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体会丁方然谢其鑫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体会丁方然谢其鑫

丁方然谢其鑫

丁方然谢其鑫

【中图分类号】R-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8-0375-02

【摘要】目的随机抽取中医药大学2012年管理学院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了解其跨校、跨专业考研的情况,探究主要因素并加以思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并结合访谈法分析。结果通过调查了解影响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学生跨校、跨专业考研存在学校因素、导师因素、专业因素等主要因素。结论通过分析影响管理学院学生跨校、跨专业考研的主要因素,提出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医学跨校跨专业考研

跨专业招收研究生是培养交叉学科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目前,跨专业报考研究生数量越来越大,我校非医学本科生选择跨校、跨专业考研带来的问题日益突显,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研究生招收与录取工作。现以我校管理学院本科生跨校、跨专业考研现象为立足点,探究其主要因素,以期对医学院校的非医学专业本科生选择就业去向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随机选取中医药大学2012年管理学院本科生446名,对其跨校、跨专业

考研意向进行调查和分析。

1.2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并结合访谈法了解情况,并利用EXCEL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描述。

2结果

本次调查共涉及446名研究对象,其中男女性别比为1:4.6,对象来自大一至大五五个年级,专业横跨卫生事业管理、信息管理、药事管理和工商管理四个专业。

在调查对象中,有89.41%的学生在招生录取时非第一志愿考入管理学院,入学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仍有37.26%的学生无法认同我校管理学专业的培养,有87.99%的学生认为我校实际情况并没有想象中的好;调查对象认为我校与其他高校相比不足的方面,排名前三位的是:硬件设施和生活条件、给学生提供的锻炼机会、综合实力,认为管理学院与其他高校相关专业相比不足的方面,排名前三位的是:给学生提供的锻炼机会、竞争力、学术氛围;调查对象中有58.13%的学生认为研究生学历与本科生学历相比有优势,在所有人中,有62.99%的学生打算考研,其中70%的学生打算跨校、跨专业考研;在选择考研院校时,44.87%的学生首要考虑专业因素,40.63%的学生首要考虑导师,13.41%的学生首要考虑学校;调查对象中有84.46%的学生对管理学院的就业前景持不乐观的态度;影响调查对象读研的影响因素情况如下表所示:

因素人数重要程度排名

就业单位对于学校的认可度661

研究生导师的影响力502

选择喜欢的专业423

研究生导师的科研能力354

研究生导师对学生的关注度354

研究生培养方案295

考取专业难易度及准备情况256

本科所学是否具有竞争力207

学校为国内知名中医药高校188

家庭、个人及地域因素影响179

熟悉的校园环境710

研究生学制长短711

是否可以调剂回本校512

3讨论

随着社会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再加上高校的扩招,传统的医学院校教育体系已难以适应社会对新型人才的要求,也对医学院校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医学院校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要求扩大招生,招收非医学专业学生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目前我校管理学院本科生选择跨校、跨专业考研带来的问题日益突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及学院研究生招收与录取工作,使学院出现了优秀人才流失等问题。因此对影响我校管理学院本科生跨校、跨专业考研的主要因素进行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就我校管理学院本科生跨校、跨专业考研的原因进行分析:

3.1本科生入学并非第一志愿

根据历年来的数据统计,每年管理学院招收的本科生中,调剂的学生占有很高的比例,他们的第一志愿均非我校管理学专业,而是外校或本校其他专业;在经过管理学院几年的培养之后,也依然有相当一部分比例的学生并不认可该专业,因此,本科结束后这些毕业生会选择跨校、跨专业考研。

3.2我校管理学学科建设不够成熟

每一个学科的成熟与稳定发展都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周期。我校的医学专业如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及护理学办学时间较长,规模成熟,教育目的明确,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管理学院成立较晚,卫生事业管理专业1990年开始招生,工商管理专业1996年开始招生,信息管理专业2002年开始招生,课程设置相对不完善,学科建设基础与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短期内难以在与其他学校竞争中占有优势。

3.3我校自身认识不足

医学院校为了适应生存、扩招和提高学生就业率的需要而急于招生,而对管理学这种非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标准、社会定位缺乏深入调查、研究和探索;另一方面,还受到我校办学条件的制约。我校开办的非医学专业主要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背景,而我校的人文社科学科底蕴先天不足,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掌握运用的平台不成熟。

3.4社会认知度不深

医学院校培养的人才是医生,这在社会已经形成了一个定向思维。所以大多数用人单位对于非医学生了解还不够,有些用人单位仍会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医学院校的非医学生。因此为迎合就业需要,毕业生会选择跨校、跨专业考研,改变就业方向。

3.5大学生本身观念不明确

我校很多非医学生并不清楚自身所学专业的价值,也不明确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只一味的随波逐流,追求名校与名师,为自己将来的就业前景选择跨校、跨专业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