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炎的康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骨性关节炎的康复

谭红卫王飞思吕志丹

谭红卫王飞思吕志丹(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158100)

【中图分类号】R6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0)12-028-02

【摘要】骨关节炎是一种最常见的关节炎,是一种非对称性、非炎症性、无全身性征象的疾病,也称退行性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炎。1986年前无明确定义,有些人认为是关节的退行性变,大多数人认为是一种病因不明首先为关节软骨受累的疾病。1986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将其定义为关节软骨完整性破坏引起的关节症候,同时关节边缘的软骨下骨也出现相应变化。1994年,美国骨科学会(AAOS)认为骨关节炎是各种力学和生物因素破坏关节软骨、细胞外基质和软骨下骨的蜕变及合成稳定性的结果。它是一组交叠的、有独特特征的疾病组,病因不同,但有相似的生物学、形态学和临床特征。疾病的进展影响关节软骨,涉及软骨下骨、韧带、关节囊、滑膜及周围肌肉。

【关键词】骨关节炎康复治疗

临床资料

57例(62膝)的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了膝关节镜探察及根据患者损伤情况进行不同的治疗方法。术后常规功能锻炼及中药辨证口服治疗等。结果:随访3个月及1年后复查,随访3个月优良率为82%,随访1年以上的优良率为73%,术后大多数患者局部症状得以改善,关节活动情况好转,未出现其他并发症。

分类

骨关节炎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骨关节炎一般是原因不明的多关节退行性关节炎,通常在几个关节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变,极少在35岁以前发病。多与年龄、性别、种族、遗传等有关。继发性骨关节炎通常是单关节骨关节炎,关节对某些疾病产生反应而引起关节面匹配不良。先天性畸形、感染、非特异性炎症、代谢性疾病、出血性疾患、外伤、后天性关节面适应不良、关节不稳定、医源性因素及肥胖是其常见原因。

临床表现

骨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的缓慢、进行性、反复发作疼痛;关节肿胀变形;关节僵硬、活动受限为主,有的伴有继发性滑膜炎。滑膜炎、肌肉痉挛、关节失稳、骨内静脉高压、负重区皮质下骨小梁骨折是造成疼痛的主要原因。早期由于疼痛及肌肉痉挛,后期因关节囊及韧带挛缩、关节面适应不良导致关节活动受限。急性发作期,渗出增多,出现浮髌征,穿刺可抽得多量关节液。晚期关节结构重新塑造,出现关节肥大、内外翻畸形及脊椎变形、老年驼背等关节变形表现。约40%的膝关节骨关节炎伴发滑液囊肿。

康复评定

骨关节炎的评定应针对关节的生物力学及其功能障碍出现对邻近关节的影响及对病人的独立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的评定。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反应,延缓软骨退变,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一)运动疗法在骨关节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一般骨性关节炎病人无需卧床休息。当负荷关节或多关节受累时,应限制其活动量。OA急性期关节肿痛症状严重,则应卧床休息,病变关节局部需夹板或支具短期固定。固定时要维持正确姿势。

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度和耐力,有利于关节的稳定,保持关节的活动范围,并增强机体的协调性,提高正常的生活能力。应用运动疗法时,应充分考虑到整个病理过程中病人的运动功能情况,从而采用不同的运动训练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肌力训练按照肌肉收缩的方式不同,肌力训练可分为等长、等张和等速肌力训练。

2.关节活动范围训练适宜的关节运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慢性炎症的消除,维持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改善关节软骨的营养与代谢。

3.身体适应性训练主要是全身大肌群参与的有氧运动,其目的是建立一个规律性的体力训练模式,增强心血管适应性,提高机体有氧代谢能力,加大工作容量,改善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4.神经生理治疗技术肌力训练可使一部分受损的神经功能得以恢复,但是相当一部分神经功能的恢复要依靠特殊的训练。

(二)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可增强关节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中医针灸按摩也有一定效果。

(三)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疼痛及伴随症状,缓解关节僵硬肿胀,维持改善关节功能,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国内外均将治疗OA的药物分为改善症状和改善病情的药物两类,可单独或合并使用。随着对OA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可能使一些新的治疗药物问世,特别是通过特异性阻断一种或多种OA的代谢过程、延缓OA的发生、改变OA病情的药物。

(四)支具与辅助器具

支具常用于炎性疼痛性或不稳定关节,以减少关节活动,有利于消肿止痛或保持关节功能位。手夹板用于手、腕、肘等上肢关节,踝、膝等支具用于下肢,脊柱支具用于躯干部位。辅助器具有各种用途,主要是ADL辅助具,如拐杖、轮椅、持物器、穿衣器等。又如加高垫以增加厕所座椅高度,以有利于髋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使用。

(五)关节保护

正确的关节保护可延缓关节退变,减轻OA病人的症状,延长关节使用时间。关节保护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同一姿势长时间负重。

(2)保持正确体位,以减轻对某个关节的负重。

(3)保持关节正常的对位对线。

(4)工作或活动的强度不应加重或产生疼痛。

(5)在急性时关节不应负荷或活动。

(6)使用合适的辅助具。

(7)更换工作程序,以减轻关节应激反应。

(六)手术治疗

对于持续疼痛、明显功能障碍、病情严重的晚期OA病人,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是解除病人疼痛,增加关节活动度和关节稳定性。

手术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去除原发病因的手术,如截骨矫形术,可以纠正关节的负重力线;关节镜冲洗、清理、成形、摘除游离体,可以去除关节内刺激因素;关节韧带修复重建术,可以恢复关节的稳定性。另一种是关节面的修复及重建手术,如关节清扫、软骨面修复、软骨细胞移植、人工关节置换术等。各种手术除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外,还应根据每个病人的年龄、全身状况、经济承受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进行选择。

目前,关节镜灌洗术和关节清理术已经被广泛用于OA后期的治疗,总有效率在80%左右,疗效多数可以维持3年左右。其他如基于骨髓刺激技术的磨削关节成形术和软骨下骨钻孔术等手术方法对OA软骨缺损的修复均有一定作用。自体软骨和软骨膜移植、自体软骨细胞种植用以修补OA缺损的软骨也已经应用于临床。

(七)预防

关节软骨组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老化,这是自然规律。但若注意预防,可以延缓其进程和减轻其退行性变的程度。预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病人的教育对病人宣传教育在OA治疗中至关重要,但经常被忽视。要使病人相信大多数OA预后良好。OA并非都是进展性的,可长期相对稳定。相当部分病人虽有放射学改变但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同时要让病人了解,OA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的,除有一定的遗传、年龄增长、雌激素减少等因素外,其他一些不利因素如肥胖、外伤、过度使用、不良姿势、受凉受潮等是可以通过自我调控来减少或避免的。

2.控制体重已知肥胖是可以避免及改变的危险因素,只需减轻5kg体重,就可以使妇女在随后的10年里发生OA的危险率降低50%。

3.合理的锻炼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度和耐力,有利于关节的稳定,保持关节的活动范围,并增强机体的协调性,提高正常的生活能力。但是,不适当的运动或过度锻炼可加重关节软骨的损伤,引发或加重症状,促进病情进展。因此应根据个体化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参考文献

[1]徐卫东,吴岳嵩,张春才.骨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J].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3):140-141.

[2]张宏,严隽陶.老年骨骼肌减少症研究进展及展望[J].中国康复,2003,18(2):115-117.

[3]黄德清.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康复治疗[J].中国康复,2001,16(3):165-166.

[4]华英汇,陈世益,顾湘杰,等.威灵仙注射液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的观察[J].中国运行医学杂志,2003,22: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