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我国文化自信的发展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建国以来我国文化自信的发展探索

唐海燕

唐海燕

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委党校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678600

摘要: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文化自信鼓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文化建设过程一波三折,历经了多年的坎坷历史,文化建设遭受到了挫折。但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我国文化建设要再次进入到了繁荣时期。文化自信对我国的文化大国形象的建立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在当今社会如何有效的提高文化自信成为了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改革开放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对国家文化以及文化价值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文化自信是各政党保持活力的源泉。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文化自信是我们国人对国家文化的一种推崇感,一种自信感与骄傲感。文化具有历史性,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的增添新的内容,其代表的价值观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因此文化自信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也将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对文化自信进行探讨时,一定要联系其所处的历史背景,分析不同时代下文化自信的价值。十三五计划的提出,给我国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文化建设成为了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如何落实党中央对于文化建设的各项要求,成为了相关部门的关注热点。

一、改革开放前30年的文化发展

1945年,是党和国家的历史转折点,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在毛泽东思想的带领下,党和国家取得了一次次的成功。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同当时旧中国的社会背景相结合,开创性的提出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革命时时期在党的领导下,各民族团结奋斗一起打倒了外国侵略者,为后人树立了典型模范。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各民族仍然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在这个时期涌现了大量的先进模范代表,比如铁人王进喜。现在中国文化建设呈现了百家争鸣的局势。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是我们现在打造文化自信最有利的保障。

尽管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文化建设遭遇了重挫,但历史已经证明,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是党与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探索中的失误,而且这场浩劫受到了一些反革命人士的利用,造成了国家以及民族文化的极大损失。在大革命期间,不少反革命者抛弃了党的核心价值观,鼓吹错误的思想,让当时的人们生活在水生火热中。林彪等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私人利益,对中国的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进行亵渎,将文化建设引入了歧途,抛弃了建国以来的全部文化建设结果,这一个历史阶段的人们对中国文化失去了信心。也让中国文化在大革命时期遭遇了严重的危机。

二、改革开放后飞跃发展的文化自信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新的时代。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让我们国家从落后的、封闭的社会局面转变为先进的、开放的全新格局。尽管我国的文化建议已经经历了10年的困难期,但党和国家在大会上明确表明要建立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党中央在十二大上指出我们要建立文化大国,建设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文化,文化建设成为了党和政府的重点工作内容。

2008年是激动人心的一年,期待已久的奥运会终于来到了中国北京,意味着我们国家以新的形象站在了国际舞台上,中国文化也随着奥运会的举办而传播到了世界各个国家,让其他国家人们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特殊魅力。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已经获得了明显效果。

历史已经验证了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推动了我国文化建设的发展进程,文化自信的落实需要依赖强大的经济实力。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让人们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文化。什么是落后需要抛弃的文化。现阶段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我们开始找到了属于中国特色的文化,文化自信也开始深入人心,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

三、文化自信的培养路径

“十三五”规划报告中指出,要将文化建设纳入到国家发展策略中,意味着中国文化建设进入新的时代。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落实文化自信,才能贯彻国家政策,创造更有价值的文化,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文化自信,将文化纳入发展计划中,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最大特点。

文化自信的落实最重要的是要依赖国人的自觉性,将我国的文化自信同日常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从生活点滴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不断培养人们的文化自觉意识以及文化自信的信念。

在文化自信建立的时候,一方面要对我国优秀的文化以及传统的风俗习惯进行有利的宣传。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世人经过不懈的努力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文化宝藏,是我们骄傲的资本。在抗战时期,红色革命文化影响了千家万户,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价值观。尽管历史已经运去,但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值得我们一直传承下去。文化自信的推动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根据不同的历史背景对文化进行创新。现在文化产品琳琅满目,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而且随着美国霸群主义的实施,国人的思想受到了美国文化的影响,使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播遇到了新的挑战。在面对如此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党中央政府部门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不能让国人因为受到了国外文化的影响,就抛弃中国自己的文化。中国特色的文化的发展道路的建设为落实文化自信提供了理论依据。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强大,都要依赖于人们建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文化自信的建立要深入实践中去,在推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力度鼓励文化产业的崛起与发展。只有将文化同实际结合才能体现文化在社会中的价值。文化是一个民族的价值的最直接的体现,也是民族的精神图腾。人们价值观的建立是以社会文化为基础的,因此文化是时代发展的根本性原因,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文化自信是在文化自觉中慢慢的形成的。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了基本的满足,所以人们开始追求文化生活,而文化产业的发展则正好满足了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国家文化的繁荣昌盛需要一个强大的文化产业作为支撑,通过文化产品对当代社会主流文化进行推广,形成文化自觉。国家实力的提升不只是经济指数的提高,而且文化指数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依据,国家要加大力度提高我国软实力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国提供有利的支撑。党和各级文化部门可以创新文化传播方式,以老百姓都能够接受的方式推广我们国家优秀的文化,让国人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价值。

在文化自信的建设道路中,党和政府部门应该要立足于社会发展的实际,切不可脱离历史背景而盲目的开展文化建设。文化建设的进程要以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建立有中国民族特点的文化道路,让文化自信成为中国人的信仰,通过文化自信的落实,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道路的建设是国家的一项长期要坚持的基本国策,让世界各国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国民文化自信的信仰。

参考文献:

[1]刘芳:对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战略考量.思想理论教,育,2012(01)

[2]卢澍.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近代文化自信的丧失与当代,重建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5,

[3]孟睿.历史与现实中的中国共产文化自信分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