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井点降水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技术

马露隋德彪马腾

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河南450000

摘要:在地下工程开挖施工中,基坑降水往往是决定深基坑工程施工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基坑降水的方法很多。传统基坑降水是用水泵连续抽排,地下水的浪费很大,而且地下水的大量抽排造成附近地表下陷、沉降。为减少水资源浪费、减轻地下水位降低产生的不利影响,保证基坑周边建(构)物的安全,考虑采用基坑封闭轻型井点降水技术。基坑封闭降水是指在基坑周边增加渗透系数较小的封闭结构,从而有效地阻止地下水向基坑内部渗流,再抽取开挖范围内的少量地下水,从而减少地下水的浪费。

关键词:绿色施工;深基坑;基坑封闭;轻型井点

一、主要技术内容

1、工程概况

郑州市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金水科教园区项目位于郑州市东北部,南接郑东新区龙湖和龙子湖区域,北至黄河南岸,西起中州大道,东至京港澳高速辅道,规划面积56平方公里。金水科教园区包括兴达路(辅道东路~惠科环路)、杨金路(博学路~惠科环路)、渔场路(兴达路~鸿发路)3条道路的综合管廊。兴达路规划红线宽120米、杨金路规划红线宽65米、渔场路规划红线宽65米。兴达路(辅道东路~慧科环路):主管廊长度:2866米;杨金路(博学路~慧科环路):主管廊长度:2340米;渔场路(兴达路~鸿发路):主管廊长度:1489米;主管廊总长度为6.695公里。

金水科教园区土质为软土,有淤泥、淤泥质土、具有天然含水量较高,透水性差、干强度低,韧性低,个别地层为粉砂和中砂、细中砂,内聚力为0,经过统计,项目部大部分基底土质无法满足自降水及晒干满足基底承载力要求,为配合止水帷幕兼容施工,项目部在拉森钢板桩外1米范围内进行轻型井点降水施工,项目部先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管廊主体下管井施工(井径φ400,充填滤料后达φ800的滤水直径,井深5.5m,降水井布置间距为15m),井内3-4个小时渗水水位达到原水位下50-90cm,土质中还继续保留很高的水份,降水效果非常不佳,跟业主及设计院沟通,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决定采用轻型井点配合管井降水施工。

本工程后期采用轻型井点降水的方法,此降水方法施工方便、平面布置干扰小,同时,由于自由水充分排出,在真空作用下,土体孔隙比下降,提高了土体强度,对工程施工安全、围护结构安全和四周环境保护及施工周期均十分有利。

1、井点降水施工

1)井点布设位置与要求

(1)井点埋设深度H:

H=H1+h+iL=0+2.5+6.5×1/10=3.15m,取3.5m。

H1:井点管埋设面至基坑底的距离(m)

h:降低后的地下水位至基坑中心底的距离,取2.5m

i:地下水降水曲线坡度,环状井点为1/10

L:井点管中心至基坑中心短边的水平距离,取6.5m

2、井点管安装

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井点布置:

试验段(杨金路K1+580~K2+040)稳定水位在基坑底标高下30-40cm,局部水位在基坑底以上,K1+760~K1+860基坑外有一干渠,其内有水不断伸出至基坑内,需加强二级边坡和基坑中间增加一排的降水,防止水倒流至二级平台,两侧钢板桩1米范围内采用轻型井点降水,轻型井点降水1米间距一个井点。

其他各段可参照试验段井点布置情况进行布置,如有特殊情况需作调整时,必须及时与项目总工及技术部进行沟通。

安装程序:井点放线定位→井点管制作→井点管安装→布置安装主管→安装抽水设备→试抽与检查→正式投入降水程序。

2)井点管制作:采用直径40mm;底端≤1m范围开花孔5mm(直径),花孔梅花形布设;孔间距为25cm,成井深度自地面以下4米;井点间距0.7米,共计22860口轻型井点管井,成井后采用真空泵机抽水,外包滤网,滤网采用编织布,每隔50-60cm用10号铅丝绑扎一道。根据现场情况集中各井出水至排水口。基坑内布设排水沟和集水坑及时排除因大气降水造成的积水。

3)井点管安装:根据建设单位提供测量控制点,测量放线确定井点位置,然后在井位先挖一个小土坑,深大约0.5m,以便于冲击孔时集水,埋管时绿豆沙,并用水沟将小坑与集水坑连接,以便于排泄多余水。采用人工或机械成孔≥100mm(直径),成孔深≥4m,应立即下井点管并填滤料,以防塌孔。

4)主管路安装:主管路采用≥100mm管,首先在井点管顶端安装连接接头且保证井点管顶端的平整度,再用≥100mm主管将20根井点管联成整体;然后将主管道的末端封闭,再用10#铁丝绑好,防止管路不严漏气而降低整个管路的真空度;每隔200米设置一个水箱,采用主干管连接水泵水箱,把水箱的水采用≥400mm主管排到杨金路与渔场路鱼塘内(1.5千米远)。

5)抽水:轻型井点管网全部安装完毕后进行试抽,当抽水设备运转一切正常后,整个抽水管路无漏气现象,可以投入正常抽水作业;开始降水后应派专人轮流值班,确保各井点管能够每天24小时连续降水,确保泵机正常运行。密切注意地下水位降低情况,以满足施工工作方面为原则,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3、降水注意事项

1)填充材料:采用绿豆砂,严禁使用细砂,以防堵塞滤管网眼。

2)井点管清洗:井点底部进行注水清洗,直到流出清水为止;应逐根进行清洗,避免出现死井。

3)不能及时下井点管的,孔口应盖盖板,防止物件掉入造成堵孔。

4)主管路安装:防止管路不严漏气。

5)降水系统施工完后,应试运转,如发现井管失效,应采取措施使其恢复正常,如无可能恢复则应报废,另行设置新的井管。

6)井点使用时,正常出水规律是“先大后小,先混后清”,如不上水,或水一直较混,或出现清后又混等情况,应立即检查纠正。真空度是判断井点系统是否良好的尺度,一般应不低于60kPa,如真空度不够,表明管道漏气,应及时修好。井点管淤塞,可通过听管内水流声,手扶管壁感到振动,夏冬季手摸管子冷热、潮干等简便方法检查。如井点管淤塞太多,严重影响降水效果时,应逐个用高压水反复冲洗井点管或拔出重新埋设。

7)电工及时办理用电手续,保证在抽水期间不停电。因为抽水应连续进行,特别是开始抽水阶段,时停时抽,井点管的滤网易于堵塞,出水浑浊。同时由于中途长时间停止抽水,造成地下水位上升,会引起土方边坡塌方等事故。

8)井点降水时,应对水位降低区域内的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发现沉陷或水平位移过大时,应及时采取防护技术措施。

9)基坑开挖后尽量避免生活设施用水及雨水从基坑边渗入基坑内,必要时应在基坑四周坑边地面做防水层。

10)抽水设备应进行定期保养,降水期间不得停抽,如出现机器故障时,应及时维修或更换,保持正常降水。

11)详细阅读工程地质探查报告,了解工程地质情况,分析降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和采取的对策。

4、先进行真空井点管的制作,对真空井点位置放线定位,采用水钻进行井点孔洞的施工,安装真空井点,采用主水管将真空井点联成整体,安装排水管道,安装抽水设备进行试抽与检测,正式投入降水程序。

二、结论

基坑封闭轻型井点降水技术是采用基坑侧壁帷幕或基坑侧壁帷幕+基坑底封底的截水措施,阻截基坑侧壁及基坑底面的地下水流入基坑,同时采用降水措施抽取或引渗基坑开挖范围内的现存地下水的降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