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急性下腹痛伴发热患者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妇科急性下腹痛伴发热患者护理

刘晓红曲正芳周晶韩鹰

刘晓红曲正芳周晶韩鹰(黑龙江省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158100)

【摘要】目的讨论妇科急性下腹痛伴发热患者护理。方法配合治疗对患者进行护理。结论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遵医嘱及时、准确给予抗生素治疗,保证用药时间、给药途径及药量准确,合理安排药物输入的先后顺序。密切观察患者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伴随症状及其生命体征。每4小时测一次体温、血压、心率及呼吸,重症患者应使用床旁多功能监护,每15~30分钟测量并记录一次。

【关键词】急性下腹痛伴发热妇科护理措施

引起急性下腹痛伴发热的疾病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由炎症引起,如盆腔炎性疾病及急性阑尾炎;另一类是由非炎症引起,如盆腹腔恶性肿瘤、手术创伤、外伤等。下面将妇科急性下腹痛伴发热患者的护理措施汇报如下。

1引起急性下腹痛的疾病

1.1盆腔炎性疾病(pelvicinflammatorydisease,PID)盆腔炎性疾病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当病原体数量多、毒力强、患者机体抵抗力弱时,常发生败血症、脓毒血症,引起感染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若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感染,也可引起肝周围炎。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多个部位。引起盆腔炎性疾病的病原体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类,内源性病原体以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为主;外源性病原体主要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如沙眼衣原体、淋病耐瑟菌。病原体的感染途径包括:沿生殖道黏膜上行蔓延、经淋巴系统蔓延、经血循环传播和直接蔓延。临床表现因炎症轻重及范围大小而不同,主要症状为急性下腹痛、发热及阴道分泌物增多。腹痛呈持续性,重者可出现寒战、高热、食欲缺乏;若有腹膜炎,可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若形成脓肿,可有局部压迫刺激症状,脓肿位于子宫前方可出现尿频、排尿困难等膀胱压迫刺激症状,若脓肿位于子宫后方,可有里急后重感和排便困难等直肠刺激症状;若有肝周围炎,还可出现右上腹痛。若经期发病,可出现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查体发现患者呈急性病容,体温升高多超过38.3℃(口表),脉搏增快,重者血压下降,下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妇科检查可见阴道与宫颈黏膜充血、水肿,阴道内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并可见有脓性分泌物自宫颈口流出;穹隆有触痛,若有盆腔脓肿,穹隆饱满且有波动感;宫颈有举痛,宫体稍增大,有压痛,活动受限;一侧附件或双侧宫旁组织增厚,若有输卵管积脓或输卵管卵巢脓肿,宫旁可触及边界不清、活动受限、有压痛的包块。

1.2子宫肌瘤红色样变(reddegeneration)好发于妊娠期或产褥期,是肌瘤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坏死。患者主要表现为急性下腹痛,伴发热、恶心和呕吐,妇科检查子宫肌瘤明显增大,有压痛。肌瘤剖面为暗红色,如半熟的牛肉,有腥臭味,质软,漩涡状结构消失。

1.3急性阑尾炎(acuteappendicitis)临床上妇科患者出现急性下腹痛,特别是出现急性右下腹痛,常需与急性阑尾炎相鉴别。急性阑尾炎的典型临床表现为急性转移性右下腹痛,腹痛开始于脐周或上腹部,数小时后转移并局限于右下腹,常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重者可出现寒战、高热等症状。查体发现体温升高,右下腹压痛,麦氏点压痛明显,可有反跳痛与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腰大肌试验也称psoas征(患者左侧卧位,右大腿后伸,引起右下腹疼痛)和闭孔内肌试验也称obturator征(患者仰卧位,使右髋和右下肢屈曲,然后被动向内旋转,引起右下腹疼痛)为阳性,有助于诊断。

2治疗原则

急性盆腔炎性疾病应用抗生素治疗为主,清除病原体,改善症状与体征,减少后遗症。子宫肌瘤红色样变行保守治疗多奏效。急性阑尾炎可根据病情,先行保守治疗,若有手术指征,则需手术治疗。

3护理措施

3.1症状护理

3.1.1减轻疼痛,改善呼吸: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以利于盆腔内的炎性渗出物积聚在直肠子宫陷凹内而使炎症局限化及宫腔内脓性分泌物的排出。同时,半卧位时腹肌放松、隔肌下降,有助于改善呼吸。恶心、呕吐患者应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进入气管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诊断不明确的患者禁用止痛药,以防掩盖病情,延误治疗;为缓解腹痛,护理人员可陪伴在患者身边,教会其一些腹肌放松的技巧。

3.1.2降低体温,促进舒适: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解热药。

3.1.3防治休克:给予富含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流食或半流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补充足量液体,根据尿量和病情,调节输液速度,以维持血容量及电解质平衡。

3.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伴随症状及其生命体征。每4小时测一次体温、血压、心率及呼吸,重症患者应使用床旁多功能监护,每15~30分钟测量并记录一次。观察阴道分泌物的量、性状及气味。及时向医师反馈实验室检查项目结果。若脓液积聚在直肠子宫陷凹,行阴道后穹隆切开引流或腹腔引流的患者,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数量、性质及气味等,并做好记录。

3.3合理用药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遵医嘱及时、准确给予抗生素治疗,保证用药时间、给药途径及药量准确,合理安排药物输入的先后顺序。

3.4围手术期护理考虑急诊手术的患者应禁食水。护理参见妇科放疗、化疗及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

3.5心理护理患者因起病急、症状重或需要手术而感到紧张、恐惧,护理人员应态度和蔼、简洁易懂地向患者讲解急性下腹痛的可能原因,协助患者作各项检查,取得患者的信任,缓解其紧张心情、恐惧感。

3.6健康宣教重点应加强预防。积极治疗下生殖道炎症,定期开展妇科检查,做好经期及产褥期保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营养和身体锻炼。

参考文献

[1]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2005.

[2]王田福,主编.护理心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4.73.

[3]朱丽霞,高凤莉.临床护理查房现状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