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症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2

皮肤瘙痒症治疗

王志刚

王志刚(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大雁煤业集团公司总医院021000)

【中图分类号】R7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8-0117-01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皮肤瘙痒的临床病症,运用中医学的角度分析病因,寻求治疗方法,在实践中得到运用和验证:采用中药治疗瘙痒症,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皮肤瘙痒症中医药治疗外科证治临床疗效

皮肤瘙痒,是皮肤产生痒感而欲搔抓,但又无原发皮肤损害的一种自觉症状。最初仅局限于一处,而后逐渐扩展至全身。瘙痒常呈渐发性,尤以夜间为重。瘙痒症是一种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损害的皮肤病.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药治疗瘙痒症,取得满意疗效。皮肤瘙痒一般分为:常见性皮肤瘙痒和糖尿病皮肤瘙痒。

中医治疗皮肤瘙痒症的方法,主要是根据中医认为瘙痒症病因来决定采取哪种治疗方法的。中医认为皮肤瘙痒症是由于身体在虚弱时被各种湿、热、燥、寒、风等病邪趁虚而入,导致体内的气血运行受阻,水谷精微转化不畅导致的。在进行中医治疗皮肤瘙痒症的时候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症,分型而治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因此这样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达到针对性的治疗,效果自然就会比其他的方法要好很多。

一中医治疗常见性皮肤瘙痒的临床分析

在临床门诊中,因皮肤瘙痒为主证而就诊者不少。其中许多是经反复用药治疗而没有疗效的。针对这一情况,我根据中医理论,从皮肤瘙痒的病因病机,选用有针对性并有特殊疗效的中药,采用内服,外洗治疗,能获得满意疗效。

在治疗中。多采用内服外洗相结合,轻者内服即可,较重者或顽内服者必兼有驱风,这与皮肤瘙痒者其发展较快,范围较广,跟风性善行数变相关。常用防风、蝉衣、蛇床子、白蒺藜、升麻等,使其轻宣疏散而达到透表止痒,有热者配以苦参、赤芍、菊花、栀子、苦栋皮等佐以清热解毒,有湿者配以清利淡渗如茯苓、泽泻等使湿浊之邪得除。对带有水泡者为佳。血虚者配以四物汤具有养血和行血之功,血得养则肌肤润泽而燥除,血有行则风自灭。虫咬为患一般外洗为主。

二中医治疗糖尿皮肤瘙痒的临床分析

痒为哪般?关于糖尿病皮肤瘙痒形成的机制,中医学认为主要与血热、血瘀、血虚有关,湿热内郁肌肤所致者,尤其多见。因为糖尿病在中医学称为“消渴病”,内热伤阴耗气是其基本病机,内热包括胃肠结热、脾胃湿热、肝经郁热等多种。内热伤阴可以导致阴血不足,内热郁于血分,可以导致血热,久病入络,久病多瘀,又常见血瘀,所以这些因素掺杂在一起,均可称为皮肤瘙痒发生的重要原因。而糖尿病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久病多虚,或存在阴虚,或存在气虚,更多气阴两虚,甚至阴阳俱虚,而“正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抵抗力降低,容易合并各种感染,包括细菌感染、真菌感染、滴虫感染等,即正气不足,湿热外浸,或正虚之下,邪毒内生,均可导致炎症性皮肤瘙痒的发生,如妇女外阴阴道炎等。

(一)血瘀证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病程较久者,常见血瘀证,临床可表现为皮肤瘙痒,久治不愈,入夜加重,抓痕紫暗,皮肤局部甲错如鱼鳞,或有黑斑,患者颜面可有瘀斑,唇舌紫暗,或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舌有紫斑,脉弦或涩。治疗当活血化瘀止痒,方剂可用桃红四物汤、桃核承气汤等,中成药可用丹七片、大黄蛰虫丸、当归苦参丸等。

(二)血虚证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病程较久者,久病致虚,伴有营养不良,或老年朋友,或糖尿病肾病伴肾性贫血者,常见血虚证,临床可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瘙痒,入夜加重,影响睡眠,常伴见咽干目涩,大便偏干,患者面色无光彩,唇舌淡暗,舌淡,脉细。治疗当养血润燥止痒,方剂可用归芍地黄汤、四物汤等,中成药可用养血安神片、消风丸等。

(三)湿热证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尤其是肥胖患者,女性外阴阴道炎患者,男性合并湿疹等皮肤病的患者,或糖尿病肾病肾衰尿毒症者,湿热所致者,非常多见。临床可表现为皮肤瘙痒,潮湿多汗,缠绵难愈,入夜加重,抓痕流水,或伴有皮肤局部糜烂,皮疹流水,妇女则带下量多,阴道瘙痒,大便不爽,小便黄赤,患者颜面可见晦暗、垢腻,同时可兼有头身困重,脘腹满闷,腰腿酸困等症状,舌偏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治疗当清热除湿止痒,方剂可用二妙散、萆薢渗湿汤、龙胆泻肝汤等,中成药可用四妙丸、龙胆泻肝丸、当归苦参丸等。

应该指出的是,中医学所谓血热证、血瘀证、血虚证、湿热证,并不是互相毫不相关的。临床实际经常是二证或数证同时兼见。只是治疗用药当有所侧重而已。我们临床则常用当归地肤子汤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有当归、赤白芍、生地、丹参、紫草等滋阴养血、凉血活血药与地肤子、苦参、白藓皮、土茯苓等清热祛湿药组成,实践证明治疗顽固性糖尿病皮肤瘙痒,每有良效。

综上所述,皮肤瘙痒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皮肤病,多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影响,不但会对患者的皮肤造成一定得伤害,其具有瘙痒感常使人寝食难安,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对于此病应给与及时的治疗,中医治疗皮肤瘙痒有非常好的效果。本人治疗50例患者系2008—2010年在门诊治疗的病人,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20—70岁,50岁以上者44例,占88%,病程最短3天,最长10年。50例患者中泛发型皮肤瘙痒26例,局限性皮肤瘙痒24例,其中合并瘙痒者10例,

三治疗方法

养血润燥,祛风止痒方,用四物消风散加减:当归10g,川芎12g,熟地15g,苦参12g,羌活9g,薄荷3g,防风9g,蝉衣6g,党参12g,白藓皮15g,白蒺藜15g,心烦失眠者加莲子芯15g,每日一副,水煎分2次服。

四结果

按以下标准判定疗效:痊愈:瘙痒完全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显效:瘙痒基本消失,仅留有少量抓痕,随访半年无加重;好转:瘙痒减轻;无效:治疗后瘙痒无改善。

结果:痊愈47例占94%,显效3例,占6%,总有效率100%;最多服药28剂,最少服药3剂,无明显副作用。

五小结

本病属神经机能障碍性皮肤病,病因复杂,由体内外诸多因素,如代谢障碍、内分泌紊乱、肿瘤、变态反应、自体中毒、神经机能障碍、外界刺激、气候变化、药物、辛辣食物、毛纺织品及化纤衣着、虫咬等都能引起发病,且无特效疗法。内经曰“诸病痒症皆属于心”,提出了痒与神经系统的密切关系。方中四物汤养血润燥,补血通络,此最善之法也。羌活、防风、蝉衣疏散风邪,透发营卫而除湿;血虚则生火,故用薄荷宣散风热;苦参、白藓皮清热燥湿,祛风杀虫、止痒;白蒺藜平肝疏肝,祛风止痒;党参扶正祛邪,增强免疫功能;莲子芯清心安神,故心烦失眠者用之。诸药合用,养血润燥,祛风除湿止痒,故四物消风散加减治疗皮肤瘙痒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高晓芬.唐定书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的思路与经验[J].四川中医,2005.

[2]徐宜厚,王保方,张赛英.皮肤病中医诊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