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下腰痛与腰骶结构的相关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1

慢性下腰痛与腰骶结构的相关性研究

李凯文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目的:目前腰骶结构的改变与慢性下腰痛是否存在相关性尚有一些争论且国内的研究较少,为慢性下腰痛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而研究此题目。方法:以67名CLBP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X片测量其总腰椎前凸角度,腰骶角度以及骶骨倾斜角度并与21名无腰痛者进行比较,同时分析各个指标与CLBP患者之间的相关性。结论:CLBP患者较无腰痛人群,总腰椎前凸角度,腰骶角度,骶骨倾斜角度的平均值都呈减小的趋势(P<0.05);男性CLBP患者腰椎前凸角度较没有下腰痛者角度小,但两组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腰骶角度与骶骨倾斜角度为强相关性(r=0.79),因此在CLBP的诊治和评定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到腰骶角和骶骨倾斜角的关系。

关键词:慢性下腰痛;腰骶结构;骶骨倾斜角

1.前言

慢性下腰痛(CLBP,Chroniclowbackpain)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疼痛综合征,以腰背疼痛为主要表现,伴下肢放射痛或麻木,病程超过3个月时常伴不同程度腰部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因长期疼痛会引起心理疾病[1]。腰骶椎形态的改变始终是CLBP的原因之一,但腰骶形态的改变是否必然会引发下腰痛,存在一定的争议,Jackson等[2]认为腰痛患者腰椎前凸角度的改变与腰痛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研究腰痛患者腰椎前凸角度与腰痛症状之间是否有关对CLBP患者的治疗及康复有很重要的意义。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CLBP患者均有下腰部、臀部或引起下肢的各种持续或间歇疼痛不适症状,病程均达3个月以上,其中除外患有各种先天脊柱畸形、肿瘤和腰椎滑脱的患者。招募对象中67名为CLBP患者,21名为无腰痛受试者并记录其性别,年龄,身高,体重。

2.2研究内容

2.2.1慢性下腰痛与对照组各指标(总腰椎前凸角、骶骨倾斜角、腰骶角)均值

的比较;

2.2.2总腰椎前凸角,腰骶角以及骶骨倾斜角三者之间的相关性。

2.3统计学方法

通过EXCEL2003版处理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方法求出指定两组数据集的相关概率;总腰椎前凸角,腰骶角以及骶骨倾斜角三者之间的相关分析;相关性程度用相关系数r表示,样本均数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3.研究结果与分析

表1慢性下腰痛与对照组各指标的均值比较

3.1CLBP患者与无腰痛者总腰椎前凸角度,腰骶角度,骶骨倾斜角均值比较

结果表明,67名慢性CLBP患者与21名无腰痛受试者的总腰椎前凸角度,腰骶角度以及骶骨倾斜角度的平均值之间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就CLBP患者和无腰痛者相比较而言,总腰椎前凸角,腰骶角,骶骨倾斜角的角度均有一定程度的减小(P<0.05)。在CLBP患者的治疗方面,总腰椎角度、腰骶角度以及骶骨倾斜角度的恢复,或许对CLBP症状的改善是有必要的!

另一方面,相关性研究表明,总腰椎前凸角度与腰骶角度没有相关性(r=-0.02);总腰椎前凸角度与骶骨倾斜角度也没有相关性(r=0.01);而腰骶角度与骶骨倾斜角度为强相关性(r=0.79)!临床中也不难发现多数慢性下腰痛的患者腰椎曲线会发生改变,腰骶周围部分软组织也出现退行性改变,为维持全身力的平衡,一个部位的曲度发生异常变化,相邻其他曲度都要相应出现代偿变化,最终要维持体质量的力的平衡。腰椎的曲度变化直接影响骶椎的曲度变化,鲍铁周[3]报道腰椎的生理前凸影响着腰骶角的大小,使正常的骶骨有一定的倾斜度(腰骶角),而腰骶角在内的腰椎角度不是慢性腰背痛发生与否的决定因素;这种混乱也反映到了具体的治疗和康复中。

4.结论

CLBP患者较无腰痛人群,总腰椎前凸角度,腰骶角度,骶骨倾斜角度的平均值都呈减小的趋势(P<0.05);

女性腰椎前凸角度与有或无慢性下腰痛无关(P>0.05);但男性则显示一种趋势,慢性下腰痛患者腰椎前凸角度较没有下腰痛者角度小,但两组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

腰骶角度与骶骨倾斜角度为强相关性(r=0.79),因此在CLBP的诊治和评定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到腰骶角和骶骨倾斜角的关系。

5.参考文献

[1]刘晓光.慢性下腰痛的治疗方法评价[J].中国临床康复,2005,18:195-197.

[2]JacksonRP,McManusAC.Radiographicanalysisofsagittalplanealignmentandbalanceinstandingvolunteersandpatientswithlowbackpainmatchedforage,sex,andsize.Aprospectivecontrolledclinicalstudy.Spine1994;19:1611-1618

[3]鲍铁周,莫奇洛斯.从腰骶角差异看下腰痛的发病机制[J].中医正骨,2005,17(8):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