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意识和人文关怀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2-22
/ 2

文化意识和人文关怀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朱宗花

关键词:文化意识;英语教学;文化

作者简介:朱宗花,任教于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第二中学。

语言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英语是一种语言,脱离了一定的文化背景和环境,就难以恰当地表述,难以发挥其进行交际活动的实质作用。英语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跨文化意识教学,让学生们沉浸在英语氛围中,适度地创设英语学习的氛围,营造宽松、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要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从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两方面进行人文关怀教育,多形式、多角度、多层面地寓教于生活,运用于生,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英语,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一、进行跨文化意识教学,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可以在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时同步进行。在英语教学中,将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总结归纳,这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可以将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士初交时谈话的禁忌归纳为四个词:I,WARM,where,meal,其中I代表income;第二个词中W代表weight,A代表age,R代表religion,M代表marriage。由此而引出“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宗教信仰,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这样可使学生对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的禁忌有更清楚的了解。

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同时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学生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加强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交际能力的四个重要参数为合语法性、适合性、得体性和实际操作性,其中适合性和得体性的实质就是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文化能力。很难想象,一个不具备英语国家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人能正确使用英语进行交际。适当导入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外语教学专家认为交际中的错误主要有两种:语言错误和文化错误,并认为后者的性质更为严重。拉多LanguageTeaching:AscientificApproach一书中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由此可见,教师在进行外语教学的同时需导入与目的语有关的文化内容。

二、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根据新《英语课程标准》,在教材的内容安排上大量渗透了英美文化知识,我们在教学中可以依托教材进一步拓展知识,把更多的文化信息传递给学生。如:我们经常用牛耕地,因此比喻某人力气大时会说“力大如牛”,而英语中则说“asstrongasahorse”;bigfish(大人物)则不能说成是“大鱼”;raincatsanddogs(下倾盆大雨)不是“下猫下狗”等等。这些习语或习惯用法不能单独去记,切忌“望文生义”,因为成语具有整体性,一定要在上下文或情景、场景中去记,才能记忆深刻。同时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教师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邀请中外“英语通”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应用。在英语教学中进行人文关怀教育,可以从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两方面同时进行:

1.在课堂教学中关心学生兴趣,关注学生情感,体现“人文关怀”

英语教学的开展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让学生沉浸在英语氛围中,适时、适度地创设英语学习的氛围,营造宽松、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中应满怀激情,以丰富的体态语言与面部表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教单词或句型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相应的动作,即使是夸张的动作或朗读语调,孩子们也会特别喜欢。“big”两手张开画个大圈,“small”用两手指做个特别小的小圈,“strong”出示手臂并鼓起肌肉,“thin”做一个瘦的动作。学完单词后,教师做出动作,学生就会说出这个单词;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好动的心理,结合游戏和儿歌教学,努力创设英语活动情境,动静穿插,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穿插,吸引年幼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会自主学习。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编排课本剧进行表演,开展freetalk,如让学生利用每课的前五分钟表演巩固已学的句子,具体做法是:学习小组表演对话,能说什么就说什么,说错也没关系。这样就不会让学生感到有说错要批评的压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练说的机会,并鼓励每一个学生参与教学每一环节,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英语课堂中引入竞争机制,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掘学习潜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思维水平,使学生体验到竞争成功的喜悦。课堂上可以采用比分制,开展学生个人争优和小组比赛争胜的教学形式,如在练习I’d?like…句型中,在小组内展开竞赛,比一比谁会得多。学生就会争抢地着说:I’d?likesomeeggs.I’d?likesomemilk…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情绪饱满,团队合作精神得以增强。更重要的是给学习优秀的学生创造了表现的机会,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铺垫了台阶,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动力,提高了课堂效率。

2.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注重“人文关怀”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之一,已经进入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电话、电视、网络、广告牌、食品包装等处处可以看到英语。因此,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我们应树立大课堂教学观,设计一些精彩有趣的课外作业,而非机械性地抄写,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使英语真正运用于生活实际。如让学生收集英语名言和谚语,制作英文书签,根据班级学生的英语程度,让学生编辑班级英语墙报和各类英语小报,编写看图故事,适当刊登一些游戏方法、英语小诗歌、谜语、典故、趣闻、学生日记等,这些生活化的作业,学生特别感兴趣,因而全身心投入,想方设法查资料,绘画,设计策划,请教父母,乐此不疲,这样的作业既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又给学生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吸引力,也使英语与生活真正融为一体;还可以结合实际组织英语竞赛,如英文书写竞赛、朗诵比赛、单词听写竞赛、单词接龙比赛、智力比赛等。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感染,进而共同提高英语水平,长久保持学习英语的动力,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

综上所述,英语教学的开展要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出发,适时适度地创设英语学习的氛围,营造宽松、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注重“文化意识”和“人文关怀”的策略,多形式、多角度、多层面地寓教于生活,运用于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2]卢春媚.浅论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及汉语言的特点[J].韶关学院学报,2003(3).

[3]胡春洞.外语教育语言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4]吕和.英汉词汇的社会文化内涵漫谈[J].中国科技信息,2005(17).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第二中学

邮政编码:730200

OnthePenetrationofCulturalAwarenessandHumanisticCare

ZhuZonghua

Abstract:Languageandcultureisinseparable.InEnglishteaching,teachersshouldattachimportancetoteachculturalknowledgeandcultivatestudents’cross-culturalawareness;meanwhile,teachersshouldexcavatetextbooksresourcesandbroadenstudents’culturalvision.

Keywords:culturalawareness;Englishteaching;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