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数学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大学数学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陆新叶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新时期的党中央坚持建设创新型的国家,基于此目标,新阶段的社会需要尝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制定新要求,新计划。为了达到新目标,社会各界力量需要为此做出积极地改变,能够做到这一目的的基础条件,离不开人才的可持续供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国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创新型人才的不断输出有利于为国家的建设做出突出的贡献。大学是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培养基地,近些年来的大学教育经过了改革有了突出的进步,但是传统的教学思想以及步骤还存留在大学教育中,使得同学们的积极性不能达到充分的激发,本文将基于这一现象论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以及现代大学数学教育的现状观察。

关键词:大学数学;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地位和作用

2006年的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中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念,而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大学教育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需要作出相应的改革,来体现大学教育的重要地位及意义。大学数学作为现代大学生的必修课程,重在培养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等多种对构建创新思维有利的能力,是大学教育中的重点培养项目。现代大学教育必须对大学数学课程表示重视,将数学教学进行科学的改革,培养更多质量更高的创新型人才。

一、现代大学教育所表现的现状

大学数学教育应该主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理性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自我分析并完善的能力,使得学生能在大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训练,成为全面性的创新型人才。但由于现代大学教育的教育方法存在部分缺陷,使得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可能:其一,大学数学教学延续了初高中的教学方法,延用了应试教育,只看中学生的期末成绩不看重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只看中学生的理论课教育而轻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其二,现代大学没有将数学教育能为同学们带来的益处表示重视的态度,使得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全方面的发展,同学们对数学知识只保持在书面应用的状态,不能对此加以运用,在实践方面存在短板,难以养成较强的逻辑思维,从而难以成为创新型人才。

同时,大学教育中的教材选用方面、教学目标的界定方面、教学方法的使用方面、教学手段的运用方面不能符合新时代的创新性建设改革的要求,使得大学教育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存在漏洞,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材的选择方面

现代大学的数学教育所选用的教材较为陈旧,对现代数学方法及思想的研究较为缺乏,书中对于数学历史的介绍及研究较为片面,使得同学们在此类方面的学习较为匮乏。不能够有充分的知识储备,难以做到引经据典或对现代的数学思维进行自我剖析。

(二)教学方法的使用方面

现代数学教育的教学方法一般将教育重心界定于运算能力的提高教学以及数学定理的演绎证明培养,而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一般保持忽视态度,将这些能力的培养放在较轻的方面,不能达到现代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的界定方面

在现代教育改革中规定减少教学时数,使得教学大纲规定的总教学任务得不到完成,教师们为了完成教学大纲的教学任务,不得不忽视教学效果。使得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得不到质量上的创新及提升,同学们所处的学习氛围浓度得不到保证,对学生的创新教育不能得到规定的强度。

(四)教学手段的运用方面

现代大学数学教育多数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数量较少,使得同学们的活跃程度较低,既不利于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同学们的积极性的培养,使得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没有兴趣,从而得不到目标要求的学习效果。另外,大学数学的考试方式较为单一,使得学生的创新型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培养。在以上种种原因下,大学教师仅仅完成了教学大纲中要求的广度任务,而对于要求的深度教学不能得到质量保证,在此种教学下培养的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及数学思维能力不能满足现代社会要求的创新能力水平,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另一方面,现代大学数学教育在一步步实施改革,变得越来越出色,一系列欢欣鼓舞的成果相继出现,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教学手段由之前的只重视成绩不重视素质教育及创新能力培养转换到既重视知识的教学又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其二,教学目标的重心转换为学生的对于数学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数学问题进行综合运用,能够具备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其三,改善教学方法,选用新教材,改变教学整体体系,以实现教学整体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运用更先进的的教学方式及网络教学,表现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其四,将现代化的考试制度进行了改革,采用更能凸显对学生创新能力考核的考试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定。以上几方面的教学改革措施在各个高校进行了越来越大范围的推广,并得到了深度更大的运用,使得大学数学教育的地位得到了提高,数学教育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的重要程度也在不断显现。

二、大学数学教育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创新型人才指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能力包括创新的意识、积极创新的精神及思维。除此之外,创新型人才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应该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应该能将所学的知识加以灵活的实际运用,在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时要本着更高的思想品质,更要有责任感。除此之外,要能够和别人进行合作,能够时刻准备学习新知识,具备与别人交流的能力。

现代社会离不开不断地创新,创新型人才的存在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在这种高科技的不断发展竞争中的根本离不开教学的不断发展,数学教育在这之中处于关键性地位,决定着人才竞争的质量及发展。

现代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任务融合到教学的方方面面。大学的数学教育是培养创新能力各个环节中的重中之重。由于数学具备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归纳能力的特点,是现代创新教育的必备能力教学。在创新型数学教育中,不仅学生的数学能力能够得到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猜想能力、归纳能力、观察能力及自主探索能力等一系列现代创新型人才必备能力都能得到相应的锻炼,能够将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到全面的提升,具有文化、素质多方面的全面培养。

结语:

大学教育需要进行不断的发展,教育工作者需要根据社会的不断发展及党中央对于教学目标的规定进行不断的改变和改革,坚定信心,用积极的工作状态将大学数学教育不断发展,使得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充分的提升,培养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人才,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吕娜.大学数学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J].时代农机,2018,4501:241.

[2]钱海军,郭泽睿.“一带一路”背景下以供给侧改革创新技工教育与高职成人教育衔接模式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3403:52-58.

[3]杨振峰.高中生命教育支持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

[4]石晋阳.儿童编程学习体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陆新叶,女,江苏苏州人,本科,研究方向: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