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性心理护理对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目标性心理护理对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陈慧玲

新疆伊犁州奎屯医院新疆奎屯833200

摘要:鼓膜是分隔外耳道和中耳腔的椭圆形半透明状薄膜,由上皮层、纤维层和黏膜层组成,鼓膜能使传入的声波增强。鼓膜穿孔大多数由直接或间接外力损伤导致,如颞骨骨折、手术、挖耳、外耳道异物及爆破、掌击耳面部,高台跳水、潜水等压力伤都有可能损伤鼓膜,导致穿孔;此外,急性中耳炎也会导致鼓膜穿孔。鼓膜穿孔会使听力下降,增加中耳感染概率。临床可采用耳显微镜下颞肌筋膜修补鼓膜穿孔,或给予耳内镜下耳屏软骨-软骨膜修补鼓膜穿孔。

关键词:外伤性鼓膜穿孔;治疗依从性;目标性心理护理

外伤性鼓膜穿孔属于耳鼻喉科常见的外伤疾病,主要是由于鼓膜间接受到外部力量冲击所致穿孔,患者听力往往受到损伤,需行积极治疗。手术是外伤性鼓膜穿孔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患者在围手术期往往会存在一些心理障碍,对其治疗相对不利,故应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目标性心理护理属于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模式,本研究旨在探讨目标性心理护理对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为此,选取在本院就诊的64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进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64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明确诊断为单侧外伤性鼓膜穿孔;②年龄在18~60岁之间;③对研究知情同意,且已签署知情同意协议。排除中耳炎、认知障碍、精神障碍、咽鼓管阻塞等患者。本研究获伦理学委员会批准。在计算机中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这64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有男17例,女15例;年龄21~57(39.64±14.78)岁。观察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20~59(39.03±15.2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对患者实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病情观察等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目标性心理护理,即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其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术前心理干预在实施手术治疗前1周内,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为患者耐心讲解鼓膜穿孔治疗方法,为其列举一些手术成功病例,减轻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恐惧心理,增强其治疗信心;在实施手术前两日内,告知患者一些宣泄内心压力的方法,鼓励患者通过餐后散步、与他人聊天等方式宣泄心理压力,还可针对患者内心顾虑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其讲述内心的不安和焦虑,告知患者“这些顾虑是不必要的”。与患者增进沟通,分享其内心的情绪变动,对有焦虑、不安以及抑郁情绪严重的患者,对其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给予患者对症护理。鼓励患者观看书刊、报纸以及视频节目等,帮助患者转移对手术治疗的注意力,缓解其术前不良情绪。

(2)术后心理干预在结束手术后,立即主动地与患者进行沟通,第一时间告知患者手术取得成功,并在术后第2天,对患者再次进行心理评估,针对患者术后消极情绪进行针对性地疏导,通过交谈、听音乐、讲故事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并为患者讲解一些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告知其良好的心态对术后恢复的重要性。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在心理状况评分、治疗依从性、临床疗效、纯音测听值、鼓膜穿孔愈合时间、生活质量评分等方面进行比较。

(1)心理状况评分心理状况评分包括焦虑评分、抑郁评分,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估,分值为0~100分,得分越高,即心理状况越糟糕[5]。

(2)治疗依从性根据患者是否主动配合治疗来判断其依从性,如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即依从,反之则为不依从。

(3)生活质量评分采用GQOL-74量表评估,该量表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个维度,单项满分100分,得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

1.4疗效评价

疗效根据患者术后情况进行评估,可分为治愈、好转、无效,即治愈:术后4周内鼓膜穿孔完全愈合,听力完全恢复;好转:术后4周内鼓膜穿孔面积缩小幅度至少50%,听力提高幅度至少15dB;无效:术后4周内鼓膜穿孔面积缩小幅度不足50%,听力提高幅度不足15dB。治愈率+好转率=总有效率。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软件,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护理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P<0.05),而在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依从性方面,观察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纯音测听值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而在干预后,观察组纯音测听值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外伤性鼓膜穿孔是耳鼻喉科一种常见的外伤性病变,主要是由于外部间接力量冲击鼓膜而致鼓膜穿孔,其发病率逐渐出现增高趋势,患者听力在鼓膜发生穿孔后会严重降低,对其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外伤性鼓膜穿孔经保守治疗可自愈,但其鼓膜自愈时间较长,而手术治疗可缩短患者鼓膜自愈时间,现已成为外伤性鼓膜穿孔的主要治疗方法[11-13],但在围手术期,部分患者存在恐惧、不安等负面情绪,导致其治疗依从性差,对手术治疗较不利,因此,还应针对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实施合理干预。

心理护理是一种针对于患者心理风险因素进行干预的护理模式,主张通过各种心理干预措施,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以改善其心理状态,使其积极配合医疗工作。而目标性心理护理是在心理护理基础上优化而来的心理护理模式,其护理目标更加明确,护理计划也更具有针对性,本研究中观察组开展目标性心理护理,主要是针对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术前和术后心理状况进行干预,因为术前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恐惧,使其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有利于确保手术顺利开展,而术后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对术后恢复的焦虑,使患者积极地配合术后工作,从而规避术后恢复风险。

本研究发现,护理后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围手术期,不仅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还可起到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听力、缩短鼓膜穿孔愈合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等多重作用。此次研究与关于“目标性心理护理对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的研究成果有着一致性,采用目标性心理护理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92.50%,而本次研究结果中,采用目标性心理护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96.87%,两者有着一定的一致性。这都说明了本次研究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以及可行性,能够为临床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中应用目标性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也有利于提高患者临床疗效,促进其听力改善及鼓膜穿孔快速愈合,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柯琳.耳内窥镜下利用耳屏软骨-软骨膜瓣鼓膜修补术治疗鼓膜穿孔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1):63-64.DOI:10.19347/j.cnki.2096-1413.201901030.

[2]周庆,刘雄光,吴昌林,等.耳内镜下耳屏软骨环-软骨膜修补术治疗鼓膜穿孔40例[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8,32(6):69-72.DOI:10.6040/j.issn.1673-3770.0.2018.203.

[3]王驰,刘星,孔磊,等.耳内镜下耳屏软骨-软骨膜在鼓膜修补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7,23(6):44-45,61.DOI:10.11876/mimt201706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