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0-20
/ 2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探讨

王晓静秦洁

王晓静秦洁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200080)

【摘要】目的:探讨患者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方法,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输液护理。方法:制定输液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加强输液安全管理。结果:通过对静脉输液患者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有效杜绝减少输液意外事故的发生,维持有序的临床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通过提升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使静脉输液患者得到及时、安全的输液治疗从而减轻患者痛苦。

【关键词】静脉输液;安全;护理【中图分类号】R82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619-01

输液安全是指将药液通过静脉输入患者的过程中,无人为的意外情况发生,患者无不良反应。是临床护理常用操作技术,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也是临床用药的重要途径。它要求准确、安全、迅速[1]。

1静脉输液不安全因素分析

1.1静脉输液质量管理体制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临床护士工作量大、护士编制少,护患比例严重失调,易导致护士身心疲惫而对护理工作产生厌烦心理,工作中责任心不强,缺乏自律等,均可导致输液不安全后果。

1.2微粒的污染。我国2000版《药典》规定,平均每毫升输液剂中直径>10μm的不溶微粒不能超过20个,直径>25μm的不溶微粒不能超过2个[2]。输液剂中的微粒来源有橡胶塞屑、碳酸钙、氧化锌、粘土、纤维素、玻璃屑、细菌、药物微晶等等,微粒进入人体,其引起的危害是严重而持久的,包括血管栓塞、肉芽肿、过敏反应、热原反应、静脉炎、血小板减少等。

1.3液体外渗及血管损伤:静脉穿刺过程中,穿刺不成功,会发生液体外渗。尤其以化疗药物及高浓度药物外渗引起的副损伤最为严重。另外穿刺技术不熟练,患者不合作等原因都会导致血管损伤。

1.4查对制度执行力不够。医嘱书写错误而未及时澄清,甚至是口头医嘱,当查对不到位是,导致输注药物错误。输液袋上所签姓名、时间不规范,签注时间与实际时间不符,导致护患纠纷,差错事故发生。

2静脉输液安全护理对策

2.1健全静脉输液管理体制,实施质量监控。严格执行各项核心制度,加强流程管理,做到操作按流程,质量靠监控。建立静脉输液意外预警机制,同时在输液过程中按时巡视、做好巡视记录。

2.2静脉输液技术管理

2.2.1正确选择输液工具。临床输液工具包括头皮钢针、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静脉输液港等几种。头皮钢针是国内最常使用的输液穿刺工具,但长时间使用可能会产生使静脉输液渗透到皮下组织的并发症,国外绝大多数国家已经取消了头皮钢针的使用。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它具有减少穿刺次数、刺激小、安全迅速、易于操作等优点。中心静脉导管临床应用有2种:经外周静脉至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传统中心静脉置管(CVC)。PICC具有操作简单、危险性小、留置时间长的优点,更适合用于稳定状态输液(如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肿瘤化疗等);CVC具有置管时间短、流速快的优点,更适合用于重症急诊病人的抢救治疗。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其安全性、感染发生率及患者对输液装置的接受程度明显优于PICC法。因此,合理选择输液工具,对延长病人静脉的使用寿命、减轻病人痛苦、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2.2.2预防污染微粒进入血液循环。严格选用合格的输液用具,实施密闭式静脉输液是减少污染微粒进入血液循环有力保障。对含有中药制剂的输液制剂应选择带有终端过滤器的输液器。打开安瓿前,必须用75%酒精棉球擦拭砂轮割锯,痕长应小于颈段1/4周,用砂轮割锯后,会产生大量玻璃碎屑,需要再用75%酒精棉球擦拭,徒手掰开,以减少微粒污染。抽吸药液时,可将安瓿与地面倾斜45°左右,针头置于安瓿底部,以减少安瓿颈口玻璃微粒污染。自密封瓶内抽吸药液时,应减少针头穿刺胶塞的次数。

2.3根据病人年龄、病情等选择合适的静脉血管,掌握正确的穿刺技巧,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减少对血管的损伤,避免出现皮下血肿和渗血。锁骨下静脉穿刺时,如穿刺点和进针方向掌握不好,可引起气胸、血肿、神经损伤等。PICC置管时,要准确掌握导管长度,置管后作胸透拍片,以确定中心静脉导管的位置,防止导管过长或误入颈外静脉。同时应注意严格无菌操作,保持穿刺部位干燥,避免引起局部感染。

2.4滴速与安全控制。大出血等急需在短时间内进入大量液体者用快速,一般90~100滴/min。呕吐、腹泻等体液消耗较多者用中速,40~60滴/min;液体中有氯化钾时,一般50滴/min。年老体弱、心、肾、肺功能不全、高血压、冠心病等病人,输液速度应控制在30~40滴/min。需要进药又限制体液或维持血压者用慢速,20滴/min以下。一般根据药物理化性质和治疗要求调节滴速,输入对血管刺激较强药物应适当减慢滴速。

为保障输液安全,护士在为病人进行静脉输液时,有责任和义务向陪护家属及清醒患者做药物、操作、滴速等相关知识宣教,使患者、家属自觉配合护理工作。强调护理人员佩戴计时工具,并按要求调节滴速。

3小结

在“住院病人静脉输液安全需求调查”中发现,患者最担心的是输液的准确性,担心护士加错药、担心护士输错药是患者最关注的输液安全问题。从药品领取到配制、到更换液体、到输注到患者体内,整个过程中都存在不安全因素,每位护士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及各项工作流程,保证输注药物、剂量的准确。健全输液管理制度,从输液操作的规范化、药物配置、输液速度监控、管道管理、输液反应及并发症监控等各个方面进行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林娴.危重患者静脉输液的护理安全管理.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0):89-90.

[2]杨慧萍.微粒对安全输液的影响及护理进展.包头医学,2007,31(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