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护士压力源与应对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急诊科护士压力源与应对措施研究

梁雪芳

(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广东珠海519000)

【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急诊科护士压力源与应对措施。方法:选取我市急诊科护士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评式问卷调查方式对其压力源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应对措施。结果:急诊科护士经调查,其压力源从低到高依次为职业暴露危险(21.25%)、社会支持不足(26.25%)、护患矛盾(37.5%)、护理人员不足(51.25%)、工作强度大(65.0%)等。结论:通过加强职业防护、合理运用人力资源、加强训练专科技能、增强护士心理调适、掌握良好沟通技巧、增加人员编制等,即能促使护士带着良好情绪工作,并能学会充分释放压力,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达到提升护理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急诊科;护士;压力源;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6-0242-02

压力源指的是各种内外环境对人类或者生物的适应能力进行挑战,并促使其个体产生反应的刺激,且又被称为紧张源或者应激源[1]。一旦机体所受刺激超出应对能力范围,则其就会形成压力,从而对自身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威胁。而医院急诊科护士,由于其工作强度大,且面临的多为危重患者,因而工作压力也非常大。所以急诊科护士容易产生工作疲劳感,从而对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产生一定影响[2]。因此本文选取我市急诊科护士80例为研究对象,从而对急诊科护士压力源与应对措施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市急诊科护士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护士均了解此次研究并自愿参与。80例均为女性,年龄为20~43岁,平均年龄为(24.35加件4.15)岁。急诊科工作时间7~102个月,平均工作时间(52.2±10.8)个月。

1.2方法

采用自评式问卷调查方式对所有护士压力源进行调查分析,并采用我国通用的护士压力源量表进行测量,该量表包括5个分量表,共35个条目,采用四级评分法(1~4分)进行评分,分数高低与护士压力程度大小呈正比。

2.结果

急诊科护士经调查,其压力源从低到高依次为职业暴露危险(21.25%)、社会支持不足(26.25%)、护患矛盾(37.5%)、护理人员不足(51.25%)、工作强度大(65.0%)等。详情见表1。

3.讨论

近些年,由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医疗护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导致了护士面临更大的压力。一旦压力过度,其既会对护士的护理工作质量产生影响,同时还会对护士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3]。本文的研究中,急诊科护士经调查,其压力源从低到高依次为职业暴露危险(21.25%)、社会支持不足(26.25%)、护患矛盾(37.5%)、护理人员不足(51.25%)、工作强度大(65.0%)等。针对以上压力源,可采取的应对措施为:(1)职业危险因素。在急诊抢救和处理中,急诊科护士会面对各种传染病,如艾滋病、禽流感、肺结核、SARS等,再加上其会直接接触患者分泌物、血液、各种化学药物等,因而感染各种传染病的几率相对较大,因此必须加强职业防护,即按照操作标准严格做好防护措施,操作期间注意佩戴好各种防护设备,注意按照操作规程和标准严格进行操作,以确保自身健康。(2)社会支持不足。目前对于护理工作,社会多数人抱有偏见,这使得护士工作中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从而降低其工作积极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护士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相互之间要多多给予关怀和支持,医院管理者也需对护士工作予以更多支持,以促使其保持健康心理,并获得工作满意感。(3)护患矛盾。由于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在疾病认知和处理上存在分歧,且由于一些患者因疾病困扰情绪波动较大,再加上一些护士不能良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容易引发护患矛盾。因此护士需注意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主动交流各沟通,且注意换位思考,耐心听取患者意见,尽可能的满足其护理需求,以防矛盾激化。(4)护理人员不足。急诊科护士工作长期超负荷,且人员不足,再加上排班混乱,因而使得多数护士心理和生理存在问题。因此医院应当合理运用人力资源没注意将护士的创造性、能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要以老带新,合理配置,从而确保护士能以良好的状态完成高强度的工作。(5)工作强度大。由于急诊科就诊患者数量大,且难以预测和计划,同时患者病情危险系数高,变化快,再加上急诊科自身应急性特点,这就使得护士面临更大的工作强度,且容易产生疲劳感。因此医院应注意提升护士的专科技能,注意组织和引导护士学习更多的急救护理专科知识,以便有效增强其急诊护理能力[4]。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职业防护、合理运用人力资源、加强训练专科技能、增强护士心理调适、掌握良好沟通技巧、增加人员编制等,即能促使护士带着良好情绪工作,并能学会充分释放压力,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达到提升护理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谢巧云.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应对措施研究进展[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3,29(03):139-142.

[2]庞映芹.急诊科护士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4):3137-3138.

[3]王宝荣,任秀芝.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措施[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03):238-239.

[4]吴春丽,张文正.浅析急诊科护士压力源及应对措施[J].海军医学杂志,2012,33(02):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