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与难产母婴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0-20
/ 3

胎膜早破与难产母婴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曹艳春

曹艳春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医院妇产科江苏南京2115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胎膜早破与难产母婴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胎膜早破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择8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两组病例均无其他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结果:在剖宫产率、早产率、新生儿窒息及肺炎发病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升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母亲产褥病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稍高,但著差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破膜距离妊娠结束时间和早产、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肺炎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时间越长,新生儿的危险性越大。结论:胎膜早破与难产互为因果关系,增大危机了孕妇及新生儿健康的机率,要依据不同的孕育周期采取合理的措施和手段预防胎膜早破,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胎膜早破:并发症;母婴影响;难产;危害

【中图分类号】R714.4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716-02

胎膜早破(prematureruputureofmembrancePROM)是妇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1],指的是在分娩前胎膜已经破裂,在分娩中发生的机率为10%[2],在妊娠的中、晚期都可能发生,一般情况下是由胎膜发育不良、羊膜感染、宫腔内压力异常增高或前羊膜囊内压力不均、创伤等因素引起的。胎膜的主要功能是保持羊水和保护胎儿,胎膜一旦早破,可引起早产率、难产率、母婴感染率、围产儿病、死亡率等的增高,严重的危胁母婴健康。所以要提高对胎膜早破应的重视,加强预防胎膜早破的发生,争取做到及时发现及早正确处理,把对母儿的危害降至最低,这也是每个产科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将随机抽取的2010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胎膜早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胎膜早破患者为观察组,年龄18-34岁,平均年龄24.7±2.3岁,孕周28-40周,平均孕周36.7±2.2周,破水时间最长3天,最短0.5小时,破膜距妊娠结束的时间小于24小时者58例,破膜距妊娠结束的时间为1-3天者22例;同期随机抽取本院无胎膜早破的健康孕妇员80例为对照组,年龄20-32岁,平均年龄25.3±2.5岁,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37.3±1.7周,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是初产妇,均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在年龄、文化程度、身高及体重等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表1受试样品基本情况一览表N=80

1.2胎膜早破诊断的标准:根据全国高等医药教材第七版《妇产科学》定义的在临产前胎膜破裂,即为胎膜早破[3]。孕妇临产前在临床上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诊断为胎膜早破:(1)孕妇觉有大量液体由阴道流出,可混有胎脂等成分;(2)酸碱试纸测定阴道液PH>7;(3)阴道液涂片加温烘干后镜检可见羊齿状结晶[4]。

1.3统计学处理:利用SPSS15.0进行统计学处理,根据数据的分布特征,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胎膜早破与难产:胎膜早破组顺产33例,顺产率为41.25%,对照组顺产69例,顺产率为86.25%,对照组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胎膜早破组(P<0.01);胎膜早破组难产47例(阴道助产3/3.75%、胎儿窘迫26/32.5%、头盆不称18/22.5%),难产率为58.75%,对照组难产11例(阴道助产2/2.5%、胎儿窘迫4/5%、头盆不称5/6.25%),难产率为13.75%,胎膜早破组的难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P<0.01)。

表2观察组与对照组孕妇生产情况比较N=80

注:与对照组比较X2=7.537,P=0.003

2.2胎膜早破与母婴并发症的关系:胎膜早破组母婴并发症47例(早产15/18.75%、产褥病率3/3.75%、新生儿窒息12/15%、新生儿肺炎8/10%),总发生率为58.75%,对照组母婴并发症17例(早产10/12.5%、产褥病率4/5%、新生儿窒息2/2.5%、新生儿肺炎1/1.25%),总发生率为21.25%,胎膜早破组的母婴并发症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P<0.01)。其中在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发生率上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产褥病率上两组相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显(P>0.05)。

表3观察组与对照组母婴并发症情况比较N=80

注:与对照组比较X2=8.149,P=0.007

2.3破膜距妊娠结束的时间与母婴并发症的关系:在胎膜早破组中,58例破膜距妊娠结束的时间小于24小时的患者,其母婴并发症共有6例,总发病率为10.34%(产褥病率1/1.72%、新生儿窒息3/5.17%、新生儿肺炎2/3.44%),22例破膜距妊娠结束的时间大于24小时的患者,其母婴并发症共有17例,总发病率为77.27%(产褥病率2/9.09%、新生儿窒息9/40.91%、新生儿肺炎6/27.27%),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O.Ol)。

表4破膜距妊娠结束的时间与母婴并发症

3讨论

胎膜早破是产科中最常见的威胁母婴健康的并发症[5]。据先前研究发现引发胎膜早破的因素有羊膜腔压力升高、胎位异常、骨盆狭窄、头盆不称、感染、子宫颈机能不全、羊水过多、创伤、营养因素、胎膜结构发育异常、多胎妊娠、宫颈沙眼衣原体、染色体异常和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等。胎膜由绒毛膜、蜕膜及羊膜三层组成,一般情况下不易破裂,近些年来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胎位异常和头盆不称是胎膜早破的高危因素[6]。胎膜早破致使胎儿和外界最后的保护屏障消失,可诱发早产及宫内感染,阴道内细菌可上行感染侵犯羊膜,最后感染胎儿,使胎儿窘迫、窒息、剖宫产率及产褥感染率增高。胎膜早破的产妇心理很容易受到刺激,可导致体内内分泌改变,引起子宫的收缩,诱发早产。

据统计由于胎膜早破引起早产者占1/3[7]。本研究病例中,胎膜早破组难产47例,其中阴道助产3/3.75%、胎儿窘迫26/32.5%、头盆不称18/22.5%,难产率为5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组(P<0.01)。孕妇胎膜一旦破裂羊水外溢,婴儿脐带受压,胎儿血液循环受到影响,胎儿宫内缺氧,容易发生羊膜腔感染,而且羊水中的胎粪污染,也很容易诱发新生儿肺炎,增加新生儿的窒息率,严重危及新生儿生命。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胎膜早破与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等发生率具有密切的关系(新生儿窒息12/15%、新生儿肺炎8/10%),胎膜早破组中新生儿肺炎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还发现破膜距妊娠结束时间和新生儿窒息和肺炎发生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破膜距妊娠结束时间越长,新生儿窒息和感染肺炎的机率就越高。因此目前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多主张对胎膜早破孕妇的处理要根据孕周来定,35孕周以上的胎儿基本成熟,应尽快终止妊娠;28—35孕周胎膜早破的患者提倡期待疗法,延长孕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等到胎儿成熟立即终止妊娠[8]。

本研究中还发现胎膜早破的产褥病率虽然稍高于对照组,但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这说明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对胎膜早破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及抗生素研制的发展,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和途径对胎膜早破患者的正确处理可有效减少产褥病的发生。

如果发生胎膜早破情况,首先要察看胎先露的衔接情况,看看脐带有无脱垂。因为胎膜早破很容易引发细菌的上行感染,所以一定要注意加强患者会阴部的护理,切实保持外因的清洁。对于破膜大于12小时还没有临产的患者,要及时的给予抗生素(首选青霉素类或头孢类)预防感染[9]。足月胎膜早破没有感染征象的患者,可行左侧卧位,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肛门检查及阴道检查次数,加强对胎心、羊水的量、色、味、孕妇的体温、血象的监测。保证孕妇多食三高食物,多饮水,以此保证母体血容量和羊水量。加强对产妇一二产程的积极处理,尽最大限度的缩短产程,从而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几率。对于胎头高浮、宫颈不成熟同时伴有明显的羊膜腔感染征象的胎儿宫内窘迫患者,在及时给予抗感染的同时行剖宫产,另外还要做好新生儿复苏的准备。

综上所述要重视胎膜早破的预防,加强围生期卫生宣教与指导,加强产前检查,加强孕期保健,合理的使用抗生素,积极治疗生殖系统疾病,适时终止妊娠,加强早产儿及新生儿的监护及预防,做到及时发现及早处理,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母婴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GibbsRS.Therelationshipbetweeninfectionsandadversepregnancyoutcomes:anoverview[J].AnnPeriodontal,2008,6(1):153-163.

[2]MozurkewichE.Managementofprematureruptureofmembranesatterm:anevidence—basedapproach[J].Clin0bsterGynecol,2009,42;749-756.

[3]Vadillo0F,FbeltranMJ.Apoptisisandextyacellularmatrixdegradationinchorion—amniodaringlborandpermataremsmbrsnerupture.Gynecol0bstetMex,2007,66:202.

[4]胡晓婷,邵毫梅,杨惠芬.胎膜早破对母儿结局的分析[J].海南医学,2009,17:49-50.

[5]郭海英,马秀菊.胎膜早破的发病因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7,18:501-504.

[6]董宇明,王志维,张辉,等.胎膜早破200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11):1593.

[7]MenonR,FortunatosJ.Infectionandtheroleofinflammationinpretermprematureruptureofthemembranes[J].BestPmctResClinObstetGynaecol,2007,21:467-478.

[8]徐建平,王彦林,徐玉苑.胎膜早破合并早产1lO例妊娠结局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18(10):627-628.

[9]朱红风,黄秀娟.134例胎膜早破对母儿影响的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7;13(4):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