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中基坑支护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岩土工程中基坑支护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杨斌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浦东新区200129

摘要:在工程实践阶段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基坑支护效果存在一个或多或少的问题,这势必会严重威胁到施工人员与施工区域范围内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现代建筑企业的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水平依旧亟待提高。本文主要对岩土工程基坑支护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进行控制。

关键词:岩土工程;基坑支护;问题;措施

1基坑支护工程特点

1.1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

大量实践统计表明,基坑支护工程中存在着较多的不确定因素,譬如说勘察数据上有着很大的离散性,岩土内部的结构构造、岩土性质差异性、监测、设计、以及自然条件等等。此外,基坑工程大多数处于狭小的施工场地上,一般与道路很接近,加上有着较长的施工周期,施工条件一般比较差,控制难度大等等。

1.2实践性与区域性

进行基坑支护施工,要对岩土工程场地进行勘察,岩土工程中的基坑支护工程区域性很强,要详细考察基坑土地的地质构造,地下水与水质,同一城市不同区域,基坑支护工程仍有很大的差异性。勘察工作要周密进行,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方案。

1.3单一性与综合性

基坑支护工程是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及施上技术相互交叉的学科,是多种复杂因素相互影响的系统工程。前期做好平面布置图,了解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性质,对不良地质现象进行探讨和研究整治方案,预测沉降、计算和预测地基整体稳定性和荷载。考察地下水埋深条件,以便提供较准确的渗透性参数,支护工程中的渗流能引起部分支护工程土体破坏。每个工程具有项目单一性,要综合考虑各方面。

2基坑支护的重要性分析

2.1重视设计基坑支护的质量,其质量的好坏将对基础和上部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构成直接的影响。

2.2重视建筑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的实际,能够有效的保证下面地下设施及其周边的建筑安全。

2.3重视基坑设计方案的选择,合理的方案是节约工程成本和缩短工期的前提,促使工程进度有序地推进。

2.4在基坑施工时,对开挖的基坑实施支护措施,能够有效地保证施工有序和人员安全,有效地防止塌方事故的发生。

3岩土工程中基坑支护存在的问题

3.1超挖、欠挖现象较为严重

在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过程中,超挖、欠挖现象比较常见,这些现象的出现影响了工程质量。分析超挖、欠挖的现象的原因,主要与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有直接关系,即施工人员,尤其是机械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低下是造成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机械操作人员在操作机械开挖后,由于受到施工条件的限制,其开挖有一定难度要求。若操作人员的技术达不到一定水准或欠缺责任意识,极易出现边坡表面不平整、顺直度不规则等质量不达标现象。从而造成施工质量低下,并加大施工量,从而影响施工进度。

3.2施工过程与施工设计存在差异性

在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常出现一些可以避免的施工问题,影响整个工程施工工期,比如搅拌桩水泥掺合量不足,这种现象会致使施工水泥土支护强度无法达到施工设计要求,进而导致水泥土施工出现裂缝。在整个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也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但同时施工人员操作不当反而会直接深基坑支护施工的顺利进行。有些综合素质不高的施工人员在施工中表现较为随意,常存在一些偷工加料、不按照设计规范等问题,并且这些情况不并少见。在深基坑施工设计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往往会对深基坑挖土工序进行严格要求,以此来降低支护变形状况。虽然在施工设计中得到了充分重视,但在实际施工中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还存在施工工序操作与施工设计不相符的现象。

3.3土层开挖和边坡支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不配套现象

在工程实际中,我们发现土方开挖的技术含量要求比较低,很容易进行组织和管理。不过,挡土支护所要求的技术含量就比较高了,相比之下,其施工组织和管理都要复杂很多。而在具体的工程实施过程中,这两个方面大多是由专业的施工队伍来专项负责的,签订的是两个平行的合同。如此一来,给具体工程实施的协调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譬如说土方的施工单位一味抢进度或拖工期,管理上要求不高,容易导致开挖上顺序比较乱,尤其是雨期,有些施工单位甚至不顾及挡土支护施工所必须的工作面,给支护施工留下的操作面根本无法操作,致使在预定的工期里支护工作未能完成。

同时,还存在另外一个现象,由于属于岩土工程的地下施工项目,在资质的限制上门槛很低,因此,基坑支护工程层层转包的现象较为普遍,致使一些没有技术的施工单位参与到了工程实施中来了,给质量管理更添繁乱,这些单位一味追求利润,不顾及安全,施工中随意修改工程设计,现场管理混乱,导致施工的无序化,这是具体支护工程实施过程中较为常见的问题。

4岩土工程基坑支护施工具体控制措施

4.1创新深基坑支护施工设计理念

近年来,随着我国深基坑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完善,给我国工程企业树立具有一定创新的深基坑支护施工设计理念奠定了基础。然而就目前深基坑支护施工设计而言,我国尚未建立统一的深基坑支护结构施工设计规范及标准,一些工程企业在支护桩计算中仍然沿用传统的等值梁法,运用这些传统理论计算得出的结论与实际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的实际受力状况悬殊较大,具有一定的不安全性,并且从施工利益上来说也不具备经济性。在这一形势下对深基坑支护施工设计理念及方式进行全方位创新刻不容缓。在深基坑支护施工设计中应与时俱进,合理借鉴国内外优秀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手段,从而不断完善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提高深基坑支护施工设计水平。

4.2在施工过程中实时观测和监测

观测的主要内容为基坑边坡变形情况、地下管道变形情况、对周围建筑影响情况等。通过实时观测可对土方开挖和支护有及时的了解,有效分析对比实际施工与设计方案间存在的异常情况或偏差,以便及时调整设计参数和方案。除此之外,应加强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的监测,完善监测的警报系统,防范突发事件和安全事故,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另外,为预防突发事故,并能及时处理,应建立基坑支护工程的应急处理预案,以尽量减少或避免突发事故造成的人员及经济损失。例如,在基坑开挖中,若对地下水处理不当,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除了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注意施工相关技术技巧之外,还应综合施工环境和条件,制定一份科学的应急预案,力从源头上控制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尽量降低和避免事故带来的危害和损失。

4.3加强基坑支护的技术研究

加强基坑支护技术的科研研究,对提高基坑支护技术具有重要作用。众所周知,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对科研质量的优劣有重大影响。因此,应加大对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内力的实测和研究,积累相关的实测数据。同时,总结不同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下的施工工艺经验,形成一定区域一定条件内基坑设计的标准,并将已有的定性经验形成定量的计算方法,真正提高基坑支护的设计及施工质量。

5结束语

现阶段岩土工程基坑支护施工中必须要遵循相关技术标准进行操作,基于施工场地地质条件实际情况来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针对性设计,确保支护结构选择合理性、适用性可以满足工程实践要求,避免基坑工程施工阶段因支护结构缺陷而发生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吴颖奕.试论岩土工程基坑支护的重要性[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城乡建设,2013(06).

[2]李静.有关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策略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