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家庭输液的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社区家庭输液的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探讨

陈静

陈静

(江苏省南京市赛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0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社区家庭输液存在的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方法:择取本社区在2013.06-2014.06期间进行家庭输液的104例患者,随机性将其分成观察组(针对其护理风险给予防范干预)与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每组各有患者52例。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输液事故的机率1.92%(1/52)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11.54%(6/52),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家庭输液过程中存在多方面风险,应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降低发生护理风险、输液事故的可能,确保患者的安全。

【关键词】社区家庭输液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0-0285-02

社区家庭输液就是指护理人员到患者家中为其进行静脉输液[1],开展家庭输液有助于推进居家养老,方便患者就医,缓解病床紧张等。但是家庭输液脱离医疗环境,存在一些潜在风险。保证医疗安全不但是患者的需求,还是社区护理工作的重点。现择取择取本社区在2013.06-2014.06期间进行家庭输液的104例患者,进一步探析有效的防范措施,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本社区在2013.06-2014.06期间进行家庭输液的104例患者,随机性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52例患者中,包括23例女性患者,29例男性患者。年龄均在6-72岁之间,平均年龄(49.63±4.24)岁。对照组52例患者中,包括25例女性患者,27例男性患者。年龄均在5-70岁之间,平均年龄(48.34±4.41)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试验存在可比性。

1.2护理风险

1.2.1患者方面

因为家庭输液环境存在局限性,不能像医院输液室一样每天进行紫外线消毒,部分患者由于怕冷、怕光等长时间关闭门窗,室内空气质量较差,对输液的进行有所影响。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的期望逐渐升高,希望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良好的效果,而社区家庭患者里面有很多慢性疾病患者,治疗的起效比较慢,同时存在很多不可预测性及可变性,难以达到患者的要求。一些患者或其家属缺乏医疗知识,发现问题时常因地点、时间等延误抢救,导致输液事故的发生。

1.2.2护理方面

一些护理人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及有关的法律意识,出现纠纷时,不懂得保护自已及医院的利益。部分护理人员初诊时,未能严格遵守三查七对制度及有关操作规程[2],输液技术不娴熟,易产生失误,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遇到问题无法及时处理,一些护理人员服务意识薄弱,不能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未能将有关注意事项嘱咐清楚。

1.3防范措施

对照组:常规护理服务干预。

观察组:针对家庭输液的护理风险给予针对性强的防范措施干预。(1)加强法律知识的教育,可通过多种途径、形式培训法律法规,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分析以往护理纠纷案例总结经验,对安全信息要及时通报。(2)组织专业技能的培训,掌握各项操作规程,定期组织考核,一定要严格执行有关工作的制度及规范操作。(3)护理人员需尊重患者的作息时间、生活习惯或习俗。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择取适宜的注射针头,选择恰当的血管、注射部位完成穿刺输液。初诊护理人员必须要求有三年以上经验,患者药物应该通过专业医生指定,谨记过敏试验。在输液操作完成以后,必须至少观察20分钟才能离去。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适当延长一些观察时间。并且,还应该在患者家中准备好抢救工作,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给予处理,立即与急救中心联系送至医院。(4)规范护理文件的书写,增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文化素质,客观、完整、准确、及时的做好每项记录。(5)增强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给予有效的康复指导,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全面了解,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同时做好诊治记录。

1.4统计学分析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试验数据实施系统化处理,运用X2对试验所得计数数据进行检验,运用t对所得计量数据进行检验。当对比差异P<0.05时,试验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现输液事故的机率1.92%(1/52)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11.54%(6/52),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发生输液事故的情况分析表[n(%)]

3讨论

社区家庭输液的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诸多客观方面的因素[3],实际工作中需积极改进不足,以便充分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中1例出现输液事故,因为患者家属在换瓶时空气进入输液器;对照组6例出现输液事故,其中4例患者液体外渗导致注射部位肿胀、疼痛,2例患者血液回流导致针头堵塞。针对实际的护理风险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增强患者或其家属对医疗知识的教育,提高社区家庭输液护理工作的质量,方便患者。总之,社区家庭输液过程中存在多方面风险,应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降低发生护理风险、输液事故的可能,确保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胡新莲,刘赛军,陈艳杰.社区家庭输液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9):53-54.

[2]黄艳梅,刘辉.家庭病床护理人员风险意识调查分析与对策[J].护理研究,2011,23(5):1348-1349.

[3]秦红云.浅谈家庭静脉输液引起输液反应的体会及防范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1,7(9):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