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患者联合化疗的心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0-20
/ 1

食管癌患者联合化疗的心理干预

冯永平

冯永平(山西省肿瘤医院山西太原030013)

【关键词】食管癌;化疗;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486-01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各种恶性肿瘤之首。联合化疗能发挥最大的疗效,是中晚期食管癌及无法手术切除食管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患者在联合化疗前期与中期、后期均会出现焦虑与忧郁的心理状况,大大影响了治疗的顺利进行,甚至中途放弃联合治疗。故我科从2009年9月—2010年9月对应用TXT联合DDP治疗食管癌患者40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心理干预,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进行联合化疗的食管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人两组同样接受相同的联合化疗,实验组在治疗期间实施心理干预。化疗方案:多西他赛75mg/㎡,静脉滴注3小时第一天,顺铂3075㎎/㎡静脉滴注第2-4天,所有患者接受2个周期治疗。样本纳入标准:所有患者沟通良好,愿意参加本研究者。两组患者婚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1.2.1化疗前的健康教育: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和健康知识评估后,组织一场别开生面的健康教育座谈会,介绍国内外应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的治疗效果及成功病例,使其对多西他赛联合治疗充满信心。同时告之化疗可能出现的副反应如:骨髓抑制、恶心呕吐、体液潴留等,如何减少毒副反应及医护人员在用药过程中采取的各种预防措施,使其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坚定接受化疗的信心。给患者开出了一张癌症康复三大信念的奇效良方:即,相信癌症是一种疾病,不一定会致命;相信抗癌的治疗是支援体内防御的盟友;抗癌的根本要立足于信心。

1.2.2群体心理疗法:安排志趣相投,性格相近的患者同一病房,促进相互交流比如讲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有患者谈自己的体会,还有癌症康复者介绍他们的经验。交流时常常是边谈边说话,边讲边议论,有问有答,气氛热烈,使参与者受益匪浅。化疗期间相互关心、支持、照顾、勉励,减轻了化疗的副作用。

1.2.3松弛疗法:化疗期间根据美国杰克逊博士在1929年编创肌肉松弛法,每天制定同一时间,同病房的患者与家属一起练习,取舒适坐位,两脚平放,双眼微闭。逐渐调匀呼吸。缓慢地进行深呼吸,随着呼吸把注意力集中在脸部,慢慢体会脸部和眼部的舒松感,此时好像有波动的气流遍能全身。紧闭双眼,脸部绷紧,咬紧牙关,然后突然全部放松下来,并让舒松感扩散到全身各个部位。按上述方法在身体各部位依次进行练习,如此循环往复。

1.2.4护患的沟通疗法:实验组的患者有特定的一名善于沟通的护士,每天要到病房用诙谐风趣的语言为大家讲笑话,说见闻,与大家进行互动,教会患者学会用微笑来引发自己的愉快心情,帮助患者采取愉快情绪、来消除化疗引起忧郁和焦虑的不良情绪。

2结果

两周的联合化疗后,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患者化疗期间出现的焦虑和忧郁明显降低,并且战胜疾病的信心大大增加,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

3讨论

心理干预可使患者正确认识癌症,树立起与癌症斗争的信心,使人心胸开阔,情绪稳定,精神爽朗,能够帮助患者接受联合化疗,减轻副作用症状。现代研究证实,人的情绪有一定的“传播性”,增强与癌症病友之间的联系,用集体力量来建立自己的精神支柱。从心理上战胜癌症的“心理抗癌”疗法是非常重要的。护士根据癌症病人的不同心理,给予及时有效的沟通和心理干预,帮助患者走出。治疗的焦虑和忧郁,提高了自我心理调适能力,改进了功能调整和修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作者简介冯永平,女(1971.7-),最高学历:本科,毕业院系:长治医学院,职务/职称: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