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精益化绩效管理模式的探讨和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电力企业精益化绩效管理模式的探讨和研究

刘铁军

(开鲁供电公司内蒙通辽028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企业所面对的内外部环境也发生了改变,绩效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因此应当对其模式进行改革与完善。在改革发展中精益思想已逐步由制造业最初的精益生产扩展到各个行业的生产、管理、战略决策等多个层面的应用。精益绩效管理思想就是面向企业战略的一整套管理策略,企业通过实施这一套策略达到高绩效,本文主要对电力企业精益化绩效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绩效;精益化;管理

一、关于“精、益”的解释

精益化管理中的“精”体现在质量上,追求“尽善尽美”、“精益求精”;“益”体现在成本上,表示少投入、少消耗资源,多产出效益,实现企业良性发展。那么精益化绩效管理的就是要以最小、最便捷的管理投入,取得最大的良性效果,激励员工,为企业长足发展奠定基础,把最终成果落实到效益上。这里的效益不只是经济效益,更包括社会效益;不只是眼前利益,更包括长远利益。

对于企业信息化来说,盲目引入高科技软件并在事后进行绩效评估并不是有效的绩效管理方法,单纯的绩效评估仅仅反映过去的绩效,采用秋后算帐的形式,只关注工作的结果;而有效的绩效管理从一开始便有计划地展开,更强调未来绩效的提审,注重工作结果的同时不偏废工作过程,从而能够解决问题,有效地实现系统优化。

二、国家电网公司的精益化思路

国家电网公司刘振亚总经理将“两个转变”战略中的“四化”表述为“着力推进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而此前表述为“着力推进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刘振亚总经理在报告中对精细化与精益化的关系这样阐述:“精益化管理是对精细化管理的提升,更加注重结果和成效”。它的核心理念就是追求“努力消除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无效劳动,以获得最大的长远利益”;它是在精细化管理基础之上,追求规范化、程序化和数据化管理,落实效益中心的一种管理新境界。

实施精益化管理,切不可简单照搬其他企业或国外成功企业实施精益化的具体做法,不同行业企业推行精益化管理,必须结合自身行业实际和企业实际,对精益管理深入研究、实践,形成一套系统的更加适合行业和企业发展的精益管理方法。

三、电力企业实施精益化绩效管理实施

3.1当前绩效管理现状

为进一步深化公司全员绩效管理工作,推动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分配机制,促进公司总体目标的实现,公司结合实际,开展了以“全员、全覆盖、全过程”为目标,以“有计划、可量化”为手段的绩效管理精益化工作。绩效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工作业绩考核、工作能力及工作态度考核、执规考核三个方面,以工作业绩考核为主。工作业绩分为月度和年度考核。根据职务区间和岗位序列,对各层级员工及班站的工作业绩评价方法采取不同的方法;工作能力及工作态度考核以月度为周期,中层干部此项考核结合干部管理有关规定定期开展;执规考核是对员工职业行为的直接评价,它作为业绩考核的补充,是员工养成良好职业习惯的重要手段。执规考核不占绩效合约权重,直接在绩效总分中扣除。

某供电局实例:自2014年起,在国家电网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发展思路的指导下,针对在实施绩效精益化管理中遇到的工作任务分配、考核评分、绩效评审和统计工作量繁杂的难题,通过与相关科技单位合作,设计出了以国家电网公司SG186总体发展标准框架为基础,能自适应独立运行的一套新管理系统。实现全局文档统一管理和资源共享,确保全局数据的唯一性;通过专题映射模块,实现虚拟引用多处映射;可自适应地从数据库中准确挑选所需各类数据;并能在每月按组织构架和考核标准自动给出对各部门的考评结果。而这种做法正好与甘肃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目前实施的以“有计划、可量化”为手段的绩效管理精益化工作的思路不谋而合。

3.2精益化绩效管理的实施

(1)明确企业精益化绩效管理的宗旨和重点

企业精益化绩效管理的主旨是消除冗余、创造价值,提高企业效益。精益化绩效管理实质就是提高效益,从它的根本意义上就是指以最优的品质、最低的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在提高企业效益的宗旨下,企业要结合企业现有文化和外部环境,确立精益管理的推行理念、价值观。

(2)精益化绩效管理的推动实施的步骤

①提高管理者认识。在实施精益化管理中,对公司领导层和管理人员进行精益管理培训,深入剖析当前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薄弱节点,以及如何运用精益化管理思维有效破解存在的问题,在管理者层面统一思想,为精益管理提供组织领导上的保障。

②调动员工积极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何调动员工特别是业务骨干的积极性是精益化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其一加强骨干人员精益化管理工作思路宣贯,使员工能够充分理解精益化绩效管理内涵及工作思路;其二在激励机制上对消除管理冗余、提升工作绩效的员工建立奖励机制,扩大员工参与精益化管理工作动力;其三在导入精益化绩效管理时要注意分析、吸收员工的意见,最大程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③找准精益化切入点。设定了精益管理项目,就各自负责的业务流程优化为切入点,将精益化绩效管理实施与个人月度绩效考核挂钩,激励各部门不断推进精益化绩效管理。

④不断改善精益化思想。在企业推进精益管理进程中,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这就需要管理者阶段性召开精益管理专题研讨会,深入分析管理体系中各个流程存在的问题及薄弱节点,制订整改方案,确定阶段性目标,有序整改、完善,形成PDCA循环,持续提高精益化绩效管理水平。

(3)企业实施精益化与标准化的侧重点

企业推行精益化绩效管理时,标准化工作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一方面,实施精益化管理,在优化流程的基础上,要建立新的标准和规范。另一方面,原有的标准化工作成果可能因推行精益管理而面临推翻或修正,都需要标准化管理,需要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充分配合。

推行标准化建设和精益化管理,是提高工业企业管理效率、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二者并重推行将使企业有效提高管理水平,标准化能巩固精益管理的成果,而精益化让标准化有了灵魂。注重效益,强化内部管理,健全内控机制,提高精益化管理水平。

(4)如此实施精益化管理的预期效果

实施精益管理,其根本目的是在消除各种资源浪费基础上,夯实管理基础、规范运作、提高工作质量,进而持续提升企业绩效。通过实施精益化管理,应能体现如下效果。

①效率提升。以精益管理思路指引,使员工责任更加明确、工作规范更加具体,引导员工能够有效承担起各自责任,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②管理思维转变,工作方法改进。通过持续的精益化管理循环,公司管理者可以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及时改进管理方法,消除管理漏洞,提高管理绩效。

③员工素质提高,促进共同发展。通过员工的广泛参与精益化管理实践,进而促进员工树立精益思想,提高员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整体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有利于增强基层员工管理活力,有利于企业后备人才的培养。

结束语

推进精益化绩效管理,就是要将彻底消除一切冗余的思想贯彻到企业整个管理工作中,正视存在的弱点,以最优为目标,注重系统整合。全方面、持续的推进精益化绩效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它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对其进行不断地完善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吴美姿.精益绩效管理模式在供电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经济视野,2016(21):94-95.

[2]乔琰.电力企业精益化绩效管理模式的探讨和研究[J].科研:00174-00174.

[3]黄弟生,黄健文,冯舒扬.中山供电局组织绩效精益化管理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26).

[4]陶阳.电网企业电费精益化管理模式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

[5]赵曙明.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