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例CT引导下瘤体植入碘125粒子治疗肺癌的围手术期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77例CT引导下瘤体植入碘125粒子治疗肺癌的围手术期护理

欧阳军力白舒朱学平王丽辉塔淑艳

欧阳军力白舒朱学平王丽辉塔淑艳(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122000)

【摘要】目的探讨肺部恶性肿瘤患者在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行碘125粒子植入治疗的护理。方法总结分析共77例CT引导下瘤体植入碘125粒子治疗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以及术后病情观察等全程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结果77例治疗全部成功,未发生一例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加强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碘125粒子植入的实施及术后恢复。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1-0226-02

长期以来,手术治疗是治疗肺癌的主要手段,但是部分患者在确诊后就已经是中晚期,已经失去了外科手术的机会。近年来,CT引导下碘-125粒子植入这一微创治疗应用于临床,能明显控制肿瘤的生长,延长了患者的生命。现就我科2008年7月至2009年5月,77例CT引导下瘤体植入碘125粒子治疗肺癌的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1资科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77例,男性53例,女性24例。年龄62-81岁,平均72岁。肿瘤大小为23-81mm,均经穿刺活检确诊,其中鳞癌43例,腺癌25例,小细胞肺癌9例,周围型肺癌64例,中心型肺癌13例。

1.2方法

所有治疗在局麻下CT导引下进行,术前根据CT检查,通过TPS进行治疗计划设计,确定靶区、中心层面、植入粒子数目。手术时根据病变部位选取不同的体位,CT扫描后确定入针点位置,通过粒子植入针在CT引导下按TPS计划将粒子植入肿瘤体内,采用逐步退针、植入粒子的方法,粒子间距一般为5-10mm。一次植入完毕后,调整穿刺的方向再次植入,直至粒子在病灶内均匀分布为止。

2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第一、第二和第六个月复查CT,59例病灶明显缩小一半以上,12例病灶消失,6例病灶也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患者局部疼痛症状减轻,均取得满意效果。术后并发少量气胸7例,咯血27例,其中18例仅咳血丝痰,疼痛36例,对症处理均缓解。

3讨论

3.1技术原理碘125是一种低能量放射性核素,半衰期长(59.43天)、能量低,释放出低能γ射线,持续地对肿瘤细胞照射,使乏氧与静止期的肿瘤细胞增加了对放射性的敏感性,阻滞了肿瘤细胞的增殖周期,使肿瘤内及肿瘤附近的内皮细胞及纤维细胞的增殖分化受阻,缩小肿瘤,并预防局部复发、转移。碘-125粒子是将吸附有碘125的银棒装入钛管内,直径0.8mm,长度4.5mm,通过穿刺、埋置等手段将粒子植入肿瘤内杀灭肿瘤,由于碘125能量低,对周围健康组织及周围环境影响小。

3.2护理要点

3.2.1术前护理碘-125粒子植入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护士应向患者介绍粒子植入的基本过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手术的注意事项,碘125粒子治疗的特点和防护知识,给予他们必要心理护理干预,消除其恐惧心理,使病人积极配合。术前进行植入术中特殊体位的训练。术前完善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四项,肝肾功能,血糖,心电图,做抗生素皮试,按部位备皮。4术前6小时禁食水,术前半小时口服镇咳药物以及止痛药和镇静剂的肌注。建立静脉通道,应用止血药物等,测量生命体征,若血压偏高者,应控制舒张压在14.7kpa以下。备好心电监护仪、氧气、胸腔闭式引流物品和抢救药物。

3.2.2术中护理术者及器械护士均穿铅衣,采取屏蔽防护措施。协助术者做好各项准备。

给予吸氧和心电监护仪监测,密切观察和记录患者意识、面色、表情、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等。依据TPS协助维持患者植入治疗的体位,保证植入穿刺的精准到位。加强术中沟通,嘱患者尽量平静呼吸,避免咳嗽,减轻患者压力和恐惧,嘱其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适时使用手势及时告知。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粒子植入过程动作要轻柔准确,避免损坏粒子外壳,器械护士在接取植入针时应采用血管钳夹取,禁止徒手操作,以预防放射性泄漏。遵守个人防护原则,控制人员出入,在操作室及周围房间禁止饮水、吸烟和进食等一切可能使放射性核素侵人体的行为。治疗过程中观察病人疼痛情况,及时给予止痛,保证麻醉效果,以免疼痛影响体位固定及治疗的准确。治疗过程中观察病人咳嗽、咳痰、咳血情况,避免误吸。如有血气胸,配合医生做胸腔闭式引流术。术毕即刻进行植入部位与周围可能的污染区域的剂量监测,并核对粒子数目,确保绝对无误并登记。避免丢失引起核污染。如怀疑有粒子丢失,立即用粒子监测仪监测,直至找到为止。术后安全护送病人返回病房。

3.2.3术后护理为病人准备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病室内病床与病床间相隔1m以上,保持病室良好通风,空气清新。给予心电监护、氧气吸入,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注意体温、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及血氧饱和度变化。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穿刺局部有无红、肿、痛,如有血气胸的患者,要观察胸腔闭式引流的颜色、性质、量。密切观察病人咳嗽、咳痰、咳血情况,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严重者可应用止血药及抗生素减少出血和感染。做好饮食指导,给予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饮食为主,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多饮水,防止便秘。患者出现疼痛,应先评估其性质、程度,可教会患者运用分散注意力等方法减轻疼痛,若疼痛剧烈时,应用止痛药。医护人员、家属与病人接触时保持大于100cm距离,特别注意的是不要特意与病人保持距离以免引起病人反感或心理负担,必要时可用含铅的防护屏蔽覆盖在植入部位,达到辐射屏蔽最优化。宣讲术后随访的重要性,指导出院患者术后每隔3个月复查,进行影像学检查,自觉遵守隔离防护原则,尤其远离孕妇和儿童,宣讲粒子源游走或咳出等处理方法。出院指导饮食应加强营养,注意休息,2周后可轻度活动,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咳嗽,防止增加胸腔压力的活动等。嘱患者术后1个月,2个月,6个月分别行CT检查了解肿瘤变化情况。

4小结

CT引导下瘤体植入碘125粒子治疗肺癌,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具有定位准确.治疗精确、组织损伤小,疗效确切等优点。改善了病人的生存质量,患者易于接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到位,可预防、减少并发症,有利于碘125粒子植入的实施及术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