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行车调整方式分析李晓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行车调整方式分析李晓锋

李晓锋

深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1

摘要:为了保障地铁系统高效安全地运作,行车调度指挥工作的作用十分重大,要坚持执行安全生产的方针,遵循高度集中、统一指挥、逐级负责的原则,从而保证地铁运行系统在遇到突发事件与设备故障时,得到安全、及时、准确、高效的指挥,确保维持正常的运营秩序,保证服务质量。在地铁的调整调度过程中,地铁控制中心作为指挥行车调度的中枢,其职能作用尤为重要,只要做出及时、正确的调度,才能保证地铁运营的安全与效率。

关键词:地铁行车;调整;分析

1导言

地铁作为一种新型城市交通解决方式,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上具有突出的优势,当前我国70%以上的大中城市都有自己的地铁建设计划。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地铁必将成为我国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针对地铁在运行中表现出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必要的调整方式也是地铁交通必不可少的内容,其科学与否将直接影响地铁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对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行车调整方式的研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2调度调整的作用

地铁运营工作是一个复杂的,无时无刻不在变动的过程,对地铁的运营过程中要注意地铁运行所具有的动态性、随机性与复杂性。在列车的调度工作中,会受到来自客流的数量变化,每一班列车停靠时间的提前或推后,运营秩序的维护、突发事件的处理与设备故障的排查与修理等事件的影响。这要求负责行车调度的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的及时地采取正确的调度措施,将地铁运行受到的影响做到最小化处理,尽量将列车的运行恢复到运行图的标准情况。在突发情况下采取的行车应急处理工作,是立足于地铁全局运行情况上的,对整体的列车运营组织进行安全、及时、合理的变动与纠正,从而保证地铁列车的正常运行,维持一定的服务水平与客流运输能力,将日常中地铁运营的整体变动数量与变动程度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3地铁行车组织的运营

3.1运营模式

地铁运营中要保持线路封闭和安全,把列车运行的安全作为监控和防护的基础。在客流量不稳定的线路要进行区段组织,根据年度客流量的分布确定列车运行线路的设计,如果设计线路用曲线表示,运营中心可以对一条或者多条实际线路进行管理和控制。同时要在车站设置监控室,监控设备状况和列车运行,并以计程票价的形式,对客流数据和票务收入进行自动控制。

3.2运营规模

地铁的调度调整受运营规模的影响,由于设计的运输能力要和客流量相协调,因此要按照初期运营的需要对地铁运营的数量进行配置,并根据各方面情况进行整体调整。

3.3管理方式

管理要求和管理任务要和地铁运营的实际管理相互统一,在合理安排运营机构和工作人员的数量时,要把提高运行效率作为实际标准,使机构和人员配置合理化、精简化。同时,管理机构要制定和运营状况对应的规章制度和管理规程。

4调度调整方式

地铁运营过程中,列车运行图是行车调度的第一标准,但当发生列车偏离行车图的标准进行运行时,就需要对列车的行车情况进行调度调整。在对列车的运行做出调整的过程中,既要保证列车行驶的安全性,又要保证列车的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在将列车的运营时间尽量向正点调整的同时,兼顾到列车行驶的安全性。通常被使用的列车调度调整方式有以下几种:

4.1列车的停运、下线

当出现列车故障以至于无法进行常规的服务的情况下,要将出现故障的列车停运或下线,将该列车推出服务。这种方式主要在列车仍在始发站、终点站停靠的情况下使用。而在中途运行的列车出现这种情况的话,也可以组织进入中间站存车线或返回车厂进行检查维修。这种调整方式又叫做“抽线”,也就是说在路线上实际运行的列车数量比列车运行图上计划的运行数量少。

4.2列车的加开、替开

一般发生在列车故障或客流量的大量增加的情况下,为了保障地铁线路的运输能力,将会加开或替开列车补齐下线的列车,运载计划运力以上的乘客。加开的车辆一般是备用车或出厂列车,而对于在终点站退出服务的列车,则可以使用备用列车按照原来的路线行驶替开。通过加开与替开车辆,可以保证列车的运输服务的完成,使得运能与运量相匹配。

4.3列车在车站扣车及在区间的临时停车

当发生前一列列车或下一站车站的设备发生故障的情况时,就要阻止后续车辆的继续行驶,也就是对后续列车进行扣车或区间临时停车处理。所谓扣车,就是将列车扣留在后方车辆,需要遵循“谁扣谁放”的原则。而区间停车的工作,需要先通知列车司机将车辆停靠在临时停车区间,同时司机要做好乘客安抚工作。扣车与临时停车是在前方列车或车战设备发生故障时所使用的最重要的调度调整手段之一,是在前方列车或车站处理事故与故障的时候保障后车安全的有效措施。

4.4列车降低速度并延长停靠时间

可以有效保证前方故障列车或车站有充足的处理时间,调整行车之间的间隔使之均匀,对有关列车进行降速处理或增加停靠时间,能够重新控制地铁的整体运营节奏。

4.5列车越站通过或提升速度

当列车停靠时间晚于正常时间,且前方没有挤压的列车影响的情况下,可以要求司机提升列车行驶速度,也可以根据客流情况与其他列车运营情况组织列车不停站直接通过,也称越站或跳停。对于越站模式,一方面需要考虑对乘客的影响,另一方面也需要注重服务工作的完成情况。对于客流量较大的车站来说,一般不会采用跳停模式。同时在组织地铁行车时,也需要防止出现一辆列车连续越站的情况。在列车客流量较大时,通常会利用越站来疏散客流。例如在“十运会”开幕时,南京地铁为了有效的避免过大的客流量,而采取越站模式,对客流量进行了疏散,使列车安全的运送乘客。

4.6列车营救

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突发事故,从而会导致列车速度降低,阻塞道路,这对于全线列车的运行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对于这种情况,地铁行车组织人员可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利用前方或者后方的地铁对乘客进行疏散营救,然后将发生故障的列车运送回车场进行维修。应当注意的是,内燃工程车主要用于由供电系统引起的列车故障。

4.7列车的反方向运行

地铁线路的上行线路与下行线路一般是分开设计的,而对于同一条线路,地铁列车的运行方向是固定一致的。如果上行或者下行线路的列车密度过大,则可以通过含有岔站的渡线来将列车调整到另一条线路上反向运行,从而缓解列车密度。会采取列车反向运行的情况还有列车故障,如果一条线路上的列车出现故障,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救援,那么也可以对该线路的列车进行调度,使其在另一条线路上进行反向运行,缓解列车阻塞的情况。

4.8列车单线双向行驶

单线双向行驶指的是某一列车在固定的线路上独自完成往返行驶,这种情况也被称为“拉风箱”。为了保证列车单线双向行驶的安全性,地铁行车组织人员应当注重把控两端车站的列车进路,防止列车发生冲突。

5结论

总之,地铁作为大中型城市的重要公共交通方式,承担着繁重的公共交通任务,其自身的运行质量和运行效率直接影响到城市公共交通的安全和质量,所以对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行车调整方式的研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孙立超.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行车调整方式研究[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5,05:34-35.

[2]蒋俊.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行车调整方式[J].现代国企研究,2015,02:172.

[3]牛成龙.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行车调整方式分析[J].科技视界,2016,01:106.

[4]梁展强.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调度调整方式[J].科技经济导刊,2016,15:198-199.

[5]刘浩江.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调度调整方式[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8,01:54-57.