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 2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胡景涛

公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广东韶关512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该行业领域的发展,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就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云技术,通过应用上述技术能够全面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改革发展。由于电子信息产业属于我国支柱性产业,极大提升了人们的生活便捷性和质量层次。通过应用电子信息产品能够提升生产工作效率。基于以上方面,必须深入分析和研究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现状;发展趋势

1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现状

1.1人力资源缺乏

在电子信息空前发展的时代,信心产业是技术和知识相结合的产业,需要大量的人才。但是,目前我国缺少大量的相关的信息人才。第一,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信息产业企业的规模都不是很大,这就导致人才难以体现自身的价值,大部分的人才都流失到了外资企业或发达国家的电子信息工作中。第二,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比较晚,所以导致相关方面的人才培育工作起步也比较晚,少量的技术人才很难达到电子信息产业所需要的人才量。而且,在我国的高级信息人才很少,普通的电子信息工作者并不能够胜任需要高级信息人才的电子信息工作,这就导致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存在着相当大的缺口。

1.2设备落后

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比较晚,很多的信息技术还不是很成熟,技术含量不高。在没有扎实的理论时盲目的对企业进行发展,这导致安全隐患不断的发生。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工作中,每个环节都相互关联,相互制约,所以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问题。这就要求电子信息工作者要扎实的掌握理论和实践的相关知识。我国的电子信息产品不断的参与市场的竞争,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了解我国的电子信息产品,大大的增加了知名度和出口量。在维护原有的出口国家的同时,我国的电子信息产品还在积极的拓展其他市场,目前也有了很好的效果。另外,电子信息产品也逐渐的对一些高科技的产品进行出口。这些都大大的加速了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1.3缺乏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意识的缺乏会导致我国过分的依赖国外的技术,缺乏自主创建品牌和知识产权的产品的能力,在国际舞台上导致我国的电子信息产品缺乏竞争力。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落后的情况,对于国外的技术照搬,研究成果不能得到合理的转换,不能做到举一反三。在企业中不能够创建出学习、研究、应用的一体化的创新技术的体系。面对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一定要用于创新,尽最大的努力缩小和世界上现今技术的差距。努力的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品牌,这样才能真正的打开市场,让我们的产品在技术在世界的舞台上有立足之地。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使其技能得到提升,更快更好的完成更高端的项目。只有这样,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才能真正的得到发展,才能使电子信息产业得到更多的应用。

2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

2.1电子信息产业智能化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就是智能化,智能化正在成为世界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趋势。世界经济经过第一次工业革命(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化)的发展,如今,正朝着数据化和智能化的趋势演化。每一次的技术革命都会颠覆传统的发展模式,电子信息产业传统模式在新的发展趋势下也会逐渐被改变和变革。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智能电器、智能服务、智能汽车等名词已被大众熟知,智能产品正在成为世界主要工业提供产品的新方向。自2015年以来,智能化电子信息技术产品不断涌现,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等技术深入发展并取得突破成果,这些新技术应用到电子信息制造业当中,生产出智能化的产品,并应用到交通、医疗、家电、汽车等领域,丰富了电子信息产业的内涵,扩大了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为电子信息产业注入新的血液和动力。

传统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包括上游的电子材料行业、中游的电子元器件/硬件产业,下游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即传统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分为硬件、软件、服务三个领域。这三个领域在应用上成为一个系统,如一个客户要应用意向电子信息产品的功能,需要购买相应的硬件、软件和配套服务,如果缺失了其中一项,那么这项功能就不能应用或得不到最大的效用。而随着电子信息产业智能化的发展,在互联网应用的趋势下,产业链由传统模式正在向“智能模式”演变。电子信息产业划分为三个层面,即终端层面、网络层面、云层面。其中终端层面即传感器、操作系统等基础终端,是面向用户的应用,是信息的交互平台;网络层面是指以互联网、物联网应用连接而成的基础设施,意在将各种终端应用互相连接成网,互联互通,互相共享;云层面是指云计算、大数据等最新的尖端技术应用,通过接入互联网,利用网络资源来进行数据的计算、运行、处理等工作。

2.2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电子信息产业另外一个发展趋势就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电子信息技术与传统的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融入,使制造业朝着三个方向发展,即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制造。

2.3产业全球化和区域化发展

由于世界经济、产业分工的全球化,电子信息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产业链分工趋势明显,产业区别化发展。发达国家凭借多年的经验积累及技术优势,占据了电子信息产品设计及销售等利润率较高的行业,而技术含量较低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聚集。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占据了电子信息产业链制高点———科技含量高、利润大的行业,并纷纷出台了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试图进一步增加产业聚集,积极布局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再分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分工将进一步分化。

2.4电子信息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电子信息产业正面临着新的局面,即挑战与机遇并存。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链中发达国家仍然占据着电子信息产业高附加值的产业链顶端行业。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虽然有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在尖端和高附加值的行业离发达国家还有一段的差距。当前整个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层出不穷,为新技术在电子信息产业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世界主要国家都在积极布局未来的产业发展,争取在技术上占据未来的有利地位。近年来,我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等升级改造计划,加快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向高新技术领域转变。当前,美国、德国、日本都提出了加速向智能化领域布局,国家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挑战与机遇往往并存,激烈的竞争往往意味着巨大的机遇,我国已经认识到电子信息产业新技术的重要性,正在加大产业的投资开发力度,积极研发新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在我国薄弱的核心技术领域,如芯片、基础软件、智能控制系统等领域经验不足,距离智能化的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着考验和挑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也相应提升了先进技术的研发力度,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渐突出电子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当前,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技术快速发展中能够全面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实力,优化产业结构,以此促进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我国政府部门也应当重视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通过制定各项法律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全力支持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市场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刘骋.区域电子信息产业人才需求与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优化研究———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例[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3):29-32.

[2]何炜.长江大保护背景下的生态型产业新区规划实践以宜昌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为例[J].中华建设,2018,10(10):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