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企业风险管控的安全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新能源企业风险管控的安全管理研究

常苏芬

山西晋电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省太原市030001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大,传统的能源类型,如煤炭、石油等资源,不仅污染环境,同时也不可再生。新能源企业的出现可以很好地解决能源不足和污染问题,但是,新能源企业还面临着很多风险。因此,主要探究了新能源企业风险管控的安全管理,并为同行业的研究提供必要理论依据。

关键词:新能源企业;风险管控;安全管理

引言

为了提高新能源企业的施工质量和水平,必须将安全管理放在首位,加大安全风险管控力度,提高新能源企业施工安全管理水平,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施工目标,获得较好的新能源企业工程施工经济效益。

1原料多元化进程加快

今后,随着原料多样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必将推动中国能源结构的转变,首先是页岩气的大规模开发。基于世界一次能源的发展进入了天然气、石油、煤炭及新能源的四分天下的新时代,在未来能源结构中,油气资源仍旧保持主体的地位。根据美国EIA预测,在2040年,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可再生能源可以占据25%,朝着非常规油气资源方面发展。同时,我国现代煤化工企业也在快速发展,中国正在开展煤制天然气、煤制油剂、煤制烯烃等工程,并且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且生物质能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不同于常规类型的企业,我国新能源企业在实际经营中有以下几种特点:①产业优势巨大。新能源企业具备良好的产业优势,首先是受到社会对无污染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的影响。其次,传统能源已经不能满足我国发展的需要。②市场环境及潜在资本。基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新能源企业在未来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同时,国家对新能源企业的支持力度也较大,给予了很多政策及资金的优惠,这都有助于企业的发展。③生产成本较大。现阶段,新能源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还受到生产成本较高的影响,如设备及研发成本较高。与此同时,我国很多新能源企业还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在技术及资金方面处于落后地位,这些因素都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2新能源企业面临的安全风险问题分析

2.1替产品风险

不同于传统的能源企业,新能源企业生产出的产品作为一个新兴产品,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还受到市场营销及核心技术的影响,在产品结构整合及产品竞争力方面都面临着产品风险。

2.2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对市场认识及管理素质的影响,没有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而制定出不合适的规划和战略,进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而管理因素是新能源企业发展过程中,引发企业安全风险主要的影响因素。而新能源企业的管理中包括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如管理制度、管理职能定位、财务预算执行、管理方法、管理理念及文化、财务计划编制等。上述每个环节都会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而如果任意一个环节出现了设置不当或者执行不力等情况,都会影响企业的安全。现阶段,企业管理者缺乏长远的管控是导致新能源企业安全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很多企业经营者只是重视企业短期的效益,而忽视对企业产品的定位,进而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2.3财务风险

新能源企业很多处于初创或者发展的阶段,高昂的产品研发及设备引进,都会增加企业的财务负担。如果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债务比例过大,就会降低企业的资金流动性,从而给企业带来破产的安全风险。

3提升新能源企业风险安全管理力度的措施分析

基于上文所写,可以得出我国新能源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还面临着很多安全风险影响,因而,提出必要的措施,来提升企业的安全风险管控力度就十分必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述。

3.1企业风险管控文化的培养

首先应该提升企业的风险管控意识,使企业员工都具有一定的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时刻做好应对风险挑战。同时,还应该积极培养企业的风险管控文化,可以采取安全风险管控文化竞赛等形式,优秀的风险管控文化不仅利于企业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同时还有助于企业提升竞争力。

3.2构建完善的内部管控体系

新能源企业应该给予企业自身的特点,并以COSO风险管理理论为基础,从企业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信息共享及控制互动等方面入手,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及风险管控力度。首先企业可以构建一套完善、有效、科学的双向风险管控体系;其次,企业应该明确内部的职责,做到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良好沟通;还应该提升对企业财务管理和产品经营的监督力度,提升企业的精细化管理。

3.3提高企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企业人才的培养对于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只有依靠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才可以大幅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和风险管控水平,进而更好地应对企业的安全风险。首先,企业应该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企业风险影响、安全管理制度等方面。其次,企业应该根据风险管控岗位的实际需求,不断招聘或者引进风险安全管理人才,从而提升企业应对安全风险的能力。企业还应该借助于外部的中介或者风险咨询公司,避免企业受到更大范围的损失。

3.4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安全培训

中国联合水泥聘请CTC等外部安全专家对公司全体员工进行“危险源辨识”专题培训,将“危险源”的真正含义及辨识方法教授给每一位员工。各公司成立了以公司总经理为组长的危险源辨识及分级管控的领导工作小组,明确工作职责;重新梳理、完善了公司危险源管理制度,从制度上明确了危险源辨识和分级管控的程序、要求,做到了有据可依。为了让每一名员工均能参与危险源辨识的工作中来,各公司开展了从部门到工段、从工段到班组层层危险源管理制度的知识培训学习。让每位员工参与进来,达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责任落实。自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工作以来,各公司多次组织相关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到兄弟单位交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经验,集思广益,对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建立完善安全教育培训的管理制度,确定了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定期识别了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了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培训计划,全年共举办安全教育培训班3期,培训人员达1100人次,提高了全员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意识。在掌握危险源辨识方法的基础上,井然有序开展危险源辨识。

3.5统筹协调,重点抓好落实,全面管控危险源

为了将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平台,各企业工作小组每月定期召开调度会,在调度会上对每月风险管控推进情况进行总结,对出现的问题按照分工逐一落实到部门,责任到人,明确完成时间,并将完成情况汇总存档,加快了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进度。为有效管控辨识出的危险源,公司对所有危险源实施公司、工段、班组三级管控。公司级重点管控高度危险源,工段级管控中度危险源,班组级管控低度危险源。按照制定的危险源管理制度实施月度监督检查危险源的变化情况,随时掌握危险源的动态变化情况,使之处在可控范围之内。危险作业作为危险源管控的重点,公司对其实行作业前风险评估、审查审批制度,制作了危险作业指示牌,便于公司管控。为巩固辨识出的危险源,公司采取了危险源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安全行为观察、未遂事件统计相结合的工作机制。通过公司级、工段级、班组岗位级三级隐患排查,有效地保证了监控危险源是否在可控范围内。

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我国对新能源企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同时,新能源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旧面临很多安全风险的影响,因此,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做好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从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丰敏.新能源企业风险管控安全管理分析[J].低碳世界,2015,(11):168-169.

[2]陈伟.电气化改造中工程施工安全管控研究[J].电子测试,2016(5):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