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所致面神经麻痹的运动疗法康复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脑卒中所致面神经麻痹的运动疗法康复治疗

王秀珍

王秀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150001)

【中图分类号】R74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1-0178-02

【摘要】进行运动疗法,对急性期完全不能收缩的肌肉或刚出现收缩时进行肌肉功能的再训练,可增强下意识地传到中枢的肌肉运动的感觉;可促进神经肌肉的连接恢复。促进了神经功能恢蔓,有利于神经的再生。同时使残存肌肉和接受神经再支配的纤维肥大与强化,延缓、预防肌萎缩,若待肌力恢复后,再开始肌力增强训练,易致肌肉挛缩而留有功能障碍。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运动疗法康复治疗

进行运动疗法,对急性期完全不能收缩的肌肉或刚出现收缩时进行肌肉功能的再训练,可增强下意识地传到中枢的肌肉运动的感觉;可促进神经肌肉的连接恢复。促进了神经功能恢蔓,有利于神经的再生。同时使残存肌肉和接受神经再支配的纤维肥大与强化,延缓、预防肌萎缩,若待肌力恢复后,再开始肌力增强训练,易致肌肉挛缩而留有功能障碍。

1肌力增强训练

按面肌肌力不同,训练时采用不同手法,进行循序渐进的肌力训练。患者站立或坐于姿势镜前进行肌力训练。训练原则与一般肌力训练相同。患侧面肌肌力为0~1级时可用手帮助患者做各种表情肌被动运动;2~3级时,不给予帮助,可在治疗师指导下做面部表情肌的适当的主动训练;4~5级时,可做一定量的抗阻训练,用手指给予阻力。每组肌肉每次收缩1~2s,连续5次为1节,做10节;如感疲劳,做3~5节可稍休息一会,全部麻痹面肌做完为一遍,约需20min,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肌力为4~5级时,面部肌肉都是左右对称的,面部表情的产生基本是两侧肌肉同时运动的结果。只有提口角肌、眼轮匝肌、颧骨肌和笑肌能做一侧动作,因此面肌肌力训练应两侧同时进行。当麻痹肌肌力较弱时,麻痹肌牵拉不过健侧肌,就需要治疗师用手协助及限制健肌肌肉运动。具体面肌功能训练(左侧麻痹)方法如下:

额肌额腹:嘱患者上抬眉,前额做惊异样动作,蹙额。中指与眉平行放在眉毛上,让患者抬眉的同时上举患侧眉(左侧。。另一只手的手指压在健侧眉毛上,限制健侧肌肉运动(右侧)。

皱眉肌:嘱患者皱眉,两眉向中间集中,中指放在患侧眉毛内端向中间推(左侧)。另一只手的手指限制健侧运动。

眼轮匝肌:嘱患者用力闭眼,将中指压在眉毛上,轻轻向下方推,眼睑闭合。注意勿使中指压到眼球。另一手抑制健侧闭眼动作。

鼻根肌:令患者皱鼻根部。一只手的手指放在眉毛内端,另一只手的手指放在同侧鼻翼上方,帮助向鼻根部皱鼻。

鼻肌翼部:令患者深吸气样张大鼻孔,食指稍放入鼻孔,向外轻轻牵拉使鼻孔放大。

鼻肌横部、鼻中隔下降肌:令患者伸长鼻下部位,向下牵拉鼻孔。治疗者手指放在患者鼻孔下稍外方,在健侧(右侧)向下拉是将患侧(左侧)也轻轻向下牵拉,并施以阻力防止拉向健侧(右侧)。

提上唇肌:嘱患者提上唇,并向前突出,治疗者将手放在其上唇上,把上唇向鼻孔处提起。或将食指、中指放在上唇缘处轻轻上提亦可。健侧(右侧)上唇要用手指抵住,以限制其活动。

提口角肌:嘱患者示齿,引口角向上后方。治疗者使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向上方牵拉患侧(左侧)口角。治疗者右手掌紧贴健侧(右侧)面部,将健侧(右侧)向中线方向推移,协助患侧(左侧)上提口角。

笑肌、颧骨肌:嘱患者做笑的动作,引口角向外上方。治疗者将食指稍放入患侧(左侧)口角内或放在口角上,向外牵拉口角。由于健侧牵拉力强,要用手指在健侧(右侧)口角上给一些阻力,限制健侧活动。

颊肌:嘱患者闭口,颊部紧贴齿列,治疗者指尖放在口角上牵其口角向后。同时用手指限制健侧运动。

口轮匝肌:嘱患者者吹口哨动作将唇噘起。治疗者食指贴与患侧(左侧)上唇的紧下外方,中指紧贴下外方想像中央部推挤口唇。另一手指给健侧上下唇施加阻力,限制健侧口轮匝肌活动。

颏肌:嘱患者将下唇噘起,使下颌皮肤出现皱褶。治疗者用手指由外下方向上方或和中央推挤,以协助患者侧面部动作。治疗者手指在健侧下颌中线旁略加阻力,以抑制健侧活动。

2局部按摩治疗

在电诊民确定有面神经变性反应或肌肉神经支配以后,患者可自己对镜用手按摩瘫痪肌肉,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并可减轻瘫痪肌受健侧过度牵拉。可根据患者情况每日按摩数次,每次5~10min。具体的按摩方法分为:面部相应穴位按摩;沿肌肉方向进行按摩。本节主要介绍后一方法。

(1)枕额肌额腹;患者或治疗者用拇指或示指指腹沿枕额肌额腹的方向从眉弓向头顶轻轻按摩,在反向从头顶向眉弓按摩。按摩同时轻轻从眉弓向额部发际处推拉,或缓缓揉搓。

(2)眼轮匝肌:嘱患者闭眼,同时治疗者将眼轮匝肌从眼球上方下拉使其闭合。再用指腹沿上下眼睑或眶下缘间的凹陷处进行按摩。按摩应先从内向外,再从外向内轻轻推拉,以助于眼睑功能恢复,完成闭眼运动。重度面神经麻痹者出现下眼睑上提障碍,下眼睑松弛导致下眼睑外翻,亦可采用手指推拉法。嘱患者闭眼,治疗者用指指及示指的指腹,分别沿下眼睑皮肤从内向外,在由外向内轻轻推拉。

(3)提上唇肌:起于眶下孔上方、眶下缘的上颌部。其部分肌纤维向下进入上唇外侧皮肤,其他纤维与口轮匝肌交织,治疗者可用拇指或示指和中指指腹按摩全部或沿肌肉方向鼻民办旁及颧部按摩,再沿着鼻唇沟及口角向颧部推拉按摩。

(4)颧肌:颧大、小肌起于颧骨止于口角,其作用是上提、外拉口角。治疗者可沿着肌纤维方向,由口角旁向颧骨推拉或按揉。

(5)口轮匝肌:治疗者用示指及拇指的指腹,沿患侧口角向鼻唇沟方向,再沿鼻唇沟向口角方向按摩口轮匝肌上部。用示指及拇指的指腹,沿患侧口角向中心方向,然后向患侧口角方向按摩口轮匝肌下部。

(6)下唇方肌:用拇指指腹从口角下方向内侧及下方轻轻按揉、推拉。此方法还有助于颏肌的恢复。

参考文献

[1]管遵惠,丁丽玲,郭翠萍.68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分组治疗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1年10期.

[2]薛辉,石旭星.面瘫急性期针刺治疗的可行性探讨[J];陕西中医;2003年09期.

[3]管遵惠.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常用治疗方法的比较分析[J];云南中医杂志;1982年01期.

[4]徐杰,崔峻.面瘫难愈的因素及其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03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