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急诊输液不安全因素及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儿科急诊输液不安全因素及对策分析

丁艺艺

丁艺艺(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儿科226001)

【摘要】探讨分析儿科急诊输液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因素或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找出原因并制定切实可行、具体有效的防范措施和管理对策,使急诊护理工作制度化、科学化、系统化,从而提高儿科急诊护理工作的管理质量和综合素质,避免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或工作缺陷,以保证儿科急诊输液治疗的护理安全,防止护理意外的发生,确保患儿的输液过程的治疗安全,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关键词】急诊输液安全隐患防范措施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1-0009-01

Analysisofcountermeasuretotheunsafefactorsinthepaediatricsemergencytransfusionprocess

YiyiDing

(PediatricsdepartmentofaffiliatedhospitalofNantonguniversity,226001)

【Abstract】Toexplorethehiddendangerordefectsinthepaediatricsemergencytransfusionprocess.Intheresearch,itaimedatidentifyingthecauses,searchingforpracticalpreventivemeasuresandappropriatemanagementstrategiestomakepaediatricsemergencynursingworkinstitutionalized,standardizationandimprovingthequalityofpaediatricsemergencycareandtheoverallqualityofmanagementsoastoavoidthehiddendangerordefectsinthepaediatricsemergencytransfusionprocess.Thepatient’ssafetyandfamilymember’ssatisfactionshouldbeguaranteedthroughtheabovemeasures.

【Keywords】emergencytransfusionhiddendangerprecautionsmanagementmeasures

儿科急诊输液室是医院工作的前沿阵地,接诊的患儿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就诊时间集中以及停留时间短等特点[1]。在临床治疗疾病过程中,静脉输液具有补液和给药迅速快捷的特点,因此静脉输液已经成为急诊医疗环节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儿科急诊工作具有人流量大、流动性大、药品种类多以及输液技术要求高等特点,极大地干扰了儿科急诊输液的安全性[2]。因此本文对儿科急诊输液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因素或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进行探讨分析,找出原因并制定具体有效、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和相应的管理对策,使儿科急诊护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从而提高儿科急诊护理工作的管理质量和综合素质。

1急诊输液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1患者因素

在儿科急诊输液过程中,一些安全隐患来自于患儿自身。特别是一些过敏体质的患者,可能对以前不过敏的药物产生过敏反应,让人防不胜防;此外,还有一些完全可以避免的隐患,比如,护士在输液前都要核对患者姓名,由于儿科输液室比较嘈杂,患儿家属未听清导致信息核对错误而引起输错液体;有些患儿可能患有隐性心脏疾病,患儿家属因嫌输液时间过长而自行对输液滴速进行调节,可能会使患儿因心脏负荷过重而出现不适症状,甚至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1.2护士因素

比较常见的是,有些刚参加工作的护士因经验不足或者穿刺水平不够,小儿静脉比较细,比较隐蔽,在给患儿输液时不能一次性成功,可能需几次穿刺,给患儿增加了痛苦,也极易引起护患纠纷;目前儿科急诊科室中都存在着严重的护患比例不足,护士的工作处于超负荷状态,致使患儿等待输液的时间偏长、补液更换不及时,也会导致护患关系不融洽;静脉输液是一种侵入性护理操作,如药液配置时无菌操作不到位容易使药液污染,则导致患儿出现感染症状甚至是败血症、菌血症等严重后果。

1.3环境因素

儿科急诊室输液的患者人数多、陪伴家属多(一个患儿一般几个家属陪同)、流动性大、所涉及的病种又多种多样,加上患儿哭闹,儿科急诊输液室环境较差,急诊输液室的空气也比较浑浊,病患之间容易出现交叉性感染,在此环境下接受治疗不仅会延缓患儿疾病的康复,而且可能因交叉感染而使病情加重或者感染新的疾病。

2防范措施

2.1加强护患沟通

护士在向患者收取药品时最好告知其本次共需输入几瓶液体,在输液时不要因为周围环境差儿随意更换或者离开座位,以免输错液体,如有特殊情况要离开,一定要告知护士。嘱咐患儿家属在输液时发现患儿如有不适一定要及时和护士沟通,指导患儿家属注意输液时的一般用药安全事项,禁止患儿及其家属自行调节输液滴速,说明其原因及其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

2.2提高护士业务素质和护理质量

由于儿科急诊输液工作压力大,所以管理者需对儿科急诊护士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同时督促其加强基本功的练习、参加技能培训与考核以提高业务水平,增加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一天中不同的时段输液量的多少会不同,或者是在一些疾病的流行季节,护士长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弹性的值班表,避免患儿家属因等待输液时间过长而出现不耐情绪,同时也可预防护士因人手不够而出现护理不及时甚至是错误的护理。

加强输液过程中的护理巡视,患儿若有不适反应时,要耐心、认真倾听患儿家属的主诉,同时观察输液处有无肿胀、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反应,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可减慢或者停止输液,甚至马上采取急救措施,同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3输液室的消毒与分类

对输液室要勤消毒,保持良好的通风性,确保儿科急诊输液室的空气质量,防止输液期间出现交叉感染;在流感流行季节,或者上呼吸道感染严重的患儿,最好能做到与其他病种的患者分室治疗。

3小结

儿科护理工作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需要不断健全护理管理机制,有效地推进制度化、科学化、系统化的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而儿科急诊输液室具有患者流动性大、病种多样、护患关系较为陌生等特点,使得护理工作难度大、量多,大大增加了安全隐患。护士需要不断增强防范护理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奉行“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消除安全隐患,提高服务质量,沟通护患关系,减少差错和纠纷的发生几率,以确保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真正为患儿提供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冬艳.门急诊输液室的护理安全和防范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0):72-73.

[2].吴卫兰.影响门急诊静脉输液安全的因素及对策[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11:19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