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对儿童病毒性脑炎的表述

/ 2

脑电图对儿童病毒性脑炎的表述

周克立刘圣兰

周克立刘圣兰(东台市人民医院224226)

病毒性脑炎是一种病毒感染和机体免疫功能改变密切相关联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儿童时期由于其自身的免疫学特点,容易发生各种病毒性脑炎,表现复杂多样,病情轻重不一,常有不同程度的脑电图改变,本文对104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电图进行分析,现表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04例患儿均符合病毒性脑炎临床诊断标准[1],其中男60例,女44例,最大的15岁,最小的1岁,1岁至2岁4例,3至5岁10例,6至8岁36例,9岁至14岁54例。发病时间最短的1天,最长的2周。

80例病变累及脑膜而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软弱无力,嗜睡,年龄大的患儿主诉头痛,婴儿则烦躁不安、哭闹,有颈项强直的脑膜刺激症,18例患儿惊厥发作主要表现,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多为全身性或阵孪性发作,少数表现为强直性发作,6例表现为精神情绪异常,计算与记忆力障碍等。

1.2方法:104例患儿入院后第一日均常规行脑电图、头颅CT和脑脊液检查。采用国产脑电图仪,按照国际脑电图学会规定的10/20系统标准安放电,双耳垂为参考电极,分别进行了单、双极描记,记录时间约为15至25分钟,大部分病例于清醒、安静状态下进行,部分患儿行睁、闭眼过度换气试验,不合作者采用药物诱发睡眠法描记,脑电图诊断标准依照冯应琨标准[2],分析结果要考虑年龄因素,睡眠状态下,睡眠锋波与高幅慢波的区别,并参考儿童脑电图图谱[3]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脑电图异常与临床症状关系:80例患儿仅有发热、头痛、呕吐者,脑电图轻度异常62例,中度异常2例,重度异常没有。18例患儿发热、呕吐、惊厥1至2次者,脑电图轻度异常10例,中度异常8例,重度异常正常均没有。6例患儿为发热,颈项强直,伴有抽搐者,脑电图轻度异常0例,中度异常2例,重度异常4例。轻度异常表现为α波频率变慢,波幅降低,节律性减弱,6一7Hzθ波活动增多,随着病情发展,神经细胞变性或坏死,脑实质炎性水肿,颅内压增高,α波活动消失,θ、δ波活动呈广泛性、弥漫性出现而成为主体活动,部分伴同步阵发性或局限性不对称性高波δ波,中度异常表现为α波节律解体,4~7Hz、30~150uv之θ波活动,呈广泛、弥漫性出现,部分混有少量2~3Hzδ波活动,少量局限性棘波、尖波、棘(尖)~慢复合波,重度异常表现为广泛性、持续性1~3Hz中或高波幅多形性δ波活动,部分出现爆发性棘波、尖波,棘(尖)~慢复合波。

2.2患儿经住院治疗后,多次重复检查脑电图发现,随着病情的变化,脑电图检查结果也随之转变,病情加重时,脑电图可以从轻度异常,转变为中度异常,严重时为重度异常。一般经过1一3个月治疗后,76例脑电图显示恢复正常,22例脑电图明显改善,尖波、棘波明显减少或消失,6例患儿的脑电图无明显变化,仍以慢波节律为主。

3讨论

病毒性脑炎是儿科临床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主要由肠道病毒、腺病毒及疱疹病毒等引起,好发于夏秋季节,病情轻重不等,轻者可自行缓解,危重者呈急进性过程,以致遗留癫痫、智力低下等后遗症,严重者甚至死亡。早期能及时准确诊断,抓住时机对症治疗非常重要。

病毒可经血液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干扰神经细胞代谢也引起血管内皮组织增殖,导致循环障碍,神经细胞的炎症、水肿和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等病理改变,均会使脑组织自发性生物电位改变而出现脑电图异常,因此,脑电图检查可基本反映脑实质受损程度,当临床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恶心、乏力等一般感冒症状或只表现为精神异常者,而疑有病毒性脑炎时要进行脑电图检查,注意脑电图改变,尽可能做到不漏诊、不误诊。从脑脊液及脑组织中分离出病毒作为诊断病脑的金标准[4],由于基层医院不具备病毒分离等实验诊断条件,因此,脑电图检查可作为重要参考指标,学者研究报道,病脑时脑电图异常出现率为41.65%~100%[5],本组资料异常率为84.6%,与文献报道相匹配。

病毒性脑炎早期,因其脑部炎性水肿范围较广,脑电图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异常,而在重症病例中,病理改变除了水肿外尚有脑组织变性、坏死,此时脑电图在弥漫性慢波的基础上呈现高波幅多形性活动,随着病情的发展,神经细胞变性或坏死,脑实质炎性水肿,颅内压增高,波活动消失,波活动呈广泛性、弥漫性出现而成为主体活动,部分伴同步阵发性或局限性、不对称性高波幅慢波。极期可在脑部病变最严重的部位出现,间歇性平坦波或暴发性抑制电活动,脑电图改变与病毒性脑炎的临床严重程度有关,临床症状越重,脑电图的异常率越高,异常程度越明显,伴有意识障碍者,脑电图几乎100%中重度异常。重度异常脑电图病人的脑脊液检查及颅脑CT或MRI检查的阳性率均较高,说明脑电图检查有助于断病情轻重,与脑脊液检查和脑影像科结果一致。此外,多次脑电图检查可以了解病情变化。

随着症状的好转,脑电图会出现好转,但其恢复一般较临床症状好转的慢,脑电图显示轻度、中度异常者预后较好,而表现为以波为主的重度异常者往往病情较重,局灶性异常的脑电图预后较差。对病毒性脑炎进行脑电图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对病情及治疗的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大脑功能的恢复往往慢于临床症状的改变,因此,临床症状消失,要注意观察脑电图的变化,直到脑电图完全恢复,以免留有脑炎后遗症。

脑电图的检查简便易行,无创伤,无痛苦的优点,易于被患儿及家长接受,对协助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诸福棠,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59-763.

[2]冯应琨,临床脑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58-66.

[3]刘亚洲.儿童脑电图图谱,[M]第2版,北京海军出版社,2006,364.

[4]魏克伦.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5.

[5]范艳华.儿童病毒性脑炎脑电图分析,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03,10(4):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