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引流术的临床应用和护理体会

/ 1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临床应用和护理体会

刘顺芳文建壹刘显勤

刘顺芳文建壹刘显勤

(四川省泸州市人民医院外一科四川泸州64600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4-0262-02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以重力引流为原理,引流胸腔内积液、积气,重建和维持胸腔负压,促进肺复张的重要措施[1]。对此类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在日康复。现就对观察50例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50例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男:37例,女:13例,年龄在17至48岁。自发性气胸13例,外伤所致血气胸25例,肺气肿、肺心病合并气胸2例,左侧肺大泡术后残腔气胸2例,肺叶切除8例。结果痊愈45例,好转4例,死亡1例。

2.术前检查和准备

术前需经B超、X线或CT等明确定位,对吸烟患者应劝其戒烟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指导患者行呼吸功能训练,如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或腹式呼吸,增加肺活量。饮食以高蛋白、高能量和高维生素为主,告知患者术中尽量避免咳嗽或深呼吸保持一定的体位不变。

3.心理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术可使患者感到紧张、恐惧和焦虑,责任护士应关心、体贴患者,主动向其介绍胸腔闭式引流术的目的、注意事项、操作过程、手术安全性等,并进行科普宣教,以消除不良情绪使其配合治疗。

4.疼痛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常诉引流口疼痛,术后72h患者的疼痛和疲倦较剧烈[2],特别在翻身等体位改变时和咳嗽的时候,故应知道患者在翻身或咳嗽时应用手轻轻按压伤口并固定引流管防止引流管摆动导致伤口处疼痛,并积极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耐心向患者解释疼痛的原因,安慰和鼓励患者战胜疼痛,采取听音乐、交谈等方法来分散注意力。

5.呼吸道护理

遵医嘱合理吸氧,鼓励患者积极咳嗽,以促使肺复张,以利于胸腔内积气、积液排出[3],对咳嗽无力者应加强翻身拍背,必要时一手轻压切口,另一手中指按压胸骨上窝处刺激患者气管引起咳嗽反射以助于排痰,对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可遵医嘱行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利于排出。

6.引流管护理

首先检查引流管连接是否正确,引流瓶内较短的管道应在水封瓶液面以上与大气相通,较长的一根应与引流管连接,末端应置在液面下3~4cm,并观察呼吸时水柱波动情况。引流瓶内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60cm~100cm[4],对血胸、脓胸引流者应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引流管堵塞,对引流管应妥善固定,以避免患者因活动、牵拉等引起疼痛或引流管脱出[5]。水封瓶内液体应每日更换,更换时应夹闭胸管并严格无菌操作。液面应标记以利于观察引流量。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质,一般置管48~72h后若引流瓶中无气体溢出且引流液颜色变浅、24h引流量<50ml、脓液<10ml、胸部X线摄片肺复张良好无漏气、病人无呼吸困难或气促可考虑拔管[6]。拔管后应观察患者是否有胸闷、呼吸困难、发绀、切口漏气、渗液、出血和皮下气肿等若发现及时通知医生配合处理。

7.体会总结

胸腔闭式引流可持续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降低胸腔压力,使肺叶复张,有利于胸膜切口的愈合,可使患者缺氧等临床症状得到改善而挽救生命。所以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至关重要护理要点为:(1)控制感染,严格无菌操作原则。(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引流管通畅,保持病人舒适的体位,减少病人的疼痛。(3)掌握呼吸道护理,避免肺部感染,促进肺的复张。(4)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舒畅的心情以利于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4][6]?李乐之,路潜.外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283-85.

[2]朱丽霞,高凤莉,梁晓坤等.胸外科术后72h内患者舒适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7,3(42):225-228.

[3]戴碧兰.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外伤96例临床护理[J].2008,14(2):33-34.

[5]魏斌.心理干预在减轻特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焦虑及疼痛的作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1A):1557-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