鉴,所以不过多对其他方面多做评论。

属于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的古代风水学,由于时代与历史的局限,必然有着许多虚幻不实的成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用当代的语言和科学的理念去阐述传统的思想,一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当今的城市规划建设,这是从事中国传统文化与城市规划工作者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任务。

六、结束语

风水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色彩的东西,它宝贵的哲学思想理论,有着强大的魅力,尽管风水学历来的发展都备受争议,可我们更应该用理性的态度去对待它。无论何时,选择适合于人们居住的外部环境都是十分必要的,我们的祖先在那落后的年代就是由于总结出了这些自然科学,又充分结合了当时的特殊状况,才有了现在我们看上去仍感神奇的效果。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珍视这份遗产,并认真研究它,剖析它,传承它的独特的文化内涵,将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好的应用到现代建设中来,更好的为人们的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美]I.L.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芮经维,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俞孔坚.理想景观探源:风水的文化意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温新建.建设山水型的城市环境[J].现代科技(现代物业下旬刊),2009,(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