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研究

胡海舰

(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卫生院;北京101300)

【摘要】功能性消化不良不同亚型患者焦虑、抑郁患病率,睡眠障碍率不同,生活质量有一定差异,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不同亚型患者的临床特征,有助于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亚型;特征

0引言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经过检查排除消化器官器质性病变的,由胃部以及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发的临床综合病症。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天气、环境变化有关,同时也受到患者的饮食习惯影响。一般临床症状表现为上腹痛、餐后饱腹感以及胃胀、上腹灼热感,归属中医学“积滞”“胃脘痛”范畴。依据罗马Ⅲ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上腹痛综合征(EPS)、餐后不适综合征(PDS)和重叠型三种亚型。本文主要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不同亚型精神心理因素、睡眠质量、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性。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文章随机选取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笔者在李桥镇卫生院临床接诊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8名。对上述患者进行了功能性消化不良亚型临床进行记录性分析,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汇报如下。

1.2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18~65岁,男女不限;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

(1)EPS:发生在进食平常餐量后的上腹痛,每周发作≥2次;上腹部烧灼感使其不能完全平常餐量的进食,每周发作≥2次;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以上诊断标准上诉症状至少有一个症状分值和(程度+频度)≥4分。

(2)PDS:发生在进食平常餐量后的餐后饱胀不适,每周发作≥2次;早饱感使其不能完全平常餐量的进食,每周发作≥2次;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以上诊断标准上诉症状至少有一个症状分值和(程度+频度)≥4分。

(3)重叠型:兼有EPS和PDS表现。三型需要经实验室检查、超声检查、胃镜或者上消化道造影等检查除外器质性疾病。

1.3实验方法

1.3.1焦虑评定

采用标准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每项内容有4种选项:1分,偶或无;2分,有时;3分,经常;4分,持续。调查患者近1周的焦虑水平,填表前给予患者适当说明,10min内填写完毕后由调查员核对,统计粗评分,计算出标准分(粗分乘1.25取整数部分),并对结果进行分析:<50分,正常无焦虑状态;≥50分,有焦虑存在,其中50~59分存在轻度焦虑,60~69分存在中度焦虑;≥70分存在重度焦虑。

1.3.2抑郁评定

采用标准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每项内容有4选项:1分,偶或无;2分,有时;3分,经常;4分,持续。调查患者近1周的抑郁水平,填表前给予患者适当说明,10min内填写完毕后由调查者核对,统计粗评分,计算出标准分(粗分乘1.25取整数部分),并对结果进行分析:<50分,正常无抑郁状态;≥50分,有抑郁存在,其中50~59分,存在轻度抑郁,60~69分存在中度抑郁,≥70分存在重度抑郁。

1.3.3生活质量评定

采用SF-36生活质量调查量表评定,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活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8个健康维度,每个健康概念包括2~10条目,得分越高功能损害越轻,QOL越高。填表前给予患者适当说明,给予指导下完成,完毕后由调查者核对,首先将原始数据转换为初得分,用标准公式计算最终分值。最终分值=(实际初得分-该方面最低得分)/(该方面最高得分-该方面最低得分)×100。最高为100分,最低为0分。取平均后得到8个健康维度的具体分值。

1.3.4睡眠质量评定

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调查患者近1周的睡眠情况,填表前给予患者适当说明,10min内填写完毕后由调查者核对,每个成分按0~3分计算,累计得分为匹茨堡睡眠质量量表的总分,总分范围为0~21分,PSQI总分≥8分,表示存在睡眠紊乱,认为睡眠障碍,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资料进行各种相关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中精神心理因素是一个公认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本研究中EPS组以焦虑为主,认为焦虑可以通过增加内脏敏感性引起加重腹痛,这些研究结果差异不排除地区人群之间差异的可能性。焦虑、抑郁患病率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不同类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特点,但是焦虑、抑郁与功能性消化不良之间互相影响的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常还伴有睡眠障碍,会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精神心理疾病、过早死亡等。

本研究中对不同类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了PSQI评定,结果显示EPS组、PDS组、重叠型综合征组睡眠障碍发生率均较高,三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重叠型综合征组睡眠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考虑与该类型症状的复杂性有一定关系,有待实验资料进一步证实。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抑郁的存在可以导致胃肠动力、内脏敏感性等变化,且与躯体症状之间存在恶性循环,可以加重强化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4文章小结

总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普遍存在精神心理障碍,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功能性消化不良不同亚型患者焦虑、抑郁患病率,以及睡眠障碍、生活质量降低程度均有不同差异,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不同亚型患者的临床特征,寻找其易感高危病因,有助于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多方面综合制定有效的医疗干预治疗方案,可以不断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谷灿立,张龙江,李为民.辨证分型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6,24(5):959-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