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2-05-15
/ 2

老年人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的关系

赫平

赫平(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人民医院吉林白山134702)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5-0148-02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和血尿酸水平的变化。方法60岁以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302例,另选60岁以上正常对照组65例,比较两组间的血脂和血尿酸水平。结果冠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TC、TG、LDL-C、HDL-C水平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冠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尿酸水平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中,血尿酸和血脂水平明显增高。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高脂血症高血尿酸

研究证明,脂质代谢异常是冠心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同时亦发现高尿酸,也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目前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和血尿酸水平的临床报道较少。本文旨在探讨60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血尿酸变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老年冠心病患者302例,年龄60~90(69±8.6)岁,其中男150例,女152例,均符合1979年WHO诊断标准。另选正常对照组65例,年龄60~80(68.6±7.8)岁,其中男33例,女32例。

1.2方法所有受检对象入院后空腹12h以上抽取静脉血,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酶法测定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血脂异常的标准参照1999年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标准》:TG>1.70mmol/L、TC>7.72mmol/L、LDL-C>3.64mmol/L、HDL-C<0.91mmol/L,血尿酸:早晨空腹抽取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采用尿酸酶法测定血清尿酸浓度。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均数差异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冠心病组与对照组血脂水平的比较冠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TC水平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冠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TG水平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冠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LDL-C水平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冠心病与正常对照组HDL-C水平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2.2冠心病组与对照组血尿酸水平的比较冠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尿酸水平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冠心病受诸多危险因素影响[1],大量的临床试验证明,血脂水平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大量的临床资料已证实TC和LDL-C的升高是冠心病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3]。本研究结果与上述临床试验结果相一致,有研究证实TG升高为冠心病一项独立危险因素。多项研究显示:TG与LDL-C的亚型为冠心病的一级预测指标。HDL-C水平降低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HDL-C降低使其防止动脉硬化的保护作用减弱,也增加了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可能,笔者的研究结果与上述结果一致。

自从1951年Gertler等首次提出尿酸与冠心病之间可能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以来,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尿酸是人体嘌呤类化合物代谢的最终产物。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过量饮酒是高尿酸血症发病的危险因素,尿酸可通过以下机制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心血管疾病临床过程发挥效应。首先,有资料表明升高的尿酸水平促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氧化和脂质的过氧化[4]。其次升高的血尿酸水平伴随氧自由基生成增加并参与炎症反应,后者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5]。而且升高的血尿酸水平促进血小板聚集,促进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6]。本组结果显示冠心病组血尿酸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尚有一些研究未能证明尿酸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尿酸与临床事件的关联是由尿酸与其他危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Fram-ingham心脏研究结果显示,尿酸升高与女性发生冠心病、心血管死亡、全部病因死亡危险性相关,但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这种相关未达到显著性。然而,患痛风的男性,冠心病的发生率增加60%,这种风险的增加独立于其他危险因素,提示尿酸水平最高的病人或尿酸代谢损害最重的病人,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将大大增加。Framingham心脏研究结果意味着,至少在重要的亚组人群中,升高的尿酸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可能由于血脂增高和血尿酸增高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临床升高的尿酸及高血脂应进行及早干预和有效治疗,可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赵玫.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中国循环杂志,2000,15:127-128.

[2]徐成斌.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进展.中华心血管杂志,2001,29:189-192.

[3]LamendolaC.Hypertriglyceridemiaandlowhight-densitylipoprotein:risksforcoronaryarterydisease.JCardiovascNurs,2001,14:79-90.

[4]WardHJ.Uricacidasanindependentriskfactorinthetreatmentofhy-pertension.Lancet,1998,352:670-671.

[5]DescheederIK,VandeKraayAM,LamersJM,etal.Myocardialmalodi-aldehydeanduricacidreleaseaftershort-lastingcoronaryocclusionsduringangioplasty:potentialmechanismsforfreeradicalgeneration.AmJCardiol,1991,68:392-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