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术后镇痛两天拔管后穿刺点渗出大量液体4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1-21
/ 1

硬膜外术后镇痛两天拔管后穿刺点渗出大量液体4例

朱宁池

朱宁池(重庆三峡中心医院麻醉科重庆404000)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0)11-088-01

硬膜外镇痛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焦虑,促进睡眠,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及身体的恢复,特别对高血压、情绪紧张的患者更有利。

1资料与方法

4例患者均行腰硬联合麻醉,2例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2例足月孕,行剖宫产术。术前检查、血小板、白蛋白、血红蛋白、心率均正常。进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道,取左侧卧位,常规皮肤消毒后,用2%的盐酸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硬膜外穿刺点,用一次性AS-E/S硬膜外腰硬联合麻醉穿刺包,产品标准号:rr0321.1-2000。行L3-L4穿刺硬膜外。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再用腰麻穿刺针行腰麻穿刺,见脑积液流出后,用0.75%盐酸罗派卡因注射液(耐乐品)2ml,缓慢注入珠网膜下腔,然后退出腰麻针,置入硬膜外导管,留够长度后,固定硬膜外套管后平卧。测试麻醉平面,均在T6以下。术中输入晶体500ml,胶体800ml,血压、心率、呼吸平稳,手术结束后,用0.894%甲磺酸罗派卡因注射液40ml,氟派利多2.5mg,地塞米松10mg,0.9%生理盐水,共计220ml。电子镇痛泵负荷量3ml,持续5ml/h,锁定时间15min,连接硬膜外导管,送回病房,术后随访,镇痛效果满意,患者无呕吐、头晕,6-8小时后双下肢活动正常。

镇痛2天后,药物完毕,检查穿刺点,纱布干洁,常规消毒穿刺点,拔出硬膜外导管。穿刺点渗出液体,渗出液无色无异味。

处理办法1:穿刺点常规消毒后,用无菌厚纱垫压穿刺点,嘱患者平卧,但2小时后,纱垫全部浸湿,第1天更换纱垫2-3次,第2天用同样的方法更换纱垫1-2次,第3天渗出水减少,第4天完全停止,穿刺点结痂。

处理办法2:嘱患者左侧卧位,穿刺点消毒后,用2%盐酸利多卡因行穿刺点周围皮丘样注射,使穿刺点周围的皮肤隆起,起到对穿刺点的压迫作用,减少体液的渗出,有一定的作用。

4例患者硬膜外穿刺点渗出体液后,均未发现头晕、颈部疼痛和强直,无恶心、呕吐等症状。7天后正常出院。

2分析

作者认为原因有两方面:1.硬膜外腔的壁较厚,渗透性差,硬膜外脂肪较多,少部分镇痛药液被吸收,大部分药液停留在硬膜外腔内。2.体内组织液渗透压增加,加重硬膜外腔体液积聚,而导致硬膜外导管拔管后出现体液不断渗出。出现这种情况后,外科医师、患者、家属都认为是脑积液漏出,麻醉医师也很被动。因此,我院出现这种情况后,现已放弃硬膜外镇痛,而改用静脉镇痛,而硬膜外镇痛的优点也随之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